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旺
【摘要】當前時期,伴隨教育機構提出的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意見,意味著我國高中新生迎來了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因此很多高中新生都關心這“三新”與過去的教材、教師教學有何不同,這是我們本文需要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結合“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依據本校實際情況,我們對農村高中物理校本作業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以期能促進農村高中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 新教材? 新高考? 高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3-0092-03
新課改的頒布,如一股東風,吹開了高中教學的一池春水,讓我們看到了教育教學的本色。對于高中物理來說,依據高中課程標準編寫并在推廣使用中的新教材,編排體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元內容被專題內容所取代,物理教材也改變了過去以理論內容為主的情況,更加重視實踐教學,關注學生的實踐體驗與探索。新高考下的考試內容、分值以及題型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學生也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下面進行具體闡述[1]。
一、“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對物理學科要求的變化
(一)新課程開發
新的物理校本課程開發主要是使課程結構更加合理,均衡化發展,體現出教學的綜合性。同時課程教學改革也需要適應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的發展,使農村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有效改善。校本課程在內容設置方面要與學生的興趣更加匹配,吸引學生去探究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在探究過程中提出質疑,并通過積極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各個學科都要將課程開齊開足,一定時間內合理安排課程計劃,物理教學中教師加強有針對性的教學,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發展[2]。
(二)新教材改革
新教材改革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核心素養。物理學科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構建較為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同時這不僅是新教材改革的目標,同時也是核心素養的要求。對于物理學科,不僅僅要求農村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將這些知識內化為一種能力。學生形成了良好的素養,就具備了在這個領域深入探究持續發展的基礎,即便是離開了教師的指導,他也可以獨立追蹤此學科今后的發展。所以,教師展開物理教學,對于學生的要求不應當局限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要重視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其學以致用,在實踐當中可以創新發展。
(三)加強對新高考的解讀
教育部門要依據試點地區的教學經驗,結合當前的教學現狀,進一步頒布關于新高考的改革實施意見。意見中針對當前高中物理教育教學現狀,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我們要依據試點地區的經驗,從教育機構、學校、教師層面改進高中物理教學,推動高考改革。意見的出臺,使廣大高中教師要將課程教學與高考改革有效銜接,降低教師的教學困惑。
二、“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對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
我們知道,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本次三新改革的中堅力量,因此,對于高中教師來說,就要有迎接困難的勇氣,敢于挑戰困難,提升應對新高考改革的積極性,深入探究迎接新高考教學方案,探究其他試點地區面對新高考的措施,吸取更多教學經驗,依據自身教學實際,更好地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工作。
(二)提升自身專業水平與能力
為了使教師對新高考有深入解讀,教育機構要定期加強教師的教學專項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能夠緊跟當前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各個學校要組織開展與新高考有關的教師培訓,邀請知名教育專家展開新高考講座,參加試點地區經驗交流會,結合有關教學視頻,使物理教師明確新高考改革,更好地適應物理教學改革的變化,對物理教學課程內容展開深入研究,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重難點,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課后做好物理作業設計,以便提升教學效率與水平,更好地適應新高考所帶來的一些挑戰。
(三)加強物理作業有效設計
作業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作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然后由教師依據學生的作業反饋,為接下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重要依據。我們發現,對于高中物理學科來說,加強物理作業有效設計,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思考,從學生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角度展開教學,從而適應“三新”教學改革。
三、“三新”背景下作業布置的原則
(一)少而精。對于物理教師來說,不僅要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同時在確保物理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作業設計要做到少而精。教師要保證每道物理題目有較強的針對性,精心把握物理作業的設置的內容、難度,要控制好學生的合理控制作業量。
(二)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控制好課后作業的量。每日物理作業量的完成時間要求不超過1小時。依據高中物理學科本身特點、作業類型,對學生寫作格式提出規范要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完成習慣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作業設計要體現出學生探究精神。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發展,教材的特點體現出物理所具有的科學本質,突出探究教學的重要性。合理定位物理教學,在作業設計方面也要將學生作業和物理課堂學習結合起來,重視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3]。
四、“三新”背景下農村高中物理校本作業的有效設計
(一)“三新”背景下農村高中重視物理教學知識點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重視預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梳理,但是在學完當天的新課之后,要求學生或者自主復習所學內容,或者直接展開作業練習。其實對于重點知識內容的整理與回顧可以在一節新課結束之后,利用作業的方式呈現,這樣一來,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同學來說就顯得很重要。一方面有助于學生課后復習良好習慣的養成,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消化。這一板塊不僅要求學生重視物理概念知識、重要公式,同時也要重視加強物理知識點的整理,從多角度展開積極思考。作業的形式,包括填空、判斷等。
(二)“三新”背景下農村高中典型物理題型示范性應用
物理教材當中,一般關于公式的應用,通常會安排一至兩道例題。例題的主要作用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尤其對物理解題思路,學習的最初就是模仿。但是平時教學當中,布置的作業卻幾乎沒有例題,即便是參考資料當中有例題,學生也較少去關注這些例題。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物理教師作業的布置,例題也可以為其中一部分。此類例題或者有著較完整的解題過程,或者提供解題思路,需要學生進一步完善實現的,或者是提供一些關鍵條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完成。不管是哪種教學形式,都需要依據教師的教學需要,靈活開展。
(三)“三新”背景下農村高中物理教師要設計拓展延伸作業
為了加強對物理教學知識的內容的有效補充,就需要積極拓展和延伸,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是閱讀材料,還可以是小的探究實驗,另外也可以是針對某一知識點的深入思考,從課堂知識由此延伸開來。拓展延伸的作業可以在學校完成,當然也可以在家里或周末時間展開實踐探索。所以我們說,拓展和延伸的作業內容,也屬于教師校本課程的重要內容,在豐富了物理教學內涵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4]。
(四)“三新”背景下物理教學與課外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
我們發現,很多課程尤其是物理學科,由于課時安排有限,對于一些在新課程標準之外,或超出高考要求的知識點,我們難以在有效的物理課堂展開全面深入探討,也就難以身體力行地去引導學生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我們一直非常重視物理學科教學,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還是存在很多不足。教師展開物理教學依然是利用大量時間講解理論知識,在一定課時內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任務,典型例題的講解。雖然新高考的改革突出體現了物理實驗方面的內容,實驗也在安排,但是很多實驗課都是基于課本內容的,拓展實驗較少,學生缺乏更多的實踐教學。基于此,“三新”改革背景下,物理作業設計就需要在物理作業設計中增加更多綜合實踐作業。我們知道物理學科是一門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具體如何開展呢?我們可以通過調查、訪問、實驗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及社會實際的形式,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全面的理解,更加體現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高中物理教學,作業設計缺乏系統性、科學性,“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其核心是育人模式以及育人目標方面的轉變,學科育人價值也重點圍繞學生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展開。所以,教師展開物理教學要加強物理作業的有效設計,重視提升校本作業設計的認識,教師通過對物理教學實際的分析,更新教學觀念,使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物理理念,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連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智慧課堂有效結合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235.
[2]鄭新飛,李道勇.新高考改革對物理教學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85):89-90.
[3]孫利元.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德育滲透的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0,6(7):48-49.
[4]呂文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英語作業的布置及對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