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明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下,做好大專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優化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信息核心素養,教師應重視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案,將微課、多媒體教育、遠程教育、虛擬化情境等各種新技術方法引入大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課堂,以此提升課堂活力。與此同時,教師非常重視延伸計算機專業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另外,教師會通過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來檢驗教學效果,結合評價結果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本文將舉例分析核心素養下大專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希望能對促進計算機教學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 大專計算機基礎教學? 教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060-02
在核心素養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種先進的教育技術與教學模式廣泛應用于大專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中,微課就是其中一種教學方法。據調查了解,微課教學的應用使大專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得到了進一步優化,能夠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知識。同時,教師非常注重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對接,引導學生通過實訓不斷提高信息核心素養和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
一、核心素養的基本定義
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來說,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培養學生的信息操作能力和必備品格,讓學生成為適應信息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引導學生恪守信息網絡道德,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學生不僅要具備計算機知識應用能力,而且要樹立正確的科學觀、網絡觀,提高個人道德涵養,在學習和應用計算機技術的過程中勇于創新和突破,致力于中國計算機產業發展事業。[1]
二、核心素養下大專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
(一)引入微課教學法
微課的應用有效突破了傳統教學思路,使大專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模式得到了進一步創新,學生的信息核心素養和總體教學效果也得以提升。在大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微課教學法呈現出五項基本特征:其一,時間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所制作的微視頻時長大多在5到10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20分鐘。這種時長控制來源于十分鐘法則。據教育界研究,學生在每一節課上的注意力大約能集中10分鐘左右。為了避免學生分散注意力,微課視頻特意控制時長,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熟悉所學知識,提高聽課效率。其二,內容精致。因為微課視頻時間短,所以在編輯內容時必須進行精心篩選,確保內容精致、簡潔而完整,不能太繁瑣,授課主題只有一個,例如以PPT制作為主題,這樣方便讓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學會制作精美的PPT。微課件的內容精致,時間短,因而,課件所占的內存容量也比較小,通常不會超過一百兆。其三,具備可移動性。微課所依托的平臺是移動終端,因此具備可移動性,能夠讓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來自由學習。此外,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的交互性賦予了微課學習活動的多元化效果,讓學生體驗全新的學習情境。其四,自主性良好。教育改革提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自主價值,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與創新能力。在大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構建良好的微課堂,有助于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轉變傳統模式下學生和知識獲取的關系,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結合個人需求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內容,也可以根據個人基礎進行復習,加強計算機專業功底,提升計算機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這也說明微課教學法有良好的自主性,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享受自由,滿足興趣愛好,提高個人信息素養。[2]
對于大專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工作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對學生、教師和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首先,微課兼具良好的可移動性和自主性,彌補了傳統室內教學的限制,學生不必拘泥于教室里和固定的課堂時間內聽課,而是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瀏覽微視頻,通過點擊不同的主題獲取需要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像軟件設計、軟硬件開發、辦公軟件應用、數據庫創建等),并結合個人需求進行復習。其次,學生在課堂上欣賞10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后,可以參與其他課堂活動,體現個人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滿足個性化需求。例如在“動漫設計”學習中,用微課件為學生展示幽默、風趣的動畫,講解動漫設計知識,將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由設計動漫作品,以此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動漫藝術創作能力,發散思維,提高創新設計能力。[3]
對于教師來講,首先,微課的充分利用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便于教師制作精美的微課件,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靈動、和諧、活潑的計算機應用課堂,提升計算機教學的藝術性、文化性和靈活性。例如在講解“PPT設計與制作”這一主題課程時,用微課件為學生演示基本的設計與制作流程,課件中包含著精美的圖畫與視頻、動聽的解說詞和清晰的藝術體文字,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設計制作欲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信息核心素養。其次,教師能夠運用互聯網平臺和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和計算機專業知識功底,據此調整教學方案。對于中國計算機教育事業來講,微課的應用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教學時間的限制,擴展教學空間資源,同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斷改善課程教學方案,為學生匯總大量的主題知識,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讓學生在微課學習中不斷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個人信息素養,逐步實現中國計算機教學目標,促進計算機應用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對接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為學生細心講解計算機理論知識,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轉換能力,學生也很難將計算機理論知識發展為信息核心素養,計算機應用水平有限。隨著核心素養的深入,教師非常重視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價值,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擇所學知識模塊,練習操作應用,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展個人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這一知識應用于網頁設計中,用于創新,設計高雅、精致的作品,恪守信息道德,不傳播負能量,不設計庸俗網頁。Photoshop技術是常用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該技術以Adobe Photoshop為核心軟件系統,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用該技術設計校園網頁,讓學生認知到: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網頁圖像進行合成編輯,調整圖像各部分的顏色與色調,做好相關校色工作,使網頁圖像的視覺效果更為良好。通常在網頁設計工作中,編輯圖像是應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關鍵作業,在圖像編輯、設計和處理工作中,應充分運用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實現圖形與圖像的放大、縮小、復制與旋轉,并適當調整圖像色彩透明度。在圖像復制工作中,運用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可以對網頁圖像中的所有殘缺部分和斑點進行全面修復。通常,運用圖像處理技術設計網頁圖片時,可以借助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做好圖片的美化工作。其次,在網頁設計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全面優化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使用方法與技巧,結合實際需要,正確使用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來獲取相應的圖像素材,可以整理和運用素材光盤,借助網絡技術搜集圖像,然后,結合網頁設計審美需要,做好圖像素材的加工整理工作,對所有圖像的精度與大小尺寸進行精確調整。與此同時,應注意運用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對網頁上的圖形與圖像進行調色,處理好圖像明暗度的關系,使圖像的冷暖色調能夠呈現出和諧美。再次,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可以對網頁設計中的圖像進行特殊處理,例如為網頁圖像加入美工特效(像濾鏡、磨砂、石膏畫、復古、綠色等處理),也可以將網頁文字制作成特效字,從而使網頁設計更加完美。不可忽視的是,在網頁圖像編輯處理工作中,應重視發揮套索工具的功能,使用效果表明,在網頁圖像設計處理工作中運用套索工具能夠使圖像呈現出更清晰的輪廓,進一步提升圖像的色彩美。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網頁設計師應借助套索工具精選圖形,接著對圖像進行羽化操作和剪切,實現主體和背景的有效分離。此外,在網頁設計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利用Adobe Photoshop軟件系統來改善圖像的線性處理效果,在具體應用中,運用該系統建立完整的圖層,然后,對圖層進行復制與粘貼,最后在圖層“混合”窗口減淡線性痕跡,以此提升線性審美效果,學生在設計網頁的過程中會逐步形成網頁設計師的思維,培養良好的網絡職業道德,提高個人涵養。[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升大眾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創新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教師應積極引入微課教學法和各種先進的教育技術,為學生打造靈動、活潑的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協同學生做好教學評價工作。
參考文獻:
[1]尹金珠.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引入微課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7(36).
[2]郭艷玲.《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探討[J].職教通訊,2016(21).
[3]史曉詠.計算機應用課程微課開發與應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生活教育,2016(19).
[4]曹建林.微課在計算機專業模塊化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