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楠
【摘要】老年人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隨著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老齡化趨勢加劇,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的老年人物質需求逐漸降低,而其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漸提高。而且,隨著老年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老年音樂教育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老年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標準,進而影響老年人對音樂知識的追求。本篇文章中,對老年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老年音樂教育推進的途徑策略。
【關鍵詞】老年音樂教育? 必要性? 推進途徑
【中圖分類號】G777?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62-02
當下,老齡化問題是社會發展重點針對的主要問題之一,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探究和滿足則成為正確應對老齡化嚴重的方式。其中,由于存在很多剛退休的老年人一時間很難適應新生活,孤獨感油然而生,而缺乏老年音樂教育及其他老年教育不僅會影響這部分老年人的實際生活質量,在長期不適應的生活條件下,還可能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對實際物質和精神生活的發展有著很大程度上的不良影響。從這個方面來看,將老年音樂教育滲透到老年人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說,作為老年音樂教育的教師應該明確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從培養音樂的興趣、音樂的需求及搭建展示平臺等方向出發,在滿足老年人對音樂知識的追求的同時,提高其幸福指數,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和諧發展。
一、老年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其實,老年音樂教育在整體老年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音樂的學習不僅能夠使老人們的身心逐漸得以放松,還能夠通過音樂的展示來豐富老年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大部分的在崗就業的中老年人們能夠利用充實的工作內容占據其大部分的生活時間,利用工作期間的樂趣來滿足個人精神需求,而當這部分中老年人下崗退休后,放松下來的新生活讓這部分老年人們無法適應,并且長期在這種新生活下,老年人們的精神需求會不斷提高但實際精神生活卻得不到滿足,進而影響老年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其次,由于老年人們已經經歷過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社會工作,具備著豐富的社會閱歷,在實際教育的選擇方面,大部分的老年人往往會追求唱歌、舞蹈、樂器、繪畫等具有實踐性以及藝術表現力的老年教育,并利用該教育的重要意義來實現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此外,在實際老年音樂教育的開展中,由于音樂所帶有的凈化心靈的作用,音樂學習能夠讓絕大部分的老年學員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精神生活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從這些方面來看,在整體老年教育的發展中,開展老年音樂教育,利用老年音樂教育的魅力和優勢來發展老年學員們的精神生活使非常必要的。
二、老年音樂教育的推進途徑
(一)激發音樂學習興趣,實現教育目的最大化
其實,想要實現老年音樂教育的長期發展,將老年音樂教育的目的最大化,教師就應該明確推動教育發展的因素,明確教育開展的重要前提。而其中,興趣則是教育發展的因素之一,在培養老年學員們的音樂愛好的同時,能夠激發老年人們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實際音樂課堂創設非常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其實,很多老年學員是由于在精神方面感到孤獨寂寞,想通過音樂的學習來充實自身的生活,隨意選擇課程進而導致音樂教育的質量有所降低。再加上,很多教師完全沒有意識到激發老年學員音樂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在音樂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讓學員們模仿著唱、彈,傳授一堆枯燥的樂理知識。在這些教學中,可能存在很大一部分的老年學員對音樂的學習并不感興趣,教師的教學不僅影響學員們的精神發展,還會導致更多學員想要放棄音樂教育的學習[2]。所以說,在老年音樂教育的開展中,教師應該明確將興趣因素滲透到教育中的重要性,明確興趣是作為老年音樂教育開展的前提條件的同時,激發老年學員們的音樂學習興趣,實現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以鋼琴班為例。老年人鋼琴班的教學對象都是55歲以上的老人,老年人視力不好識譜慢,手指不靈活,掌握彈奏技術有一定的困難。如何讓老人快樂的學會鋼琴,這就是作為教師在教學上需要思考的問題。首先在初入門階段,教師需要改編一些簡易、學員們熟悉的老歌作為識譜和練習手型的主要內容,增進其信心和興趣,基礎知識打好以后,就可以加即興演奏的技法進來,彈些學員們喜歡的歌曲,配上伴奏,自彈自唱的方式深受學員喜歡。其次采用靈活互動的上課模式,比如可以將學員分成兩個小組,一個組彈右手部分,另一個組彈左手部分,然后互換練習。再比如選出鋼琴小組長,負責帶領自己的小組進行演奏小比賽等等靈活的上課模式。讓學員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疲憊,從而激發其鋼琴學習的興趣,提高老年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二)滿足音樂個人需求,實現高質量課堂教學
