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瓏
【摘要】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發現,在當前的寫作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限制了初中生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其具體表現多種多樣,比如學生對作文主題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在下筆的時候信心十足,寫到中途才發現無話可說,最后只能湊字數了事;還有的學生想到哪寫到哪,作文的整體結構雜亂無章,缺少邏輯。上述問題的存在都意味著教師必須盡快完成寫作高效課堂的構建,并找到相應的教學策略。本文從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的構建原則及其有效策略兩個主要方面加以討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寫作?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083-02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時期,既是對小學階段知識技能的總結和提升,又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對于初中語文學科來說,同樣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而寫作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代表著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另一方面又是對學生的有效鍛煉。為了在這一關鍵時期將初中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充分培養起來,教師一定要予以足夠的重視,根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和實際需要加強對教學策略的創新,帶領學生進入到全新的寫作課堂場景中去,讓學生在寫作中感受到表達的快樂,獲得語言能力的應有成長。
一、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的構建原則
在教師采取具體的策略構建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之前,首先要明確一些基本原則。只有這樣,這些策略才能體現出其針對性,節省師生雙方的時間,盡快達到預期效果。首先,要堅持讀寫結合的原則。閱讀是學生開闊視野和吸收知識的過程,而寫作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表現出來的過程,二者有著緊密的邏輯聯系。沒有有效的閱讀,學生的寫作也必然會問題重重。不僅在閱讀教學中要滲透寫作知識技能的講解,在寫作完成之后的點評中,也要與學生之前的閱讀對象加以對比分析。
其次是注重積累的原則。這種積累既是語言知識技能上的,也是寫作素材上的。初中生正處于快速成長時期,接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技能日益發展,會更多地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并因此而獲得大量觀察生活的機會。這些都對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巨大的影響,只要能夠通過有效的策略使得學生注重各方面的積累并引導他們在寫作中表現出來,就能很好地避免無話可說等各種情況,讓學生的作文變得更加充實,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風格,成為學生今后在寫作領域取得更大進步的前提條件。
二、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結合閱讀教學,拓展寫作視野
上文已經提到,構建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讀寫結合。教師要通過有效的策略,對這一原則加以落實。具體來說,教師要轉變過去那種過于強調基礎知識學習的閱讀教學方法,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瞄準學生的核心素養展開閱讀教學活動。一方面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注重對閱讀對象從寫作的角度展開分析,另一方面則鼓勵并指導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課外閱讀,進而起到拓展學生寫作視野,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情況下,讀寫結合教學可以從對閱讀對象的仿寫開始,逐步過渡到自主寫作。
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的時候,教師應該提出如下幾個問題供學生思考:這篇課文帶給了你什么樣的閱讀感受?你覺得它的感情基調是什么?作者在其中蘊含了什么樣的感情?是通過哪些字、詞和句體現出這種感情的?整體結構上又有什么樣的特點?然后在粗讀、精讀和自主精讀的整個環節中,帶領學生對上述幾個問題展開越來越深入的交流和探索,最后讓學生針對課文或課文的某一段展開仿寫。這樣既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學生今后再進行類似的寫作時也能有更堅實的基礎。
2.鼓勵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注重積累是上文提到的另一個初中寫作教學重要原則。寫作是輸出,需要有輸入的支撐。沒有足夠的積累,寫作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傾注在作文中的所有思想和情感在讀者看來都只不過是無病呻吟罷了。其中,通過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是寫作積累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生活不僅提供了具體的人和事作為寫作素材,還通過學生在生活中獲得各種感受和情感反映而提供著情感方面的素材。不過,初中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往往不太注意對生活的觀察和積累,從重視程度到具體方法都需要教師向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
例如,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有一部分內容是“學會記事”,教師要借此機會鼓勵學生記日記,每周還可以寫一篇周記作為這幾天的總結。如果某天有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發生,還可以描述得詳細一些。每隔一段時間,應組織分享活動,學生自己選擇比較滿意同時又愿意公開出來的日常記事分享給大家,教師帶領大家從寫作的角度展開交流討論,注意不要去糾結這些事情是否真正值得記下來,以免傷害到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不僅能夠通過日常的文字創作提升寫作能力,積累起來的各種素材也會越來越豐富。
3.創建寫作情境,啟發寫作思維
創建情境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能夠啟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引導學生將自己積累起來的素材充分體現在作文中。為此,教師一方面要追求情境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情境的趣味性,要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回憶、聯想和想象,更要與學生的能力特點、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充分結合起來。有些時候,還可以由師生雙方來共同創建寫作情境,這樣情境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更強,因為其本身就是由學生所創造出來的。而在具體的情境創設方法上,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語言表達,信息技術或其他選項。
例如,在“發揮聯想和想象”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寫作題材確定為神話、童話或科幻故事,此類題材比較受初中生的歡迎,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啟發他們的寫作思維。不過,鑒于初中生選擇的題材和具體的方向各不相同,教師所創建的情境“眾口難調”,不能很好地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所以最好由學生自己來完成這一步驟。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曾經讀過的類似故事,然后想一想自己在日記或周記中是否寫下過某些有趣的想象,比如對未來或未知事物的某種期待,將這些素材綜合起來,就成為了有效的寫作情境。
4.增加教學趣味,保持寫作興趣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提高,他們需要完成的寫作任務越來越復雜,難度越來越高,整體上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生就會逐漸對寫作感到厭煩,更愿意把時間花費在其他學習事項或者放松娛樂上。為了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繼續帶著強烈的熱情去進行各種寫作觀察,繼續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教師應該在寫作教學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比如在寫作教學中采取更有效的課堂導入方式,或者在點評的時候融入一些趣味元素,降低學生的壓力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論證要合理”的時候,教師要看到議論文的寫作比較困難和枯燥,同時又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學生不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提前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了解學生群體最近所流行的事物,以及學生在討論這些事物時都會有什么樣的觀點,有哪些觀點上的沖突。然后直接將之作為寫作主題。這樣學生的日常交流會自然成為他們展開議論的素材,思路會更加清晰,寫作難度會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學生會有興趣去展開相關的議論。
5.培養良好習慣,能力持續提升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高效課堂最重要的標志是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這意味著即使沒有教師的督促,學生也能自主開展寫作素材積累及日常練筆等各種活動,不斷提升寫作水平。所以,教師要從過去那種只關心學生寫作結果,即作文表現出的能力水平,轉化為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要看到學生在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優缺點并及時介入,加以指導,直到學生的良好習慣得以建立。又因為日常習慣大都發生在家庭生活中,教師不可能隨時了解到全面的情況并第一時間進行指導,所以還要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
例如,教師可以請求家長關注學生平時是否在記日記和周記,但是在學生沒有提出明確請求的時候,不要去看學生的日記和周記內容。而在學生提出請求的時候,家長則要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向學生提出建議,而不是要求學生必須怎樣寫或怎樣修改。家長無法幫助到學生的時候,應把情況反饋給教師,由教師加以解決。對于平時表現優秀,已經養成習慣的,教師和家長都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一定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包括觀察生活等各個方面。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要抓住初中這一非常重要的階段,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寫作方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逐漸能夠自主提升寫作能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初中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初中語文寫作高效課堂一定能夠盡快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1]陸永芳.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情感讀本,2019,408(36):50.
[2]姚有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6):93+95.
[3]劉金良.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9,504(12):41.
[4]柴普隆.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下),2019,504(1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