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教師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把實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之中,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本文以《物業管理法規》課程為例,探討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方法,挖掘本課程每個項目的思政點,旨在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有效地激勵學生產生學習內動力,有效促進學生對物業管理法規課程知識的理解、掌握、拓展與深化。
【關鍵詞】物業管理? 課程思政? 教學設計
【課題項目】本文系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物業管理法規建設,課題名稱:高職《物業管理法規》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課題編號:1904020212。
【中圖分類號】D912.3-4;G71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8-0149-02
一、課程思政的目標
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和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習能力最強、接受新事物最快,精力最旺盛,可塑性最強,是一塊需要雕琢的玉,但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加以正確引導。必須通過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龅角趯W、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懂得理想的實現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奮斗,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進取精神,錘煉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培養誠實守信、克勤克儉的道德品格,具有樂觀向上、不怕挫折的人生態度,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物業管理法規》課程基本情況
《物業管理法規》是物業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理論學時在42學時左右,建議開課學期為第3學期?!段飿I管理法規政策》承擔著提高學生法制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重要任務。
通過《物業管理法規》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構建物業管理法的知識體系架構,掌握基本原理,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培育學生公平誠信、有約必守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并引導學生了解物業管理形勢及發展趨勢,以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既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又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的德法兼修的現代物業人才。
三、《物業管理法規》課程思政的建設思路
重視行業需求,以物業管理工作崗位為主線,明確物業管理課程定位,依托專業課程建設,圍繞滿足物業管理行業企業需求的目標,規范課程體系的建設。要以系統化的思維,結合現代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課程體系、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在原有的教學目標、教學項目、教學設計基礎上,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積極研究“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重新制定“課程思政”課程標準、新教案、教學案例、教學計劃、教學課件和思政主題微課微視頻。落實專業課育人教學的設計工作,以學科特征為基礎,深度進行挖掘,強化與德育教學的結合。
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就業指導課堂知識傳授中,采用學科融入的方式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通過價值引領,達到“課程育人”的目標。將思政教育家國情懷、個人品格、科學價值觀等與物業管理法規課程中遵紀守法、職業道德、敬業精神、集體利益等相關聯,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主流價值觀的熏陶,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養成誠信、敬業、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較強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努力實現具有“全球視野、家國情懷、創新精神、專業素養”的人才培養目標。
四、教學方法及手段
(一)視頻教學
通過視頻教學,加深學生的印象,加強學生的自身修養。如在講解物業服務收費的法律知識運用時,首先引用視頻《你知道物業費包括些什么》,引出物業費成本有哪些,并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成本具體包含哪些內容?為什么收費難?有哪些亂收費的項目?物業公司一般會采用什么樣的辦法來解決?之后又引入視頻《致敬物業英雄》,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物業人的艱難,讓學生討論站在企業和業主的角度來看待收費難的問題,并以此為鑒,將來在工作中也要站在雙方的立場正確處理問題。
(二)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最突出的優勢就是以專業知識案例為載體,以討論為手段來進行教學,大量基于日常生活應用的案例,如家中被盜,入室綁架兒童的誤會,高空墜物等等發生在身邊的事件。這些案例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心理上、情感上的共鳴,易于被學生接受,活躍了整個德育課堂的氛圍。
(三)講授法
講授法的優點是傳授知識比較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啟發學生思維。課程中的一些思政元素具有潛在性,適合通過課堂講授向學生展現。在講解知識點時,可以對知識進行適當拓展和延伸,揭示專業知識背后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四)考核形式多樣
通過多種形式的考核,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處事態度。本課程改變以往以平時作業和期末考試作為課程考核成績的方法,將課堂表現、網絡學習、課后作業、期末考試四方面納入課程考核范圍,其所占課程總成績的比例分別為10%、20%、20%、50%。其中課堂表現主要考核學生在出勤、聽課、回答問題等是否符合要求;網絡學習主要考查網絡訪問量和互動情況;課后作業主要考查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期末考試,主要以試卷作為考核標準。通過采用多種形式、多個階段的考核評價,不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而且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課程思政實施情況
六、課程育人成果
《物業管理法規》課程在教學中融入思政要素,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與往屆學生相比,學生出勤率,遲到率、抬頭率和學習效果均有所提高。學生普遍認為本課程的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內容也豐富有趣,增加了不少時事和現實存在的案例與視頻,非常認同這種德育教學的嘗試。
近年來,《物業管理法規》課程學生的評教分數在管理學院一直名列前茅,教師在行課結束后也對這種思政教育效果進行了肯定,大家認為在課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行業中出現的實際案例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努力學習也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果。
總之,將思政要素融于專業教學是雙贏的行為,既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品質,又提高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認可度和參與程度。同時也要求教師不但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敏銳的意識,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時政熱點等了解透徹,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專業修養和道德修養,對教師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七、結語
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直接實踐者,是推進課程思政的主體力量,發揮著關鍵作用。課程思政是教師執教能力的組成部分,教師挖掘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廣度、深度,以及有機融入課堂教學的效度,與教師自身的思想水平、業務能力等密切相關。課程思政是對教師的思想水平、業務知識、教學能力的新要求。教師要先受教育,要先行認識,要先拓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祝源,劉柳.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實踐——以《物業管理法規與案例分析》為例[J].通信與信息技術,2020年第2期(總第244期).
[2]王英龍,曹茂榮.課程思政我們這樣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
顧萍(1974年-),女,漢族,四川自貢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物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