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輝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事業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提供更多可能,傳統教學方式正在逐漸被更新。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線上教學逐漸被學校廣泛使用。混合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活躍的課堂氛圍創造條件。目前就我國教學形式來說,對于在混合環境下的精準教學模式來助力小學教學方面比較少。面對這些情況,聯系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探討混合學習環境支持數學精準教學的重要價值和突出作用,聯系實際情況構建相關的模式,突破傳統數學教學的問題,讓教學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提升。
【關鍵詞】混合學習? 小學數學? 精準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G434;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8-0085-02
數學課程的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能夠針對性的成長和提升。小學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起著啟蒙和引導作用,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線上教學模式與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的混合學習環境,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感受數學魅力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數學精準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內容
早期的精準教學因為受到了宏觀技術的限制,它的功能無法突出發揮,更不能適應現代化社會信息化教育教學的需要。伴隨著當前互聯網數據的應用,數據收集和建模技術得到突破,結合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精準教學,就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新型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老師們可以借助相關的智能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精準的把控分析,形成科學化的學情診斷。老師根據這些診斷設置針對性教學目標,推送相關學習資源,和學生之間展開深度的學習互動。在這種情況下,借助線上線下兩種模式,可以讓學生從中實現更好的學習和提升。
(二)重要作用
混合學習是當前現代化教育模式下一種突出的學習方式,它能夠有效地突破學校教育中個性化教學缺失,避免了學生在獨立學習過程中存在過度隨意性的情況。依托混合學習的模式,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展現小學數學精準課堂,可以個性化的結合小學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情況,通過混合學習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實際,可以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深入學習。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和老師之間進行互動。這樣的模式能夠讓師生之間實現即時的交流,讓教師對學生有深度了解,解答學生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和教師之間保持溝通體驗,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學習中所遇到的困惑、問題及時告知老師,便于老師調整教學方式,最后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客觀全面的分析報告。通過這些分析報告讓教學有針對性地開展,借助強大的評測系統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情況,根據學生個體成長。為教師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混合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小學數學開展精準教學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這樣的形勢下,讓學生更高效地進行學習,讓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邁向新的臺階。
(三)模式構建
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小學數學精準教學課堂在混合學習環境下提供有力的支撐,教師應圍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情況,通過學情分析、線下課堂和線上輔導構成一個全面的過程,實現對小學數學精準教學。首先,在學習環境方面,通過線上線下資源的有機整合,讓學生能夠有效學習。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線下模塊和線上輔導的對接,幫助學生實現全面進步。最后在技術支持等方面,圍繞前兩個階段過程中的數據,借助相關平臺做好精準的分析,能夠讓老師了解學生個人成長的實際,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差異,為學生的學習制定針對性的學習方案。
二、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小學數學主要培養學生形成基礎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和其他依靠數學知識進行計算的科目奠定基礎。我國傳統數學教學課堂以“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掌握知識”為主,不合理的班級學生人數配置導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對于學生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只能解決大家都會出現的問題,個別問題可能需要學生自己想辦法。面對面具體教學可能增加教師教學負擔。
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以課堂練習或課后作業形式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學習狀況,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途徑比較單一,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多數基于作業和考試測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樣的評價體系不夠準確和具體,作業只能從一定程度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
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幾何圖形的變幻,數學公式的定義都是抽象的,學生只用自己的想象無法完成這一教學過程,教師制作教具也存在一定困難。對于這些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學生理解能力層次不同,教學難度較大。
三、混合學習環境下小學數學精準教學模式的運用
精準教學主要是通過精準的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再通過混合學習環境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制定適合學生層次的教學模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旌蠈W習環境利用信息收集和處理技術,分析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師后續的線下課堂教學提供數據支持。
(一)借助線上視頻資源學習
混合學習環境包括線上視頻資源,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和線下教師課堂教學兩部分。教師要充分利用以信息技術為媒介的線上資源,通過互聯網上的微課堂和多種視頻教學資源幫助學生二次學習,線上教學視頻種類多樣,教師要認真篩選優質資源,通過學習群向學生分享。也可針對線上學生學情分析表有針對性的向學生推薦個性化學習資源。通過學生自學和視頻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學知識框架。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單元教學中,在這一單元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聯系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構建一個線上平臺。線上平臺除了老師進行專業的資料搭建、知識框架搭建之外,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機的匯總,將匯總的這些知識點經過相關的篩選之后,統一呈現在線上平臺,這樣的線上平臺能夠讓相關的知識體系更有針對性。在日常學生學習過程中,已經積累了相關的觀察經驗,學生對生活都是非常好奇的,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然而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物體的形狀,并將它辨認表達出來。學生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一組幾個相同正方形、大型的立體圖形,并且能夠正確辨認它的形狀。在這個過程中就培養了學生的抽象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相關搭建,會花費一定時間。然而在線上平臺通過學生有其他建筑和利用線上的動態化過程,給學生展現不同的模式,讓學生在多次觀察、反復記的過程中,對于物體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知,能夠學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
(二)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
混合學習環境為教學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學生的學習不再僅限于課堂45分鐘,教師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信息化技術的出現,為學生和教學隨時隨地展開提供技術支持。教師在線下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公式定義及基礎運算技能,通過線上輔導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數學問題推薦針對性優質教學視頻,包括視頻講解,數學知識框架整合,重難點梳理,習題鞏固等多種方式。師生通過線上答疑完成教學[1]。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二)》教學中,本章節主要講了多個正方體組合的三視圖,要求學生通過正方體組合從前面、上面、左面分別辨認出與看到三視圖相符的圖形。本單元講解中,教師要通過課堂講授,教給學生觀察三視圖的方法,部分學生受思維限制,不能很好地利用抽象思維和想象力對三視圖進行分解。在線上視頻資源整合中,教師可以著重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三視圖講解視頻和三視圖觀察小竅門等視頻,對于不能完全掌握的學生,利用線上微課堂等資源進行再次學習,已經掌握的學生則可以選擇更有難度的知識擴充自己,對于仍然不理解的知識也可以通過線上微信群及時向老師發起答疑。
(三)建立學情數據庫
混合學習環境最大的優勢是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同問題并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技術手段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薄弱點和學習成長曲線,對班級整體教學質量和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析并采取具體措施完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教學結束后,教師通過對學生課本習題的批改,對學生的初步學習情況進行大概掌握后,再次通過線上針對學生薄弱點布置作業。通過線上線下兩次作業布置,利用信息處理分析技術,對學生在本章節的學情繪制分析曲線圖,分析學生的學習薄弱點和教學難點,通過下次課堂教學或在線答疑幫助學生解決教學難題,掌握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合學習環境下的小學數學精準教學為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班級總體學習情況提供技術支持,教師利用線上視頻教學資源和線下輔導精準補差。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再次教學,力求每位學生都學有所成,實現課堂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完成數學教學目標。為數學教學改革和數學學科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參考文獻:
[1]張靜,龍芳.混合學習環境下小學數學精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數字教育,2020,6(5):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