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平峰
摘 要:在全面普及素質教育的現代社會,德育作為教育的核心與靈魂,在初中學生的成長道路上是一盞引路明燈。初中生正處于心理狀態焦躁不安、性格由兒童轉向青年的關鍵過渡時期,需要如同春雨甘露般的德育對其心靈與靈魂進行深入的教導和改造。因此,教師需要利用互聯網的現代化教學能力,創造出精彩多姿的課堂以供學生學習德育知識。本文介紹了如何將互聯網滲透在德育的教學環節之中,對初中生形成正面和積極的引導。
關鍵詞:互聯網 初中德育 教學路徑
1 引言
在目前的學校教育體系之中,德育作為區別于學科課程教學的一門教學內容,雖然身處關鍵的領導地位,卻頻繁遭到學生的抵制與排斥。其中的原因是初中生難以對學校枯燥無趣的教育方式和德育教學方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形成了錯誤的偏見和認知,認為德育課堂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教育,而不能深刻理解道德、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人生所具有的巨大指導作用。因此,初中教師需要學習并靈活運用互聯網這一利器,以別開生面的全新方式打開初中的德育課堂,使學生能夠完全接受并喜愛上德育教育。
2 借助互聯網資源普及法律,創設情境鼓勵學生思考
初中學生還未接受過系統的法制教育,有關法律的知識儲備較為薄弱。而初中生又處于性格沖動,難以用理智客觀的觀點分析判斷事件后果的年齡。因此在該成長階段,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頻率有所升高。教師應當依靠便捷的互聯網技術,在眾多可供挑選的法制節目中找出最具典型教育意義的一期,組織學生編排節目并集體分析思考。
如在教授學生如何應對勒索搶劫的行為時,教師可以尋找《今日說法》、《安全與法》和《法治在線》等社會新聞類節目中有關的內容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意識到搶劫和勒索行為等情節的嚴重性。在觀看完教育內容后,教師讓學生自主編排有關道德法制的小品節目,并在課堂上展示演出。在學生表演的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適時搭配合適的音樂與情景,讓學生能更為迅速地融入情境體驗的教學環節之中[1]。
在學生將被勒索和機智應對勒索搶劫的行為以幽默逗趣的小品形式表現出來之后,教師再繼續提出總結性的問題:“這個小品中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哪些行為值得學習?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你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層層深入的問題將會打開學生思考的閥門,使其深刻感知到教師進行德育工作所蘊含的良苦用心。
3 組織觀看生命科學紀錄片,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生命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最珍貴的饋贈,是一個人生存在世最基礎的資本與資產。有關生命安全教育及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塑造是德育的內容之一。初中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經常受到有關“珍惜生命和時間”的教導和勸誡,但是其自身由于年齡和生活經驗的限制,不能較好地理解與貫徹該原則,因此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頻繁發生。教師應當利用互聯網技術,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宇宙起源與生命孕育的紀錄片,促使學生對生命有自己的思索感悟。
如在播放《孕育生命的九個月》的紀錄片后,學生將會直觀地從屏幕上感知到幼兒如何在母親的子宮內汲取營養、從胚胎發育為一個完整的嬰兒。強烈的視覺沖擊與感情的悸動將會使其明白生命成長的珍惜可貴,由此會更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形成敏感的安全意識,規避具有危險性質的打鬧玩樂,并自覺遠離容易導致危險事故發生的場所[2]。
初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互聯網上具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使科學性的理論知識與生動的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對生命成長的感動之中更加深刻地將安全生命教育銘記于心。
4 巧妙利用互聯網上的動畫微課,消除課堂導入的阻力障礙
初中生正處于發現自己身體特征發現變化、心理狀態急劇改變的成長時期,面對在學校、在生活中與異性交往的情況時,經常會出現極端的情況。教師應當及時發現過于親密或過分疏遠的交往行為,利用互聯網微課為初中學生上一堂普及性別知識與交往指導的德育課堂。
在該德育教育的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播放如《男生女生》的微課或其他動畫視頻作為輔助的手段,來消除初中生對于該類內容的抵觸情緒。學生在妙趣橫生的科普知識中意識到性別的不同和表現的差異是正常的生理發展狀況,將會消除青春期帶來的自卑心理和對于異性之間交往的恐懼,在日后的學習生涯中以落落大方的開朗姿態對待同學,形成正確的交往意識和健康的人生價值觀。
互聯網微課與課堂的完美結合使學生迅速走入教師所創造的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當中,便于德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5 結語
德育教育是根植在學生內心道德原則的種子,初中德育更需要教師以打持久戰的心態、用潤物細無聲的循循善誘式的教學手段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方法及規則。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為教師提供了輔助教學的利器,通過利用多媒體展示播放法制教育節目、科學知識的紀錄片和動畫微課,可以讓學生在享受視覺聽覺雙重沖擊的同時,拓展新的知識及法律概念,形成健康而完整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陳煥梅.探析新形勢背景下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質量的有效策略[J].速讀旬刊,2017(8).
[2] 郭慧.“互聯網+”時代下的中職德育教育發展路徑探析[J].成功:中下,2018(22):204-204.
饒平縣新圩中學 (廣東省潮州市 51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