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午鳴,胡楨畢,陳 茹,尤春雷,何茫茫,吳佳佳
(1.瑞安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浙江 溫州 325024;2.溫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中心,浙江 溫州 325000)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飲水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使飲用水深度凈化處理技術受到日益重視[1],學生的飲水也成了家長及社會關注的焦點[2]。校園水管管路錯綜復雜,普遍存在管路陳舊老化現象[3],龐大的學生數量加上青春期孩子的運動量較大導致校園需水量龐大,這也使得直飲水凈水器在學校的普及率逐年升高[4]。但目前國內外眾多文獻表明,直飲水機并沒有起到凈化作用[5-6],在某些情況下還會造成水質的二次污染[7]。本文通過對溫州市區及瑞安市區40 所學校凈水器凈化前后飲用水中56 個水質常規指標、金屬及類金屬元素、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溫州市區及瑞安市區校園生活飲用水中檢測指標的背景值;比較凈化前后飲用水中檢測指標含量的變化,為分析直飲水凈化器能否起到真正有效的凈化效果提供了科學依據。
溫州市區及瑞安市區40 所中小學直飲水設備。
Na2EDTA 標準溶液、鎘黑T 指示劑、各種標準儲備液等。
PE OPTIMA 8000DV 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美國珀金埃爾默儀器(上海)有限公司)、ICS-2100 離子色譜儀(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Varian430-GC 氣相色譜儀(美國瓦里安公司)、T6 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S210 酸度計(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DDSJ-308F 電導率儀(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WZS-185A 濁度儀(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及YLN-30A 菌落計數器(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
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水樣的采集和保存》(GB/T 5750.2—2006)進行采樣;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微生物指標》(GB/T 5750.12—2006)檢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技術指標;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 (GB/T 5750.4—2006)檢測色度、濁度、pH 值等技術指標;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GB/T 5750.5—2006)檢測氯化物、硫酸鹽等技術指標;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GB/T 5750.6—2006)檢測鉀、鈉、鈣等金屬元素技術指標;以及其他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對凈水器凈化前后色度、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余氯、總硬度、pH、耗氧量、揮發酚、硫酸鹽、氯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溴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鉻(六價)、鉀、鈉、鈣、鎂、鋰、鐵、錳、鋅、銅、鉻、鋁、銀、鍶、鎳、鋇、鐵、砷、硒、銻、汞、鎘、鉛、鉬、鈹、硼、錫、滴滴涕、六六六、對硫磷、甲基對硫磷、馬拉硫磷、樂果、毒死蜱、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共56 項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含量是否有降低作用,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否有保留或提高這兩方面出發,科學系統的分析凈水器實際的價值。
由表1可知,溫州地區自來水中金屬元素含量普遍較低,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 5749—2006) 要求。自來水中鐵含量較低,凈水器凈化后鐵含量有明顯降低。但也存在個別凈水器產品對鐵離子不起作用。對水中鈉、鎂、鈣和鋇離子普遍不起作用,僅個別凈水器對鈉、鎂、鈣和鋇離子有抑制作用,鈉、鎂、鈣和鋇離子含量有明顯降低。20%左右凈水器凈化后水中鋅含量有明顯的提升。50%的凈水器凈化后水中銅離子不降反增。凈水器凈化后鍶元素無明顯變化,僅10%凈水器凈化后鍶元素有所降低。鈹、總鉻、鉻(六價)、鎘、鋰、鎳、鉬、硼、鋁、砷、銻、錫、錳、汞、硒、鉛和銀自來水中均無本底,經凈水器凈化后也 無變化。

表1 凈化前后水中金屬元素檢測結果表

續表1
由表2 可知,50%的凈水器對氯化物沒有起到明顯作用,30%的凈水器凈化后氯化物有明顯降低,可降至1 mg·L-1以下。50%凈水器對硝酸鹽氮沒有起到明顯變化,30%的凈水器凈化后硝酸鹽氮有明顯降低,可降至0.2 mg·L-1以下。大多數凈水器對硫酸鹽沒有起到明顯變化,僅20%的凈水器凈化后硫酸鹽有明顯降低,可降至0.1mg·L-1以下。但也有個別學校凈水器凈化后硫酸鹽不降反增,增至3.3 mg·L-1。

表2 凈化前后水中無機非金屬檢測結果表
由表3可知,凈水器對游離余氯的作用是非常明顯,凈化后水中游離余氯均<0.005 mg·L-1。60%~70%的凈水器凈化后微生物遭二次污染,菌落總數含量增加,超出《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 5749—2006)標準要求,僅10%的凈水器凈化后水中菌落總數有明顯降低。
由表4 可知,自來水中pH 值普遍在7 左右,偏中性。個別pH 值在8 ~9,經凈水器凈化后水的pH值在7 ~8。大多數凈水器對總硬度無明顯作用,僅個別凈水器凈化后總硬度有所降低。凈水器對耗氧量無明顯影響,凈化前后耗氧量幾乎保持不變。

表3 凈化前后微生物和消毒劑指標測定結果表

表4 凈化后水質指標檢測結果表
經對溫州地區40 所中小學校園自來水進行檢測,水質基本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標準要求,僅個別學校菌落總數超過標準要求。但對凈化后的水質進行檢測后發現,游離余氯大大地降低,但同時微生物的污染卻增大了很多,60%~70%的凈化水引起微生物二次污染,50%以上的凈化水水中菌落總數超標。凈水器對金屬元素的影響有限,大多數的凈水器對金屬元素基本無明顯凈化作用,僅鐵離子有40%左右有明顯的降低,20%以內凈水器對鈉、鈣、鎂等金屬元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屬元素含量有明顯的降低。但有20%的凈水器凈化后的水中鋅和銅含量反而有明顯增加。50%以上的凈水器對無機非金屬幾乎不起作用,無明顯變化,有20%~30%的凈水器凈化后水中無機非金屬有所降低,但同樣也有部分凈水器凈化后無機非金屬反而有少量增加,硫酸鹽的增幅最為明顯。凈水器對感光性狀、物理性狀等影響不是很大,自來水中pH 值普遍在7 左右,個別pH 值在8 ~9。凈化后水的pH 值基本上控制在7 左右。對總硬度和耗氧量多數凈水器不起作用。其他金屬元素、無機非金屬、農藥殘留等自來水中均無本底,經凈水器凈化后也無變化。
目前,市場上生產的凈水器還存在微生物二次污染的風險,僅部分廠家生產的凈水器能對金屬等元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因溫州地區自來水本底水質較好,金屬含量本身就很低,所以起到的作用有限??傮w還是建議能將水徹底煮開的凈水器,排除微生物的干擾,讓學生們能飲用到更健康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