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摘要: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媒體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刻、廣泛,對電視新聞記者也由此提出更高的要求,電視新聞記者的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即實現從電視新聞記者到全媒體記者的轉型發展。文章在闡述全媒體記者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全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記者轉型所帶來的挑戰,針對挑戰提出如何在全媒體時代更好地促進電視新聞記者轉型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轉型發展;全媒體記者;轉型實踐
一
全媒體記者基本特征
全媒體記者是指在新聞報道的時候能夠突破傳統媒介思維限制,在新聞報道工作中能夠積極適應融合媒體崗位流動和互動的,集合采訪、撰寫、攝像、記錄、編輯、網絡處理等多個能力為一體的人才。在平時的工作中,全媒體記者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自身身體素質還需要過關,在出現新聞事件之后要求其能夠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指導工作。在新聞采集現場,全媒體記者要時刻準備記錄現場,錄音、發微博……通過多個方式將新聞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受眾。
二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轉型的必要性分析
強化新聞報道的現場感。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報道開始引入新媒體技術,在各個媒體手段的應用下能夠增強新聞的新鮮感和現場感,新聞報道的時效性也會就此提升。
擴大新聞的影響力。傳統新聞傳播模式能夠傳遞出去的新聞內容是十分有限的,且所傳遞出去的新聞內容質量以及新聞影響力無法得到保障。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能夠在新聞報道之前對新聞受眾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根據受眾的需要來選擇適合的新聞報道和傳遞方式,從而在真正意義上發揮出新聞的社會影響力。
為突發新聞的報道提供便利支持。面對突發性新聞,傳統媒體往往需要加時工作來完成對新聞的編輯、排版和印刷,經過一系列繁瑣的程序之后,新聞才能夠順利傳遞到大眾的視野中。而在全媒體技術的支持下,突發新聞的報道將會被細化,且在這個過程中新聞信息的時效性不會受到千擾。
為受眾賦予更多的信息選擇權。全媒體時代下的信息傳播媒介十分多元,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來從中選擇自已想要獲得的信息,信息和受眾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密切。
三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轉型所面臨的挑戰
新聞報道內容同質化嚴重
當前,電視新聞的報道題材十分雷同,模式化新聞較多,很難有新聞能夠充分吸引受眾的關注。新聞節目開篇多以會議報道為主,這方面的新聞僅僅是對會議的內容作出介紹,新聞內容本身不會對受眾的生活產生影響,長此以往,受眾會失去對新聞的關注興趣。
除了會議內容泛濫之外,電視新聞內容報道的同質化比較嚴重,由此會使得觀眾在汶劉覽新聞的過程中會將同一個內容的信息反復閱覽,浪費了時間不說,而且還使得人們無法精準地把握新聞內容。
新聞報道深度不足,缺乏輿論報道電視媒體在長時間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模式,新聞記者在工作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慣性思維。面對政府工作報道,有些新聞記者的采編編導過于官方,這些新聞的播報主要是為地方政府部門服務,沒有考慮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電視新聞記者的專業水平有待提升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一般由行政上級部門統一安排,由此會使得一些真正有能力的新聞報道人員無法被納入到記者行列,而在新聞報道工作中的實際新聞從業人員專業水平較低,在從業之前沒有對新聞媒體事業形成專業的認知,在從業之后個人能力也很難精準有效地處理各個工作,最終導致新聞報道效果不理想。
缺乏必要的互聯網思維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和新媒體工作人員相比,電視新聞記者缺乏互聯網思維,在進行新聞信息整合和報道的過程中無法借助媒體優勢作用來整合資源,最終導致新聞報道陷入一種困境。
四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轉型發展的基本方向
以受眾立場為基本出發點。在網絡時代背景下,人們對電視節目的需要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觀眾需要在不出門的情況下就獲取自己所需要的電視節目。與此同時,觀眾對電視節目中的元素內容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節目要滿足群眾喜聞樂見的需要,講出民眾的心聲。基于這樣的情況,電視新聞報道記者的工作要以受眾立場為基本出發點,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提升凝聚力。
