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香
內容摘要:應用文寫作是以實用為目的的寫作實踐活動,在學校教育中,它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素質課程。本文從應用文的格式、內容、語言、主旨和處理辦法五個方面的特點,著重教授給學生,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大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應用文 寫作 特點 教學
應用文寫作是寫作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日常生活、工作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文章形式, 也是大學語文中的教學重點。它以應用文為學習和研究對象,以實用為寫作目的,具有系統的理論性和極強的實踐性。為了提升大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能力,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在教學中著重將應用文寫作的特點教授給學生。
一.格式固定,具有程式性
應用文區別于其它文體的明顯特點之一是文本格式具有固定性或慣用性。通常情況下,不同的應用文有著固定的寫作格式。比如: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正文排版規定: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文中結構層次序數依次可以用“一、”“(一)”“1.”“(1)”標注。這種結構完整、統一的格式,不僅可以提高公文處理的效率和公文質量,而且從具體表現形式上更體現出公文所應有的規范性和程式性,同時也為立卷、歸檔分類提供了方便。
又如:標題的寫法,由于應用文的標題有的比較長,為了規范排版,我們教學生靈活處理,可以把標題以倒梯形的形式寫成兩行,也可以把標題以菱形的形式寫成三行,但在換行的時候又有具體的三點要求:1.不可拆分詞義,(錯誤示例:中共江西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管理的通知);2.文種不可獨立成行,(錯誤示例:中國銀行關于發現偽造人民幣的/通報);3.標題寫作盡可能不使用標點符號,并且不可隨便換行,(錯誤示例:《D縣政府,關于做好“農民工春節返/鄉安全工作”的通知》)。
二.內容真實,具有實用性
真實的內容是應用文的生命,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源泉。應用文無論是處理公務,還是私事,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決不能弄虛作假,虛構編造,故而應用文的內容必須“以實告人”,敘事必須“以事感人”,議論必須“以理服人”,數據必須準確無誤。一份通知,一則通告,一項規定,往往要成千上萬的人遵照執行,甚至制約著幾億人的行動。一份報告,一件材料,往往是上級機關處理問題的根據,或是指定方針、政策的重要參考。因此,有無直接的實用價值是應用文區別于其他文體的明顯特征之一。
在學習倡議書寫作時,我會建議各位同學盡可能根據所寫內容,發揮自己的文采來擬定相應的標題。例如:書寫一則關于火紅綢帶心理援助行動的倡議書,標題便可擬定為:“火紅綢帶 愛與希望”。
在練習日常文書寫作時,我會教授學生稱呼的寫法,可以針對個人,也可以針對社會團體或有關單位,因此,盡可能選擇恰當的稱謂,盡量選擇能夠包含所有的寫作對象來寫,如:學生寫請假條,稱呼就可以直接寫“班主任:”。在寫作時,我們盡可能把握寫作意圖,明確寫作對象,實在難以把握的可以采用泛稱的方式書寫,如:自薦信中“尊敬的領導”;倡議書中“各有關單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等等。
三.語言得體,具有嚴謹性
應用文由于種類繁多,寫作目的各不相同,語言特點突出且多樣,總體上我們用得體且嚴謹的書面語言(即莊重、典雅、規范的語言)和慣用詞語(即通行的、約定俗成的詞語)。具體表現如下:
1.準確簡明性
應用文把準確作為其語言的基本要求。或敘述, 或議論, 或說明, 其表述必須準確無誤,完全清楚地轉達語言使用者的意旨。
應用文的語言還要求言簡意賅,即以簡潔明白的語言把要辦事情的方法、要求等講明即可。敘述直陳其中,明白曉暢;說明簡單明了,要言不煩;議論畫龍點睛,切中要害,切忌空話、廢話、大話。特別是黨政機關公文的語言,更要做到少而精,文約而事豐,注重效用。如:公文中提出執行要求的慣用語:“請參照執行”,“應認真貫徹執行”,“要嚴格遵照執行”,“請按照執行”,“請依照執行”,這些句子表達了不同程度的貫徹落實的要求,如不仔細斟酌,就有可能用錯。此外,應用文的語言還要合乎邏輯、合乎語法規范,杜絕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避免造成歧義,意思發生偏差。如:“為提前做好此次會議的準備工作,希望各鄉、鎮黨委書記攜帶有關資料,于9月4日前來縣委招待所報到。”這一句話中,首先“做好”和“作好”沒有區分好,導致用錯詞。其次是“前”字表述不清,應該在“前”字前面添加逗號。
