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昕朦
幼兒在課程學習期間對環境氛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良好的氛圍條件能夠幫助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因此在整合區域活動期間,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設置游戲化、實踐性的課程教學活動,利用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方式鼓勵幼兒深入探索實踐,讓幼兒在游戲互動中有更多收獲,提升學習能力。
幼兒園能夠給幼兒提供互動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條件,幼兒園教師要將區域活動與幼兒課程游戲緊密結合起來,給幼兒提供新奇的課程學習體驗感。課程游戲化能夠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確保幼兒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游戲活動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互動交流的過程。所以,幼兒園教師要明確幼兒教育現階段的發展需要,深入探討區域活動與幼兒課程游戲化的融合形式。
(一)區域活動游戲化的語言應用
幼兒園教師在課程教學期間,要在了解幼兒年齡以及性格特點之后,將游戲活動與日常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并在區域活動中注意語言的應用。教師在此階段要與幼兒保持平等的關系,活躍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發現奇妙的泡泡”,設置這一類區域活動目的是幫助幼兒發展自我觀察的能力,融合課程教學目標,實現對課程游戲化的深入分析。教師讓幼兒在吹完一罐泡泡液之后,嘗試自己制造肥皂水吹泡泡,讓幼兒在不同的小組中,比一比誰吹的泡泡更大,并觀察泡泡的顏色,這些都可以作為課堂討論的知識點。幼兒在這一教學模式之下,通過游戲活動激發自己的動力,經過認真分析與觀察,在畫泡泡階段,也能實現自主性的探索分析,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
(二)設置游戲化區域活動
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學習發展實際情況,做好各個階段課程教學環節的把控,鼓勵幼兒在課程游戲活動期間,積極參與互動交流,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幼兒在區域游戲化期間,按照教師所設定的課程教學目標,專注于課堂學習階段,能夠獲得更多的自我發展機會。在游戲化的區域活動之中,教師應關注幼兒實踐能力的拓展。例如,在手工區,教師可以設置探究主題“會跳舞的小紙人”,在課前讓幼兒準備好硬紙板、小紙片、剪刀、磁鐵等材料。本主題的設定本身就具備游戲化、趣味化的特點,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探索欲望、求知欲望,通過動手實踐親自感受到科學知識的奇妙無窮。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產生了更多的疑問,想將這些問題一探究竟。在這種情形之下,自主探究動手實踐與教師講解有效結合起來,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會不斷增強,在實踐探究期間能夠獲得更多的自我發展機會。
(三)游戲活動與戶外實踐緊密結合
教師在課程游戲化教學指導期間,要做好與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的區分,讓幼兒在多樣化教學材料的啟迪影響之下,獲得鍛煉自我的機會。教師在落實游戲化教學活動期間,在區域活動期間通常會配備相應的運動鍛煉器材,教師可以讓幼兒嘗試簡單的器材組合鍛煉。教師可以從培養幼兒良好習慣開始,在晨間鼓勵幼兒進行自主鍛煉,在周末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參與運動鍛煉活動。教師還要為幼兒講解安全知識。比如有一個小朋友已經上滑梯了,后面的幼兒要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撞到前面的小朋友。教師可以在戶外活動中組合搭配,讓幼兒相互監督、相互鼓勵,積極參與各個階段的運動鍛煉環節。
幼兒教師在課程教學引導期間將區域活動與課程游戲化緊密結合起來,能夠讓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拓展個人實踐能力。幼兒在探索分析以及互動交流階段,會因游戲活動提升自己的專注度,后期也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達成課程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昆山高新區鹿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