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蓮
媒體信息技術將社會連成一張網,極大地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為學前教育領域家園共育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為了更好地利用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家園和諧溝通,筆者分析了家園共育中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并探索了利用媒體信息技術搭建家園體系,構建資源網絡,形成學習架構的方法,提出了加強媒體信息技術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的建議。
隨著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領域都進入了發展新階段,當前學前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探索家園共育的新模式。幼兒園利用媒體信息技術構建家園共育模式具有以下益處。第一,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實時情況,參與孩子的成長,進一步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第二,教師可以與同類教育平臺的其他教師交流經驗,實現資源共享,進而提高專業技能。第三,在科技時代,家園交流不再局限于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家園共育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形式。
大多數父母經常使用手機、電腦或平板瀏覽幼兒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調查顯示,每天上網超過兩小時的父母占50%以上,他們喜歡使用手機獲取信息,了解孩子的動態。但在與幼兒園教師溝通的過程中,86.09%的父母很少或根本不會利用媒體信息技術,只有13.91%的父母經常使用媒體信息技術與教師交流。有11.45%的父母認為,將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園共育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教師為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3.08%,學歷為本科的教師占69.32%,有88.63%的教師經常利用媒體信息技術推動家園共育。年輕教師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他們對媒體信息技術的利用率更高。少部分教師經常通過短信、微信、電話與家長溝通,較少應用互聯網平臺創新家園共育模式,這表明這部分教師對媒體信息技術的利用程度有限,需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一)利用媒體信息技術搭建家園共育體系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逐步加快,大多數父母忙于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與教師的交流較少,導致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幼兒園應利用媒體信息技術,加強家園之間的交流。比如,幼兒園可以建立交流網站,或是利用微信公眾號開設“父母之聲”平臺,以便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交流想法,提出對園區發展的建議,提高交流的頻率。例如,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障幼兒的安全,我園沒有對家長開放,家長只能止步于幼兒園門口,沒有太多機會和教師溝通。為了滿足家長關心幼兒的需求,讓其了解幼兒的在園表現,我園利用騰訊會議、釘釘等APP開展線上家長會,通過PPT、視頻分享幼兒的動態。此外,幼兒園可以班級為單位,構建班級QQ群或微信群。比如,當前大多數幼兒園都會使用QQ群,通過小組聊天告知父母幼兒的當天表現,讓父母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師可通過在線平臺宣布活動,讓家長在收到信息后及時準備材料,提前為幼兒做好活動準備。教師還可以利用QQ群的相冊功能,上傳幼兒平時的照片,讓家長通過觀看照片和視頻了解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加強和教師的聯系、溝通。
(二)利用媒體信息技術構建資源網絡
幼兒園可以利用媒體信息技術將照片、音頻和視頻上傳到網絡上,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內的動態信息,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幼兒園還可以向家長和教師傳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家長科學開展幼兒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站上傳每周的教育計劃和教學任務,以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學習內容,為孩子的學校活動提前做好準備。教師還可以上傳自己的教材以及輔導資料,促使自己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網絡平臺方便快捷,教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信息,實現資源共享,為更多的受教育者服務。
(三)利用媒體信息技術形成學習架構
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教師打開幼兒的視野,使他們在家欣賞祖國的風景,拓寬視野,豐富想象力,發展興趣愛好。幼兒可通過互聯網發現自己的興趣,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獨立學習,進而豐富文化生活,實現全面發展。家長可以在幼兒園網站的交流區討論幼兒的興趣點,從而使教師以及其他家長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培養方向。

幼兒園開設園內學習資源中心,可以達到以下兩個目的。第一,家長可以通過此渠道了解幼兒園的課程安排,積極配合家園共育。第二,幼兒掌握知識、認識事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將平時的精編課程上傳至學習資源中心,有助于幼兒在家隨時觀看,方便家長和幼兒進行互動,進而有機整合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同時,在學習架構的建設中幼兒園不應只考慮幼兒,還應將家長和教師考慮在內。幼兒園可在信息平臺專門開設教師資源交流學習窗口和家長學習窗口,上傳優秀的活動資料、教師培訓課程、學生活動資源包等,幫助教師“充電”。例如,我園在微信公眾號平臺開設了“共同成長”板塊,定期邀請家長代表分享育兒心經,邀請班級幼兒和家長選擇相關書籍進行親子共讀并分享閱讀體會,或開展家長沙龍等。我園園長、教師和家長通過網絡,一起積極討論學習型社區資源庫的建立,期望構建有利于幼兒發展的不同社群,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一體化,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進而實現幼兒、幼兒園、家庭的共同發展。
(一)提升教師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為了更好地將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園共育,提升教師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幼兒園有必要成立研究小組,組織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教學和研究,提高教師將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園共育的能力。
例如,對于幼兒轉學卡的綁定問題,我園以PPT的形式呈現綁定步驟,讓家長按照PPT一步步地操作。針對部分不能來園參加培訓會的家長,我園利用信息平臺,通過班級微信群向家長發送PPT,讓他們了解相關步驟并進行操作。此外,一些家長在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我園據此制作了圖文裝訂流程,為家長答疑解惑。
(二)為家園信息化發展提供平臺
在家庭教育信息化主題培訓中,幼兒園應根據家長和教師的不同需求開展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包括媒體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手段的獲取、信息資源的共享、軟件的操作等,培訓方式包括集中授課、主題交流、小組分享等形式,既增強了教師和家長利用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教育的意識,又提高了他們利用媒體信息技術的水平。
幼兒園應將家園共育貫穿于幼兒教育的全過程,將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園共育,推動家園合作。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需要社會的關注,更需要家長與幼兒園達成共識,共同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努力。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雖然方便快捷,但幼兒園不能完全放棄傳統的家庭合作方式,幼兒園應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家園共育和幼兒園教育的質量。
總之,現代媒體信息技術改變了幼兒園以往與家庭的溝通方式,加強了家園合作,使幼兒園實現了與家庭的高效互動,這對提高幼兒園工作效率,增強家長的引導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南京市青秀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