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杰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在積極尋找新的發展途徑,如何構建更為高效的數學課堂,讓小學生對數學課程產生極強的探索欲望,這是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基于此,文章首先從外部、內部兩個方面分析了影響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相關因素,接著重點從信息技術、情境構建、師生互動和動手實踐四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構建策略,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2-0111-02
高效課堂的打造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手段,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借助實際案例進行科學分析,確保小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但是,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部分教師的觀念還停留在做題、訓練等方面,學生希望獲取高分,忽視了教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有效應用。對此,教師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積極創新教學內容、形式,為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影響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相關因素
(一)外部環境
小學數學課程最基礎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教學課程應該注重和生活實踐進行有效結合,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對相關問題進行有效理解和應用,及時掌握數學規律。而課程改革成為影響有效構建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新課程指出:學生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獲得長久發展。為此,教師根據對應的教學目標,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確保學生在認知方面有一定的成長,并在情感上獲得長遠發展。
(二)內部環境
興趣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基礎的因素,如若有持續的探索欲望,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也會愈加濃厚,從心底產生想要學習的欲望。以往的教學活動,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更多關注理論性闡述,導致教學工作嚴重脫離現實生活,這樣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高年級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感受數學的魅力,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策略的重要途徑。
二、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信息技術下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策略
時代在發展,對當下的教學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為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和完善傳統教學。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講解比較單一,這些情況在于沒有多媒體、互聯網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學僅是單純設想,沒有將其付諸于實踐中。而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讓課堂情境更為高效、完整,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師設計的學習氛圍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內化,實現知識遷移。例如在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這一章節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圓形、動態的模型,接著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將圓形和其他多邊形進行對比,進而體現圖形的特點,掌握圓形的計算規律。例如,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自行車在前進時的狀態,方便學生集中注意力,將重點放在教師講的內容中,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最后由教師解釋,確保學生對圓的認知更為深刻,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和數學知識的有效結合,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例如在百分數的教學中,如若教師只是單純講解,往往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習效率也會降低,而教師使用PPT開始授課,方便學生盡快掌握這一章節的內容。從實踐表明,教師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明顯提升,學生的互動欲望也更為明顯。當然,教師也能選擇一些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場景,將現實生活和數學課堂進行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數學知識。
(二)基于情境體驗下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策略
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學生的參與程度極為重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如若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學生根本無法積極投入其中,無法保證最終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借助情境構建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例如在分數乘法的教學中,教師構建游戲情境,組織接龍游戲,接著將學生分為多個不同的小組,三個人開始對比訓練。一個人說出一個數字,最后一位學生說出正確的分數值。通過接龍游戲,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訓練的時候,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對于小學生,保持長久的注意力是非常困難的,基于情境構建下的課堂,將學生快速帶入到對應的情境內,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且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從根本上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從教學設計到實踐訓練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教師應該選擇在恰當時機給予學生有效幫助,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任務。
六年級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小學生也會面臨升學的壓力,進入到比較緊張、快速的復習階段,師生都會產生一定的緊迫感,為確保學生掌握基礎,將新舊知識進行有效銜接,教師應該借助情境,幫助學生構建穩定的數學思維體系。教師運用行為導向法,幫助學生復習知識,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情境教學則是將所有相關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實現融會貫通,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為此,教師列舉對應的實際案例,例如在最小運費的問題計算中,需要學生尋找出最短的路徑,接著聯系幾何知識開始計算,通過乘法、除法的相關知識,計算出最小運費。由此可見,當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時候,他們自主學習的樂趣也會更為強烈,學習知識并非是單一的,而是需要在實際運用中主動探索,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基于師生互動下高效數學課堂構建策略
師生互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教師通過課上提問的形式,優化活動行為,將教材中的知識變為學生個人的知識,讓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教師采用對比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構建高效的互動課堂。對比提問一般是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希望學生明確認識到概念存在的意義,及時掌握概念的區別。數學教學中有許多矛盾和沖突,這些知識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如若教師不經常提問,學生的內心可能不會產生質疑心理。例如在“比例的意義”這一小節的教學中,教師展示5∶7和5∶7=10∶14,接著讓學生觀察兩者的區別?教師通過對比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強化學生對概念的認知和理解。通過對比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從更為全面的角度分析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在動腦思考的時候,發現正確答案。
點線面描繪大千世界,加減乘除勾勒精彩人生。為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通過比賽的形式,深化師生互動的形式,打造趣味的數學課堂。例如在“觀察物體”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第一,數學課堂中組織畫一畫的比賽活動,學生把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上面、前面、側面畫在方格紙上,集體交流展示畫的成果,并說一說畫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第二,課上搭一搭的比賽活動,讓學生從兩個方向觀察平面圖形,如何確定該圖形的形狀,如若要將圖形打造為立體圖形,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比賽看誰搭得最多、最好?最后采用生生互動的形式,讓學生總結答案:從一個給定的方向觀察圖形,即便給出的物體數量固定,也會有多種不同的搭建方式。從教學效果而言,基于互動理念下的討論活動,教師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點,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四)基于動手實踐下的高效數學課堂構建策略
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良好的學習氛圍,而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產生一種愉悅感,敢于質疑,積極動手,驗證理論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例如拼接、剪紙、擺放、搭建等實踐活動中發現事物中存在的數學知識,符合小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在動手操作的意識驅動下,學生的參與性也會有明顯提升。
以“百分數的應用”為例,為深化課堂效果,教師讓學生在課下調查銀行的最新理論,理解儲蓄的意義,以及普通儲蓄、國債和理財產品等三種方式的區別,接著設計最新的存款方案,認識到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幫助學生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逐漸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水平。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學生感悟數學價值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最新調查,利用教材中所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計算和對比的形式,選擇最優化的理財方式。接著在課上展示相應的問題,以及學生調查和總結出的信息,介紹工商、農業和交通銀行的最新存款利率表,結合不同儲蓄方式分析利率含義。教師給出問題,假設現在父母要存6萬元,為你6年后上大學做準備,銀行為其提供了三種不同的理財方式,試著幫父母設計最合適的存款方案?最后,讓各個小組給出最合適的方案,對比選擇中深化學生的綜合認知。
三、結束語
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及時總結經驗,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滿足六年級小學生的認知需求。而在具體實踐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和分析,通過合作探究、信息技術、情境構建和動手實踐等形式,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讓學生真正感受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丁宏.淺析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科普童話,2020(14):109-109.
[2]徐圣清.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 文淵(高中版), 2019(6):295.
[3]陳寧.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27):206-207.
[4]王美林.新形勢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文淵(中學版),2019(8):238.
[5]徐蓉紅.基于核心素養導向探究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