2.樸實得體性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應用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須寫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確,句穩詞妥,通體通順,讓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說的是什么。”作為處理事務工具的應用文,用語的樸實與得體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樸實是指文風要樸實無華,語言實在,強調直敘其事,意盡而言止。不追求華麗詞藻,不需要豐富的想象,不允許大膽的夸張,少用甚至不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力求樸素純真、實事求是。如:寫招領啟事,一般只寫拾物的名稱和自己的聯系方式即可,不需要羅列細目,更不需要抒發個人的感情。
得體是指應用文在用詞、語氣、語體風格等方面要符合文體的要求,語言適度有分寸。如:黨政機關公文的語言要嚴肅莊重;調查報告、計劃、總結、條據的語言要樸素平實;經濟文書、司法文書、科技文書的語言要用專業術語等。
3.莊重嚴肅性
應用文中的黨政機關公文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其用語應當莊重、嚴謹,以體現其公文的嚴肅性。因此,在寫作時,既不宜用口語(即嘆詞、兒化詞、語氣詞、方言、縮略詞),也不宜用文學創作語言;既要尊重對方,又不能牽強附會;既要對方盡快協助辦理,又不能用催促的口吻。如:在撰寫請示時,受文對象是上級領導機關,在稱呼上要體現上下級關系,在語言上既要尊重上級,又不能阿諛奉承,在結尾部分一般用“以上請示妥否,請批示。”;“當否,請批復。”;“特此請示,請批復。”等。
四.主旨單一,具有針對性
一般文章或者文學作品的內容很廣泛,讀者是廣大的讀者群,沒有很強的針對性。而應用文卻不同,一般都有單一的主旨,明確的內容,要求“一文一事”,不是委婉、含蓄、不露聲色地讓讀者去思考,即“作者的主觀傾向越隱蔽越好”。針對對象也很單一,要么是某個人,要么是某群體,要么是某部門,要么是某單位。特別是某些黨政機關公文,對閱讀對象的要求都很明確具體。由于應用文種的多樣性,每一個文種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所以對于確定的作者和讀者來說,是非寫不可、非讀不可,否則將貽誤工作。比如:寫請示,首先要確定寫作的內容,是請求指示的請示,還是請求批準的請示,還是請求幫助的請示,還是請求批轉的請示,然后經負責人簽字后,再行文給上級機關,最后,有關機關收悉文件之后,還需要做出相應的批復。每一步都很單一,同時具有很明確的針對性。
五.處理及時,具有時效性
應用文是為了處理亟待解決的日常工作和具體問題而寫的,這就要求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寫成和運轉,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力,否則時過境遷,應用文也就失去了它的實際用途。應用文的時效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快寫、快發、快辦。比如:新聞對現實的反映必須迅速,要及時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向受眾傳播最新的消息。事實發生與公開報道之間,間隔時間越短越好。報道時有的在開頭標出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標出幾時、幾分。新聞的價值往往和及時性成正比。
有的應用文以發文日期來表示它的生效期限或者正式執行的時間,有的應用文還明確規定了有效期限。如:介紹信,在寫作時,除了要寫明被介紹人的姓名、身份、隨行人數以及要接洽的事情和要求等,在右下方寫上本單位名稱,出具介紹信的年月日,加蓋公章,還需要在左下方注明介紹信的有效期限,方可生效。被介紹人也需要在有效期內使用此介紹信,否則將無效。
應用文寫作是以實用為目的的寫作實踐活動,在學校教育中,它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素質課程,是師生處理各種日常事務時,經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際、信守和約定成俗的慣用格式文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事情也越來越復雜,因此應用文的功能越來越多,它的特點也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教學中,本人把應用文的五大特點納入其中,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提升了大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佘麗娜.應用文寫作語言特點的研究[J].農家參謀,2019(15):188.
[2]趙玉芳.應用文語言特點的透視與反思[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5):69-71.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Z].2012-04-16.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