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3~6歲是幼兒掌握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意識,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幼兒的閱讀技能,引導幼兒逐漸增強自主閱讀的能力。在閱讀活動中,幼兒可以獨立思考,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增強自主閱讀的能力,這對幼兒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閱讀,不僅可以讓幼兒享受讀書的樂趣,還可以幫助幼兒發現更好的自己。
(一)讓幼兒愛讀
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中四班教師把原來的教師辦公區撤掉,添上了地墊、軟沙發、小桌椅、書櫥、書架以及數量眾多的圖畫書,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敞、溫馨的閱讀區。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結合自身的閱讀經歷,為幼兒營造了一個開放、寬松、豐富的閱讀環境,以支持幼兒的自主閱讀行為。
在閱讀區中,幼兒可以選擇各種繪本圖書,還可以查閱部分雜志、報紙。他們可以隨手拿取紙筆,和教師一起翻閱書籍、共同成長。這種共讀共享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在無形中給幼兒營造了多彩的閱讀環境。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習慣,充分挖掘和拓展教育資源,利用各種各樣的讀寫材料,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同伴、教師一起自由閱讀。
(二)讓幼兒會讀
從小班開始,大二班的幼兒就開始嘗試寫日記了。在第一學期,教師引導幼兒利用圖形和符號等形式,鼓勵幼兒自主記錄自己的閱讀狀態和閱讀內容。教師會及時抓拍幼兒的閱讀細節,記錄幼兒之間交流的過程,將其制成新的閱讀圖冊。在第二學期,教師鼓勵幼兒自主在圖冊上添畫自己的想法,豐富了圖冊的內容。
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嘗試繪制閱讀筆記,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支持幼兒共制繪本日記,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閱讀收獲。在幼兒掌握一定閱讀技巧后,教師可以提高閱讀的要求,拓展幼兒的記錄內容,讓幼兒記錄自己每日讀了什么、和誰一起讀的、自己有什么想法等。根據幼兒的實際書寫能力,教師可以讓幼兒口述或自己文字記錄,也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建立“親子閱讀循環日記”,豐富幼兒的閱讀方式,提高幼兒的自主閱讀效果。
另外,教師還可以和家委會一起對圖畫書進行登記、編號,一起設計幼兒自助借閱記錄表,培養幼兒自主借書、主動登記、按時歸還的好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班級閱讀交流群等方式,上傳一些親子閱讀圖片和視頻,引導幼兒用語音或視頻交流自己的閱讀感悟。在分享閱讀活動中,家長既可以分享教育觀、閱讀觀,增進自己對自主閱讀、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等概念的認識,又可以拓展幼兒自主閱讀的模式,采用親子閱讀、同伴共讀、循環閱讀、反芻式閱讀等方式,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增強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
(三)讓幼兒深讀
中一班的自然角養了三只小烏龜。教師搜集了與小烏龜有關的圖畫書,將其投放在閱讀角,鼓勵幼兒自由翻閱,為幼兒營造了生動、真實的閱讀情境,鍛煉了幼兒自主發現的能力。在科學區,幼兒對光和影之間的關系產生了興趣,于是教師提供了《奧菲利婭的影子劇院》;在語言區,幼兒在討論成語的由來和內容,于是教師找來了《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圖畫書,幫助幼兒了解成語的內涵,提高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閱讀活動的形象性、情境性和及時性。
(一)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鼓勵幼兒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筆者發現,小班幼兒喜歡內容淺顯、韻律感強、情節反復、角色形象分明的繪本;中班幼兒涉及范圍較廣,他們喜歡故事情節曲折、畫面層次豐富、角色形象多樣的圖畫書;大班幼兒開始關注科學類、數學類的讀本,他們喜歡探究,偏好一些情節豐富、互動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讀本,對一些情感類圖畫書有自己的認識。
因此,在設置閱讀環境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支持幼兒自主選擇閱讀內容,為幼兒投放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鼓勵家長拓展幼兒的閱讀內容,捕捉幼兒的興趣點,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靈活地更換不同的圖畫書內容。在幼兒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尊重幼兒之間的差異,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靈活組織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
(二)融合多種閱讀方法,豐富幼兒自主閱讀的形式
教師可以結合園本課程的內容,采用大帶小、老帶新的活動形式,鼓勵幼兒之間進行混齡、混班閱讀,豐富幼兒的閱讀內容,增加閱讀活動的趣味性,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幫助幼兒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引導幼兒感悟成長的意義。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走進社區,充分挖掘周邊各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引導幼兒走進市區的圖書館或博物館,拓寬幼兒的閱讀空間。幼兒園可以開設“圖書跳蚤市場”專欄,鼓勵幼兒家長分享閑置的圖書,豐富幼兒自主閱讀的資源,讓幼兒之間分享閱讀、分享智慧。
(三)為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幼兒相互交流閱讀成果
閱讀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理解閱讀內容,讓幼兒聯系日常生活,加強閱讀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拓展幼兒自主閱讀的空間。教師可以延伸幼兒自創場景、自制材料、自選角色,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再現閱讀內容,支持幼兒大膽分享自己的想法。
(一)強調“先行引領”
相關教育專家指出,好的圖畫書是生動地、真實地再現幼兒自己的樣子。圖畫書不僅是教育資源、活動線索,更是幼兒的成長需要、學習載體。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指導水平,充分了解幼兒圖畫書的特點,搜集周邊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源,給予幼兒積極的、有效的反饋,推動幼兒自主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突出“關注幼兒”
教師要從幼兒的原有經驗出發,滿足幼兒的認知需要,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關注每一個幼兒的成長需求,在充分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適時參與幼兒的自主閱讀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在幼兒自主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引導幼兒挖掘閱讀的價值,為幼兒提供恰當的閱讀指導,突出幼兒閱讀的主體地位。
(三)注意“適度留白”
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想法,扮演活動的組織者、支持者和陪伴者,不過多干涉幼兒的閱讀過程,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交流,為幼兒構建分享式、合作式的閱讀平臺,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活動。例如,部分圖畫書意境深遠,角色內涵豐富,故事結構巧妙。教師要“適度留白”,給予幼兒自由想象、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幼兒感受文字以及畫面的美,給予幼兒自主感悟、自由交流的機會,鼓勵幼兒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兒的認識水平。
一是思想先行,讓閱讀成為共識。教師要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兒園要積極發揮引領作用,通過各種家園活動,為親子閱讀提供科學的指導,提升親子閱讀的效果。
二是活動推進,讓閱讀成為行動。筆者所在幼兒園定期舉行了“閱讀節”,展示了優秀的親子閱讀成果,促使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通過熱心家長“講故事素材”等環節,不斷拓展了親子閱讀的途徑,加深了家長對閱讀的理解,拓寬了家庭教育的思路,為家長提供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
三是持之以恒,讓閱讀成為習慣。在幼兒自主閱讀活動中,家長要積極發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為幼兒營造溫馨、豐富的閱讀環境,拓展幼兒自主閱讀的內容與方式,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和認知能力。
總的來說,教師要豐富幼兒自主閱讀的技巧,拓展幼兒的閱讀空間,利用家園共育等方式,提升幼兒自主閱讀的效果。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豐富幼兒自主閱讀的內容,幫助幼兒積累認讀經驗,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外國語學校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