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良

【摘要】現如今,在新課改的深化影響下,怎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也成為小學數學教育者一直都在探究的課題。在解決問題時運用多種解題方法,能夠促使小學生對各種題型做出進一步了解,并且還能夠提升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育,可以在題目中精準地找出問題實質所在,以便能夠探索更加深層次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應加強對于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重視,為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基于此,下文就圍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多樣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4-0091-02
在小學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數學一直都是十分關鍵的科目之一,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務必要基于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教學理念,改變自身的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創新授課方法,引領學生發揮主體學習作用,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具有相應思維方法,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學會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精神指導下,運用多樣化教學策略實施數學教學。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意義探討
基于經驗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師意識到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多樣化方法的意義之后,那么就會更有動力去探索相應的策略。實際上在小學數學課上,研究解題方法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對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顯著的優勢,能夠活化學生思維,清晰化學生的解題思路,增進其數學素養,形成良好的解題能力。不僅如此,解決問題方法多元化也能對教師自我素養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效用,通過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來獲得更為可觀的教學成效,從而順利完成新課標賦予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加快教學改革的推進[1]。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基于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在課上都表現得不夠積極,僅僅是一種解題方法都需要他們花上一段時間進行思考,這對解題效率造成了直接的影響,并且也容易引起學生的消極心理。而解題方法多樣化,不僅要求教師講解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也需要教師研究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有效落實,盡可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可以主動地學習,主動地了解多元化解題方法。
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探究
(一)學會歸納問題,激活學生思維
為了可以讓學生能夠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對題目進行解答,那么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學會歸納問題,以此來激活其思維。實際上小學數學本就是邏輯性學科,在解答數學問題時,所有用到的方法往往都具有固定的規律,所以若想高效歸納解題模板,并不是一件困難之事。然而,在實際教學時諸多教師總是更傾向于應用單一的萬能解題模板,這樣極不利于培育學生形成多樣化解決問題的能力[2]。為此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不同的解題方法。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小數乘法”以及“小數除法”之后,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道應用題:“超市中的氣球4元一個,小明帶著23元去買氣球,最終銷售員找給了他3元,請問小明一共買了多少個氣球呢?”在解答這道習題時,可以應用加法知識與乘法知識,如4×5+3=23,當然也可以應用到除法與減法,如(23-3)÷4=5。無論通過哪種解題方式,都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為此,在當教師引領學生找到不同的解題方法后,就應鼓勵其不斷地總結歸納這些方法,繼而形成總結性思維,這對其日后的多樣化解題具有顯著的幫助。
(二)革新教學觀念,豐富解題思路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加強教學觀念的革新,在上課期間要想辦法豐富學生的解題思路,這樣才能夠增進他們的多樣化解題能力。其實通過大量實踐已經證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授課模式和觀念已經不再適用于新時代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需要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思維,以學生為本,豐富學生解題思路,點燃學生學習興致[3]。具體來說,就是要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夠舉一反三,并敢于創新,繼而學會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及解題方法,有效提升解題質量和效率。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圓”時,教師在讓學生初步掌握圓的特征、周長及面積等基礎之后,就可以再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圓的基礎知識進行分析。以圓的面積計算為例,為了可以讓學生了解面積計算公式的本質,教師就可以引領他們利用剪刀和卡紙對圓進行剪裁,將圓分成多個大小相近的三角形,再對三角形進行拼接,通過觀察和思考得出圓面積最終的推導公式,這樣的授課形式更能增強學生的創造力,繼而讓學生愿意通過思考來豐富解題思路,最終提高解題興趣。
(三)精心設計問題,推動學生發展
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精心的設計問題,以此來推動學生發展,從而增強多元化解題能力。其實小學數學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多種解答方法,因為這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應該為小學生精心設計問題,設置的問題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有多樣性的解題方法,問題的難易程度也要適合小學生[4]。教師需要明晰,數學問題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成效。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道應用題:“某生產車間原計劃在10天之內完成1000件商品,但是實際上只用了5天就把1000件商品完成了,按照這樣的生產方式,生產車間平均每天提前生產了多少件商品?”這種問題就有兩種解題方式,比如說先算出原計劃天數平均一天能生產出多少件商品,再算出實際上平均一天生產了多少件商品,然后用實際一天生產的商品數減去原計劃一天生產的商品數就可以算出每天提前生產了多少商品了;還可以利用分數的方法算出節省天數在原計劃天數的占比,然后乘以總商品數也可以算出每天提前生產的商品數。這種有多種解題方式的問題可以引領學生舉一反三,促進他們多樣化解題思維的發展,增進學習數學的成效。
(四)利用合作學習,實現互相促進
現如今,合作學習法已經十分成熟,并且也愈來愈普遍地被運用在了教育活動中,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法,實現學生的互相促進,讓小學生可以更容易學會多樣化解題方法。具體而言,教師通過將班級同學分成學習小組,并鼓勵他們進行小組討論,能夠顯著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并且對于小學生來說,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充分滿足自己渴望與人交流、溝通的需求,并且也可以對自身數學任務的完成效果起到強有力的督促效用。但是,雖然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優勢很多,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教師科學合理分組的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明確,合理的分組理念不應當僅憑借學習成績這一點作為依據,還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模式以及學習習慣來進行決策,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進行互補,更好地互相學習對方的解題思路,最終增強多元化解題思維。例如,班級中有的小學生性格內向,教師則可以安排他與性格外向的同學進行合作來增進溝通;還有的同學不善于思考但學習習慣細致謹慎,則教師可以安排他與頭腦靈活但偶爾犯馬虎的學生來合作學習。此外,在進行合理的分組后,小學數學教師還要篩選適合小組討論的內容來進行教學,長期下去,就會對小學生的多樣化解題思維培育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務必要善于利用合作學習。
(五)拓展思考角度,降低解題難度
在學生具備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的能力之后,那么多樣化解題的困難程度也就會變低。一般來說,數學解題思路往往都來自于對題干的觀察,所以在現實教學之際,教師要鼓勵學生形成觀察的好習慣,只有詳細觀察才能辨別題干中的有用素材,繼而通過不同切入點,尋找不同的解題方式。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倍的認識”時,針對“2倍”類的題目,教師便要引領學生詳細觀察題干,首先深刻體悟“2倍”的含義,并將“2倍”進行轉化,通過加法以及乘法的方式,進一步剖析“2倍”的含義,這樣一來,換一個角度思考,學生的解題思路瞬間就被打開了。另外,也可以通過課堂展示等方式,輔助學生掌握多樣化解題技巧。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分數的加法與減法”時,針對同一個基礎問題,學生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認知與理解。比如這樣一道題“求+++的和”,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仔細觀察題干,然后通過圖形方式進行表示,比如表達正方形的面積、面積等,簡化問題難度。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教師課堂引導與展示,學生很容易就會掌握多元化解題技巧了。
三、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小學時期的數學教育活動中,加強培育學生的多樣化解題能力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并且研究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也十分關鍵。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必須認清目前教學的不足之處,由此展開接下來的教學和指導,引領學生從多方面分析問題中有價值的信息,理解題意,再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在數學課上的積極性,逐漸強化他們的問題意識和多樣化解題能力,促進數學素養的全面優化。因此,上文就對這部分內容作出了探討,期望引發思考。
參考文獻:
[1]閆鋒.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12):35-36.
[2]張亞萍.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3):74-75.
[3]王發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現狀及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1(1):139-140.
[4]秦誠忠.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探討[J].家長,2021(1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