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菁菁
(海南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海南 海口570206)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就要求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學生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從而更好地迎合市場的需求。對此,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教學中,教師就應當絞盡腦汁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從實際出發,充分應用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方法,為相關舞蹈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通過對舞蹈的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其自身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以及審美情趣等。由此可見,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教學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校外實踐就是為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舞蹈專業職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編、演、教、排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將學生的校外實踐學習轉變為一種積極主動的綜合知識建構過程,才是培養舞蹈專業職業教育人才的出發點。校外實踐是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思想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綜合知識。鑒于此,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以及感悟,從幾個方面談一談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學生校外藝術實踐的重要意義。
常言道:“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同樣適用于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學生。教師教學實踐的開展只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才能使學生找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
具體而言,教師就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與學生開展有效的交流,幫助學生了解本堂課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進入學習狀態。
其次,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并以此來改進課堂教學。事實上,不同的學生總是會有或多或少的個性化差異,包括認識、情感等方面,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因材施教,并充分應用教學藝術,通過科學的肢體語言、語音語調的應用進一步提高課程教學的成效。
面部表情的控制對于舞蹈表演來說十分重要。故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然需要指導學生的面部表情管理。但是在現實中,學生的面部表情控制通常都是在實踐中自我摸索出來的。對此,就需要教師結合并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將面部表情控制融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展現舞蹈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現實的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重要目的,堅持以學生文本,通過運用多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能夠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中職舞蹈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之一,一定要注重對其的素質教育開展。對于中職學校的而言,幫助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的姿態參與到美育教育之中,促使其用心感受美育教育所帶來的價值提升以及自我滿足感。
實踐證明,藝術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取相關的藝術技能,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故此,在實際的舞蹈教學課程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應用合適的音樂,引導學生通過舞蹈動作或肢體語言表達其中的意境與情感,呈現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
現階段,面對形勢教育的穩固基礎下,國家開始重視藝術類中職教育。事實上,舞蹈課程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諸如協調能力、表現能力以及柔韌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幫助學生和教師樹立正確的意識,并加強舞蹈藝術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優秀情操的熏陶,構建充滿活力的舞蹈課堂。除此之外,中職學校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所以老師應該從更加科學的角度,根據學生的骨骼肌肉生長發育去給予舞蹈教學。老師還需要關注學生專業的學習與現實生活的接軌,讓學生高雅與通俗能夠做到兩手抓,讓舞蹈藝術能夠真正實現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
最后,老師還應當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事實上長期的課堂教學學生難免會產生厭煩心理,對此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校外實踐活動,這樣既能促使舞蹈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可謂一舉兩得。
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教學開展不僅要關注學生舞蹈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學習,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對此,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堅持從實際出發,合理分配教學的時間,確保學生在掌握了相關技能與知識的同時,能夠發揮自己獨特的創造性思維。
具體而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特征作認真細致的分析,并積極引導學生對舞蹈進行超出課堂范圍的更進一步的摸索,當學生取得一定小成績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其肯定,幫助其樹立自我探索的自信心。
再者,對于部分在課堂教學中表現不佳或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一定要注重對于其自信心的激發與保護,避免打擊其學習的自信心,可以通過旁敲側擊、發現其潛在優點等方式指出其不足,并找到自身的有事,通過合理的手段進行改正。
最后,教師還應當注重應用人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獲得對于自我的正確認知,學生也只有在思想上端正了才能更好地引導其好好地學習舞蹈,為今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舞蹈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處處充滿著美,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情趣與氣質。在實際的舞蹈教學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肢體動作、表情表達情感。必要時,教師還可以將一些舞蹈游戲引入課堂,事實上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普遍不大,大多數仍然具有一些童心,將舞蹈游戲引入教學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特征,以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教學音樂、造型、動作以及服飾的沒,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優化。在舞蹈課程中,我們可以輕松觀察到進行過舞蹈訓練的學生在氣質上的差距。
例如學生在學習具有抒發性的舞蹈時,由于這類舞蹈能夠更加直觀地抒發思想,所以其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夠培養其高雅的氣質。舞蹈教育對于中職學校學生的情感感知上也是十分有效的,因為舞蹈教學的開展必然少不了舞蹈審美的應用,學生學習舞蹈的過程也是培養自身高雅的審美情趣的過程,而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也會帶動其對于舞蹈藝術里所包含的情感以及美感的感知,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
對于部分對于舞蹈學習具有強烈探索欲望的學生來說,機械的模仿舞蹈動作并不能使其獲得滿足,他們常常會對舞蹈動作進行自我摸索與創新,然后將自我改造的舞蹈動作展現出來。事實上,這種現象在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學生中也十分常見。針對此現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專門組織學生進行創新研究,幫助學生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創新,創設更加和諧的教學環境。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的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觀看一些經典的舞蹈,讓教學環境更加生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
實踐教學是相對理論教學而言,專業屬性決定了舞蹈專業的實踐性較強,故而實踐類課程在舞蹈專業總課程中所占比例較大。學生畢業后最直接也是重要的問題就是走向社會,通過自己的勞動力滿足自己的需要,能夠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所以,培養校外適應能力,幫助學生選擇工作崗位與就業是職業教育的首要及核心問題。
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職業教育中學生素養的重要標志。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在猜測、驗證、交流等教學活動中解決問題。還要引導學生實踐運用、提高應用意識并形成評價與反思的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進入社會做好全面的心理與思想準備。
進入社會后,學生需要自我面對社會中的工作問題,當我們遇到一些難題和困惑,就會造成強烈的心理負擔。此時,我們應當試著和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面對自己,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及時和家人、老師、同學、朋友進行情感溝通,從而預防壓力過大而導致的情緒障礙與心理疾病。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才能把自己從幻影和焦慮中解救出來,讓自己更加堅強、勇敢、陽光的繼續前行。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舞蹈也有了更新的認識,這就要求藝術類中職學校進一步提高舞蹈專業的教學開展水平。有鑒于此,這就需要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及時糾正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理念,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舞蹈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成效。而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舞蹈藝術教育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關注對于學生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真正在舞蹈中找到快樂與成就感,在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為我國藝術類中職學校舞蹈專業的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