實際上,在老年音樂教育中,由于每個學員的個人審美要求不同,對音樂的需求和標準是不一樣的,而為發展音樂學習的意義,教師更應該利用注重“需求”的教育推進因素,在關注老年學員們需求的同時,不斷調整課堂內容,確保個人需求與學習興趣能夠相互配合,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豐富老年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目前有些老年音樂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員們音樂需求的重要意義,在實際音樂課堂教學中,這部分教師會不斷的去選擇自己認為更好的、更能夠突顯音樂藝術氣息的歌曲來作為教學內容,但這部分音樂的內容可能無法滿足部分老年學員們的音樂審美需求,進而導致實際的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不能快速有效的達到預期目標,老年學員們的精神生活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3]。例如,以聲樂班為例。首先可以在班級的創設上入手,設計聲樂入門、聲樂技巧、聲樂表演唱、合唱團等諸多班級,讓沒有基礎的老年學員可以選擇入門班,針對一些有基礎的學員,也可以讓其根據自己的綜合水平進行自主選擇,從而讓其得到相應的學習,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員的自信心,也能夠很好地解決學員之間參差不齊的基礎需求。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選一些學員喜歡的風格,例如廣場歌曲、群眾歌曲、草原歌曲、集體互動邊唱邊跳的歌曲等。再根據其實際需求去尋找、提煉,來編寫組織教學內容作為實際教學方向,然后再利用這部分音樂教學激發老年學員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高質量課堂教學。
(三)搭建展示平臺,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
音樂是一種表演的藝術,音樂必須通過演奏、演唱表演這個中介環節,將樂譜上的音符通過轉化成為音響,把藝術作品傳達出來,音樂的美才能真正展現出來,以實現音樂藝術作品美的價值,使之獲得愉悅。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老年學員們需要更多表現的機會和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及其有效性,另一方面,情感的投入能夠逐漸豐富老年學員的精神生活,不斷發揮著音樂教育的實際重要意義[4]。
首先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各種娛樂、演出活動。例如桂林市社區大學“夕陽紅藝術之旅”,采取“學練賽一條龍”的教學模式,教學、練習相結合,每個學期結束的表演大賽則給學員們展示的舞臺,深受老年學員的追捧,每學期網絡報名不到一小時就爆滿。其次,教師應創作和排練深受老年人喜歡的音樂節目,有舞臺展示或者比賽的時候學員們就可以從容的參與,不僅加強了學員們之間的交流互動,而且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藝,學員們無論課上還是課下都很積極主動地投入練習,上課風雨無阻,課上交流也是異常熱烈,同時也激發學員們的參與熱情,實現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總結
總的來看,傳統老年音樂教育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音樂教育的發展標準,老年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標準也不斷提高,老年音樂教育的發展要求也因此需要進行創新和調整。因此,老年音樂教育的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對該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的同時,通過激發音樂學習興趣,滿足音樂個人需求,努力搭建展示平臺等方式,實現教育目的的最大化,進而保證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充實,促進了老年人之間的情感交融,從而推動社會文化的建設。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把全社會的關注和溫暖送給千千萬萬的老年居民,是我們老年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和奮斗目標。
參考文獻:
[1]涂蓓,梁燕,蔡念彤. 音樂教育在中老年繼續教育中的策略研究[J]. 藝術教育, 2020(8):4.
[2]葉芬梅,張瓊. 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的狀況及其推進路徑探討——基于南京市調查數據的分析[J].閩臺關系研究,2017(3):103-110.
[3]夏惠賢.面向世界,理解世界,走向世界——論國際教育的內涵及其推進途徑[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4):1-8.
[4]曹旸,張龍飛.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的必要性及路徑分析[J]. 速讀(中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