以內容作為新聞創作的根本。電視新聞節目要將內容作為新聞傳遞的重要本質,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需要電視媒體記者要著重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從觀眾角度出發,圍繞觀眾的需要改善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傳播方式。其次,以問題為基本導向來制定新聞發展策略。電視新聞在播出之前要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將群眾關注的內容作為新聞節目的基本話題進行討論。
五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轉型策略分析
樹立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媒體理念,強化服務意識
在全媒體環境中,不管是信息的傳播內容,還是信息的傳播途徑都在增多,在這個期間,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自己愿意接收的信息和用來接收信息的媒介。
全煤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聞報道的時候要求全媒體新聞記者能夠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來為受眾展現新聞信息,同時,在和受眾交流的時候要形成一種發散性思維,根據不同受眾群體對新聞信息的獲取需要來為其提供滿足需求的信息。
在全媒體時代下,互聯網對人們獲取和利用信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新聞報道方面,全媒體也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要求電視新聞記者能夠熟練地使用微信公眾號、APP等新媒體平臺來獲取和傳遞新聞。
記者在新聞報道中扮演重要的“把關人”角色,是聯系黨和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多元化信息背景下,新聞記者在信息傳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網絡技術發展成熟下,多種媒介力量增強了新聞傳遞的時效性、針對性。在這樣背景下,新聞媒體工作者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新聞報道中的地位,轉變觀念,深化認知。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要具備敏銳洞察信息的能力,根據市場和受眾的需求來更新媒介理念,在新聞報道中突破傳統工作慣性和認知思維模式,從新聞產品的生產者轉變為新聞產品的服務者,在新聞報道中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將受眾作為新聞報道的重要服務對象,通過鮮明、切實可行的新聞報道策劃和報道策略來為受眾提供能夠滿足其多元認知需要的新聞作品。
樹立融合新聞觀和時空觀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機構和客戶端、社交媒體等平臺的交互成為一種發展的必然。為此,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在問全媒體記者轉型的過程中還需要形成融合新聞觀念,在新聞報道的時候學會利用多元化主體來完成信息的交互,通過學習來了解更多開放新聞的路徑。
比如可以借助計算機信息網絡來打造網絡平臺創立智能手機連接平臺,通過多樣化的媒體端口豐富受眾新聞接收途徑,通過多個媒體的融合發展來實現媒介資源的共享應用,使得受眾能夠借助不同媒介終端系統來更為全面地了解電視新聞的內容。
在融合新聞理念的影呵,電視新聞
記者還需要通過深入學習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媒體表述技能,靈活地的使用各個媒介平臺表現新聞內容,并借助現代化通信技術手段將新聞展示在各類設備上,拓展新聞呈現方式,豐富新聞接收途徑。比如電視新聞記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視等多個媒介平臺力量獲取有利于新聞報道的信息,促使新聞報道從電視報道向全媒體報道的方向發展。
全媒體新聞記者的時空觀主要是指新聞的報道要朝著全天候、一體化的方向,作為新聞報道的工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需要全身心地參與到新聞生產和新聞服務中。按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來為群眾提供新聞信息,使得播出的新聞信息能夠滿足群眾的需要。
確定新聞導向,多角度地掌握新聞信息,樹立互聯網思維
在全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子科技產品類型增多,由此會滿足受眾對新聞的觀看需求。電視新聞記者在轉向全媒體新聞記者的過程中,記者需要根據受眾的喜好來收集整理新聞信息,整合新聞信息,全面、直觀、生動、具體地展現新聞動態。另外,新聞記者在平時要注重更新本體知識結構,通過學習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熟練使用各個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來處理新聞,提升新聞工作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新聞采訪工作中,記者大多采取實地采訪的模式,而在全媒體時代,各個APP被廣泛應用到新聞的報道中。在這樣的變化下,新聞記者要積極改變原有的新聞收集方式,通過多個媒體的形式來更為廣泛地收集新聞事件,并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新聞事件的報道,促進新聞信息的廣泛傳播。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新聞媒體記者要及時轉變自已的新聞報道思維,對傳統的新聞報道工作方式作出創新性革新,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到新聞報道工作中。