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號角的吹響,現代教育教學不斷推陳出新,從幕布投影到電子白板,從翻轉課堂再到慕課微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因此,微課對于教師來說,不再是新鮮的事物。但是,微課在哪個教學環節中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更好地幫助初中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文章以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與運用為出發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微課;開發與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2-00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18
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已深深地融入不同的自然學科中,成為新時期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顯著特點。微課不僅是信息技術下的主要產物,也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形式。相應地,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也為微課的開發與運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課堂教學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溫馨與和諧。
一、微課開發與運用應當注意的事項
(一)控制微課時長
課堂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的開始,也是教師引入具體教學內容的鋪墊。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由于不能合理控制導入環節的時長,造成導入環節內容過多,使得學生對重點知識掌握得過少。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與運用,具有時間較短、內容精簡的顯著特點。相關研究表明微課的時間控制在5—8分鐘為宜,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縮短導入環節的時長,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結合實際情況
教師本身對教學內容的傳授有很高的熱情,但是由于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有時會無法順利開展教學內容。與此同時,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個性特點不盡相同,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展開教學,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向學生傳授過多內容,使其難以消化和吸收。
(三)合理引導學生
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只顧著播放微課視頻,忽略了對知識內容的講解,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一知半解,不能較好地掌握文本中的重點知識。因此,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發與應用微課。在微課結束的時候,要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系統性的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與運用的實踐
(一)微課運用要結合文本教學內容
微課要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和優勢,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具體的教學過程,根據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地提升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比如學習“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的內容,由于涉及的知識點、地名及歷史事件多,學生理解時會相對困難,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展開教學。在具體的開發過程中,可以結合這一內容分別制作兩個微課視頻,第一個主要用來講解遼、北宋及西夏政權并立的內容,第二個主要用來講解金與南宋之間對峙的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內容,還能將抽象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進而使學生真正內化和吸收這一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
(二)微課運用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與運用,還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年級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不同的微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微課的價值和優勢,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本中的知識內容。比如,面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運用微課教學時,首先,要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為主,為今后歷史知識的學習鋪平道路;其次,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的信心,進而有計劃地展開下一步教學。面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可以運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如果面對的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要鼓勵學生主動制作微課,提高和深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與運用研究
(一)運用微課,創設溫馨的教學氛圍
運用微課,創設溫馨的教學氛圍,進而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新課程的穩步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正以多樣化的方式發展著,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與運用,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還能讓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所學知識,掌握和理解文本中的重難點內容,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獨立與自主意識。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扭轉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靈活地運用微課展開教學,創設溫馨的教學氛圍,幫助和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化解歷史難題,與學生展開討論,不斷發現與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運用微課,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無法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感知意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更不能得到全面發展。在這樣的局面中,運用微課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知識內容。因此,新時期的初中歷史教師不能一味地從文本中提取信息展開教學,要科學合理地使用微課,全方位地向學生提供歷史知識,延伸與拓展知識范疇,幫助學生建立立體的知識結構,增加知識的容量,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逐漸提高學生的成績和教學效率。
(三)運用微課,提高學生的歷史情感
不同的教學內容獲得的教學效果不盡相同,情感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只有運用微課,將情感教育悄悄地融入具體的教學中,學生的歷史涵養與道德素質才能得到顯著提升。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挖掘歷史學科的特點,結合已經學過的歷史知識,將學科當中蘊含的情感以微課的形式提煉和表達出來,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深入領會和感悟其中的情感,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念,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情懷,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比如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開國大典的盛大景象,讓學生感受當時震撼的場面,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潛移默化地將愛國主義情懷澆灌至每一位學生的心田。
總的來講,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與運用,是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入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過程中最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初中歷史教師在探究文本內容的基礎上,要巧妙地運用以上教學策略,將歷史學科的特點與微課的優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多彩的歷史知識,而不是框定在一個范圍內。要借助微課引導學生化解在歷史知識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逐漸走出歷史困境,以更加新穎獨特的教學模式,上好每一堂歷史課,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歷史知識的快樂,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進而推動初中歷史課堂向著更加廣闊的方向發展。
(四)運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歷史學科與其他的自然學科有很多不同之處,有很多的歷史事件,主要包括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事件過程以及不同的影響等。如果僅通過教師在臺上侃侃而談,其中的歷史價值和意義是不能被充分地表達出來的,通過微課則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精彩,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準備一些文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微課,使學生對歷史事件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對提高學習效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五)利用微課,還原真實的歷史事件
利用微課,還可以還原真實的歷史事件。比如在學習“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觀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人們生活的變化,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將現在的生活與過去進行對比,從而倍加珍惜現在的生活。還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觀看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天安門上的講話,讓學生感受開國大典的震撼,感受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四、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發展趨勢
(一)加強教學設計研究
微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是建立在完整的教學方案基礎之上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出現極具說服力的實例證明應當如何開發與應用微課。教師可以在借助信息化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微課的教學內容,抓住微課開發與應用的核心理念,著重凸顯微課中“微”的特點,通過與文本內容相結合,將其充分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以此來檢驗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開發與運用的實效性。
(二)注重微課制作培訓
目前,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發與運用的數量不斷增多,但質量遠遠不能達標,利用效率也十分低下。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領軍人物,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課程內容進行微課設計。不僅能保證微課的質量,還能有效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目前很多教師不能正確把握微課制作的技能,所以應注重對教師微課創作技能的培訓,使微課可以成為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資源。
(三)擴展微課應用領域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初見成效,其深度與廣度還需拓展。未來,應當將微課與不同學科與群體進行整合,促進學生的正式與非正式學習。微課既是教學資源也是社會資源,會被逐漸應用到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利用微課向學生傳授自然環境保護知識,或利用微課提升學生的某一種生活技能等。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初中歷史教學正處于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資源,使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微課這一教學資源,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振風.芻議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10).
[2]范歆明.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2016(9).
[3]隋金梅.數字化時代微課教學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9(24).
[4]安亮.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有效應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