周瑞丹
摘 要:翻轉課堂主要是依托信息化技術,重新將課前、課中及課后內容規劃,滿足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使翻轉課堂目標、主體等予以變更,促使教學方式更具合理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職護理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實施基礎保障是教學設計,有必要掌握翻轉課堂教學特征,提出其實際應用于中職護理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護理;翻轉課堂;應用
教學理念不斷革新,為滿足時代發展要求,教學模式不斷創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屬于一類新型教學方式,可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瓶頸,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實際學習過程中,根據自身學習狀況,學習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預先了解相關知識,明確自身的學習疑惑,實現針對性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質量。中職護理教學中,由于學生護理基礎知識薄弱,該課程實踐性較強,充分應用翻轉課堂,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較佳的教學成效。
一、翻轉課堂教學特征
翻轉課堂將教學目標及任務劃分為三大模塊,即課前微課學習、課堂翻轉、課后鞏固,此種教學模式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常有效的翻轉課堂需著重關注四個特征:(一)師生角色互換。翻轉課堂教學將師生角色更換,教師定位不再局限于掌控者,更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可掌握學習時間、地點及內容。(二)微課設計是翻轉課堂的核心構成,其直接影響最終教學質量,所以微課內容應展示短小精悍,核心落腳點是講授和視頻演示,答疑、測試等為輔助。(三)課堂時間分配。課前微課學習可節省課堂講授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發揮的時間,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保證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四)翻轉課堂設計。翻轉課堂設計應掌握“四部曲”,即提出問題、協作、匯報成果、評價與反饋。教師根據學生課前練習存在的問題,助力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建立知識框架;實際交互過程中,教師應掌握學生的實際狀態,并在協作下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及小組探討之后,將小組成果進行分享,展示作品經驗;實現多元化評價主體,不僅局限于學習結果的評價,而且還應著重評價學習過程[1]。
二、中職護理教學當中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
(一)課前知識儲備
1.教師自主制作教學視頻
教師應在正式授課之前,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制定相關課程教學視頻,視頻核心內容包含基礎護理知識和基本操作技巧,教師應聯合講解與操作,并不斷借助鏡頭變化,控制好近距離與遠距離的拍攝,掌握操作各方面技巧,盡量將視頻制作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譬如學習“口腔護理”內容中,教師應嚴格依照相關要求,將各類物品準備妥善,模式病床及患者,完成護理操作及講解,之后將課件上傳至云班課中,并發布相關通知,要求學生進行觀看。
2.教師制定課前練習題及發布學習任務
教師可依照相關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視頻和未來學生崗位需求,布設相應的課前練習題,題目數量應控制在10分鐘內便可完成,避免過多題量為學生帶來壓力。教師制定課前練習題之后,應及時進行上傳,中職護理學生可直接在線答題,并進行提交,教師根據平臺答題錯誤率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學習內容。
3.護理學生自主完成課前任務
教師將相關學習視頻上傳之后,學生可依照自身學習狀況,自行下載學習。應依照教師制定教學任務及目標,獨立自主觀察視頻,立足自身學習實際狀況,可進行多次觀看學習。課前學習過程中,若學生對視頻中部分內容難以理解,可通過云班課向教師發起私聊,實現在線答疑,最終解決自身疑惑。若教師并不在線,無法及時獲取相應的解答,學生可通過在線小組討論,大膽假設猜測,并查找相關資料予以驗證,最終解決問題。
(二)課中實踐操作
1.教師詳細講解問題
教師根據云課班中學生實際狀況,掌握學生學習薄弱點,在課堂上利用10分鐘答疑解惑,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護理學生掌握相關操作技巧。譬如口腔護理視頻觀看過程中,學生未掌握牙齒不同面的不同方法及順序,教師可利用模式進行演示,最終將其匯總為口訣,學生通過記憶便熟知相關知識點。
2.護生分組進行課堂練習
根據班級總人分數,以及每個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劃分為小組,每個小組中選取基礎扎實,理論與實踐能力較佳的學生作為小組長,為每個小組提供相應的教具,進行口腔護理操作練習。初期實踐過程中,由于學生對實際操作護理技巧熟悉度不佳,導致其需反復觀看視頻,但小組長應對學生進行監督,避免學生以觀看視頻理由使用手機。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所以可進行小組間、學生間的討論及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練習時間,增強自身操作護理技巧,為后續正式進入工作中奠定良好基礎[2]。
3.加強教師巡視指導
護生分組實踐練習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加強巡視,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便于更好掌握知識。由于護生自身學習基礎薄弱,對新操作學習難度較大,學生應及時給予鼓勵及指導,增強護理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后交流反思
一方面,師生課后及時溝通交流,實現多元化評價。教師應在課后建立良好的溝通,以此提升護理學生的積極性。教學評價是教學成果核心檢驗標尺,應創新傳統瓶頸方式,建立多元化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包含學生、教師,選用教師評價、小組間評價、學生評價,針對表現較為優秀的學生予以肯定及獎勵,表現仍有待提升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設計評價過程中,不僅局限于最終學習實踐成果,而且應包含課前學習、課堂表現及交流,合理布設其占比。另一方面,加強反思、鞏固知識。課后反思是護理學生的核心環節,完善相關操作技能實踐之后,應進行系統性反思,明確自身學習中不足,以及掌握的知識、技巧在臨床患者如何應用,各項操作注意事項。護生需不斷自我改善,思考所學知識,總結經驗教訓,便于后續更深層次的學習。教師應動態掌握學生的活動數據,及時處理相關問題,分析學生學習狀況,教師也應加強反思,在后續教學設計及實踐中發揮優勢,補充教學中的缺陷,發揮翻轉課堂真正價值。
結束語
翻轉課堂的靈魂在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吻合現代化教學理念,突破傳統教學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提升教學效率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為中職護理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路徑。教師應準確把握翻轉課堂教學特征,合理安排教學各項活動實施,便于達到預期目標,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鄭莉莉,李盈秋,王立穎. 翻轉課堂優化中職教學模式探析[J]. 職業,2019(3):67-68.
[2]宋燕紅. 翻轉課堂在中職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飲食科學,2019,418(2):165.
(云南省普洱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