新聞媒體在引導社會奧論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媒體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出輿論引導作用,自覺承擔起個人在收集、整理、編輯和發布新聞內容的責任。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積極應對新聞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的變化,新舊媒體密切合作打造出符合媒體工作者的欄目,擴大新聞受眾。第一,在收集整理新聞之前做好計劃。在新聞報道之前需要根據獲取的信息來確定新聞報道的主題?;谛旅襟w環境下新聞內容的變化多樣,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新聞媒體圈子來打造出獨特的新聞編輯矩陣,打造良好的溝通系統,全面了解受眾對新聞的需求,從而更好地引導輿論。第二,新聞媒體記者需要找準新聞編輯的切入點。新聞媒體記者需要在全面了解媒體報道信息內容的基礎上積極組織收集新聞信息,依托自己強大的新聞策劃和組織技能來將整理出來的新聞信息進行報道。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在新舊媒體融合的背景下還需要實現資源的多維度拓展,比如在兩會新聞報道中,要注重增強新聞的活力和可讀性,拉近新聞事件和民眾生活的距離。另外,在兩會新聞報道期間,還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來組建專門的討論平臺,鼓勵讀者借助互聯網來互動交流,強化其新聞閱讀體驗。
提升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新聞記者到全媒體記者身份的轉變,新聞記者需要通過深入的學習來更好地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在電視新聞發展初期,新聞記者的主要工作是新聞的采訪和寫作,功能單一,和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相區分,最終對新聞記者的考核也集中在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上。在全媒體時代下,受眾對信息的需求朝著多變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新舊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新聞記者需要全面了解一些關于互聯網和新媒體的應用技術,包含熟練制作圖片的技術、信息整合加工處理技術、圖片和視頻二次處理技術、剪輯視頻技術等。
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內容、渠道、方式等也發生了變化。在這樣背景下,全媒體新聞記者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外還需要通過學習多方位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全媒體新聞記者需要掌握電視直播技巧,在必要的情況下要能夠學會客串主持人。同時,電視新聞記者在平時要通過積極的學習來使得自己從單一的人才轉變為全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復合型人才,從而在富有質量地完成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之外,還要具備出鏡直播的能力。
在新聞報道中要著重發揮出團隊的優勢作用
在應對突發新聞的時候,全媒體新聞報道人員的個人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為了能夠提升全媒體新聞報道的質量,需要積極整合全媒體工作人員的集體智慧,借助團隊合作的力量來優化新聞報道。比如在2018年臺風“山竹”入侵江門的時候,新聞電視臺的多名工作者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新媒體部門編輯會根據一線記者發回的碎片信息來整合新聞內容,而后報道在江門邑網通APP和江門電視臺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并通過信息滾動的方式使得民眾能夠第一時間掌握臺風的最新信息,充分彰顯出了全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在響應號召、傳遞信息和輿論引導方面的作用
加快媒體融合
第一,強化陣地意識。通過強化陣地意識來打造出具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在新聞報道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內容本土化,結合發展實際情況提升新聞報道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并根據受眾的需要來創新新聞報道方案。第二,完善體制機制,調動新聞記者積極性。為了能夠推進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還需要加快打造完善的工作制度,在整合資源力量的情況下強化組織策劃,打造出多部門連接的采編模式。第三,強化媒體之間的合作交流,拓展記者的眼界。基層媒體需要立足實際,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和有資質的媒體強化交流,通過交流來豐富自己的閱歷,拓展自己的眼界,并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身份的轉型是一種發展的必然,基于社會發展對新聞報道提出的要求,在新時期,需要電視新聞記者在遵守職業道德的基礎上,通過學習來不斷掌握更多的全媒體知識、技術,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新聞報道能力,實現個體在全媒體時代下的全媒體新聞記者身份轉型。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