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露
“以科學之方,新教育之事。”教師要深入學習知行教育思想,采用以知促行、以行固知、知行合一的教學手段,有效提升幼兒的自主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整體效果。游戲是幼兒園內最常見的教學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入知行教育思想,將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通過游戲活動的形式,讓幼兒親身經歷、實際體驗,加深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
(一)知行教育思想
知行教育思想也被稱為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它緊緊圍繞著“知”“行”兩個維度,強調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向幼兒傳遞文化知識、專業技能,也要注重培養幼兒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幼兒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要重點鍛煉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實踐教育活動,讓幼兒理解知識、學習道理,加強幼兒的記憶能力。
教育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在開展幼兒教學工作時,教師要從多方面著眼,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既注重幼兒的文化知識教育,又重視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知行教育思想要求教師從多方位入手,真正做到知行教育,重視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有針對性、計劃性地提升幼兒的實踐操作水平,從而全面增強幼兒的綜合素質,幫助幼兒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實現幼兒教育的總體目標,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
(二)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是指教師采取游戲化的教學形式,達到最終的育人目標。游戲是一種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多彩的畫面、多樣的互動體驗,能深入幼兒心靈,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陶行知教育理念提出了“六大解放”,倡導教師最大限度地給予幼兒自由成長、自主探索、發揮創造力的學習空間,解放幼兒的頭腦、雙手、眼睛、嘴、時間以及空間。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為幼兒提供充足的、優越的學習條件,讓幼兒在游戲中收獲知識。教師要將知行教育思想與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相結合,促使幼兒園教學游戲化落到實處,豐富游戲活動的內容,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推進幼兒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一)以知促行,強化幼兒行為習慣教育
以知促行是指通過知識、常識的引導,教師能有效地敦促幼兒的日常行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筆者發現,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熱情高漲,思維活躍,頭腦不斷運動。教師可將一些常識融入游戲環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加幼兒的生活技能,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
另外,幼兒心智發育不成熟,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比較簡單,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和適當約束,否則容易誤入歧途,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對其今后的成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培養幼兒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幼兒養成陽光、樂觀的性格。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深入挖掘知行教育思想的價值,采用以知促行的教學方法,規范幼兒的行為舉止,幫助幼兒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將文化知識、生活技能融入幼兒園的教學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貫徹落實知行教育思想,讓幼兒教育生活化,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錯誤言行等。
例如,在開展“小兔子的煩惱”活動時,筆者將玩偶一一擺放在小凳子上。其余的玩偶坐姿端正,唯獨小兔子的肩膀一高一低。筆者以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幼兒小兔子脊柱彎曲的原因,小兔子的坐立姿勢不正確,長此以往,這影響了小兔子的骨骼發育以及自身體態。于是,筆者向幼兒演示了正確的坐立姿勢,耐心地教導幼兒,鼓勵幼兒端正站姿、坐姿。同時,在日常教學中筆者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了榜樣,以此引導幼兒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以行固知,強化幼兒動手實踐能力
在設計幼兒游戲環節時,教師要以行固知,鞏固幼兒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重視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幼兒年齡小,凡事喜歡親身體驗、親自嘗試。加強對幼兒行為的訓練,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消化知識、掌握技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
在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幼兒親自動手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實操,鼓勵幼兒自主驗證知識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加深幼兒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幼兒運用知識的能力。在幼兒實踐教育中,教師要將知與行相配合,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不斷強化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組織幼兒開展各種各樣的操作活動,如編花籃、折千紙鶴、學做手工剪紙等。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幼兒一些動手的技能,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知識,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例如,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引進一些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到動手實踐的樂趣,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三)知行合一,開展生活化的游戲教學活動
教師可將文化知識、專業技能融入幼兒教學,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做好知行教育的滲透,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如一片樹葉、一朵云彩,豐富幼兒教育的課題,創新幼兒教育的形式,增強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要細心發掘、深入探索、全面思考、用心選擇,在豐富幼兒生活知識的同時提升幼兒對于外界的認知水平,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筆者發現,當世界觀初步形成后,幼兒可以掌握更多的生活常識以及自然道理,敢于探索自然、表達自我。因此,教師要經常向幼兒普及一些生活知識,為幼兒提供一些低結構材料,鍛煉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新能力。例如,筆者將生活化的低結構材料作為教具,這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幫助幼兒逐步建立了自己與外部世界的聯系,使幼兒教學活動更加碎片化、日常化、生活化、普遍化。

以“大自然的小裁縫”游戲為例,筆者為幼兒提供了樹葉、報紙、小剪刀、膠水等材料,鼓勵幼兒在手工游戲中發揮想象,自主剪裁生活中的小鳥、小花等事物,并在幼兒完成作品后進行了評比活動。有的幼兒為小鳥插上了翅膀,有的幼兒為小花刻出了笑臉,有的幼兒剪出了五角形的星星。在自主操作的過程中,幼兒進一步認識了周圍的世界。這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勤于思考、勤于動手,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幫助幼兒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事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教師要深入學習知行教育思想,豐富幼兒游戲教學內容,利用區域活動等形式,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實現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尚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