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佳音
游戲化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潛力。為了充分發掘幼兒的學習潛力和彌補以往幼兒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教師要采用游戲教學法,根據幼兒實際發展的狀況,開展高質量的科學性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教師要重視游戲的獨特價值,創設輕松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最大程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和揣摩每一名幼兒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對基本生活常識的理解狀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采用適宜的游戲教學方法。
(一)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積極準備
教師要善于傾聽幼兒的想法和內心需求,重視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幼兒的學習激情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易于幼兒理解和感知的游戲內容。
例如,在大班“種子品嘗會”活動中。幼兒積極創編廣告語:“我們商店最近有很多食品,有瓜子、玉米、土豆、西紅柿,請大家快來品嘗吧!”教師能在幼兒的廣告宣傳詞中了解到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掌握程度,而且能讓幼兒進行互動,增加幼兒的學習熱情。
(二)以幼兒實際問題為導向,持續跟進
教師不能生搬硬套,要及時根據幼兒的現狀、內心需求創新和完善教學內容,爭取讓學習環境和游戲環境緊密結合,從而提高實際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掘幼兒學習潛能,幫助他們全面成長。
例如,在“買賣種子”活動中,教師開展了角色扮演活動。幼兒扮成顧客,與其他幼兒扮演的種子店老板進行溝通。在這個環節中,顧客按照活動臺詞與老板進行對話。比如,顧客說:“老板,我想要買點食品,這個瓜子和花生好吃嗎?”老板此時應該說:“您好,我們的食品特別好吃,您想要幾個啊,我給您拿,但是我們最多可供你品嘗5個。”顧客應該在這個時候說:“我要四顆花生和一顆瓜子。”在買賣游戲過程中,幼兒鍛煉了發散思維,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互動交流,多思多想多優化
通過大量的情境模擬,幼兒可以在游戲中揣摩語言的應用,增加生活經驗,并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也能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教師還要進行必要的交流活動和經驗傳遞活動,讓每一名幼兒說出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感悟,讓幼兒在互動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豐富幼兒的生活常識。游戲活動規劃雖簡單,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教學效果非常明顯,所以,在今后的幼兒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完善和優化該教學模式。
(一)以點為始,游戲層層遞進
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寓教于樂,在教學課堂中巧妙地引入游戲環節,從而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發現幼兒對蝸牛感興趣,可以開展“蝸牛爬”的運動游戲,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性。教師可以開展“蝸牛知識大比拼”游戲,讓幼兒收集有關蝸牛的知識,激發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開展“蝸牛的家”游戲活動,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為蝸牛設計家,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二)多元整合,游戲呈現多元化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增添有趣的游戲環節,將教學內容巧妙地引入游戲活動中,從而激發幼兒的自主性和自發性,讓他們自由地進行活動。
例如,在“我們的動物朋友”活動中,教師準備了各種材料,如剪刀、彩紙、雙面膠、衛生紙、動物的剪貼畫、樹葉和彩色筆等。首先,教師將幼兒劃分為若干小組,并且給他們提供一些實用工具,讓他們憑借腦海中關于小動物的印象,借助紙、畫筆和剪刀等材料將小動物畫出來。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范例,讓幼兒進行自主觀察。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動物的特點,加深幼兒的印象,隨后讓幼兒自由創作。教師也要鼓勵幼兒用不同作畫形式表現動物特征。有的幼兒用樹葉制作動物的耳朵,有的幼兒用黑豆制作動物的眼睛。他們不斷思考、不斷想象、不斷嘗試,在最后的裁剪環節自主發揮,制作出了他們心中的小動物形象。這個活動不僅讓幼兒學習了動物的相關知識,還增強了幼兒的溝通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一)基于生活經驗,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資源收集者
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借助一些有趣的游戲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幼兒對知識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過新年”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前讓幼兒搜集有關過年的資料,包括風俗、故事、美食等,并請幼兒將搜集到的資料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在實際活動中,幼兒不僅展示了自己的收集成果,也感受到了新年的氣氛,對過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基于生活經驗,讓幼兒成為游戲活動的開拓者
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游戲的積極參與者和合作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想法,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和需要,讓幼兒成為游戲的開拓者。

例如,很多幼兒對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咨詢幼兒的建議,將羊村活動和過新年結合在一起。筆者采納了幼兒的建議,開展了以“喜羊羊”為主題的新年活動,讓幼兒扮演羊村中不同的小羊,筆者扮成村長慢羊羊。首先,筆者教給幼兒與新年相關的歌曲。然后,筆者把“小羊們”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玩“過家家”的游戲。接著,為了體現新年氛圍,筆者帶幼兒現場制作窗花,并將制作好的窗花貼在窗戶上。最后,筆者開展了美食品嘗活動,讓幼兒和家長一起準備甜食、飲料、餃子、點心等,和大家一起參與游戲、演唱歌曲等。幼兒在活動中既學到了相關知識,又感受到了過年的氛圍。
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環節,為幼兒營造舒適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和相關知識,幫助幼兒更快樂、更健康地成長。
(作者單位:蘇州市高新區星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