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鋼琴教育也突破傳統教學模式,與高科技結合逐漸智能化。根據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起來的“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體系展開一系列研究,結合自身體會,對該教學體系的課程安排、教學形式、管理方法、推廣應用等方面進行闡述,肯定其高科技智能化、多樣化的授課形式為當代鋼琴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但也顯現出局限性。本文通過對“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體系在教學應用中的優勢與不足作分析,提出一些有效建議和措施,以幫助教學雙方更加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促進鋼琴教學多元化,為我國鋼琴教育事業新形態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The ONE智能鋼琴” ?教學 ?發展
【中圖分類號】G434;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0-0166-03
一、“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模式簡介
(一)發展源由
“The ONE智能鋼琴”全稱為“The ONE智能鋼琴教室”,由葉濱創始,小葉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由李開復創新工場千萬投資、徐小平真格基金、洪山基金、朗朗投資并代言。創設初衷是將“來自未來的音樂教育”運用于今日生活,以科技的力量打破地域界限,讓每一位學習者都能夠更好地學習樂器,從而推動音樂教育的普及。
(二)教學目標
“The ONE智能鋼琴”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視、唱、聽、奏的綜合能力,提升音樂素質,運用智能課件豐富教學內容,上課形式多樣化,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家長省心,便于老師輕松教學。
(三)教學模式
“The ONE智能鋼琴”將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變成了小組課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智能化的課件,動畫故事闖關游戲,跟燈識鍵,智能糾錯,脫燈樂譜視奏,視、聽課件PK互動全面培養音樂素質。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情景化的豐富教學環節,配套的個人考核和集體PK模式,讓學生在視、唱、聽、奏為一體的全新智能教學體驗中進行學習。配備與課堂同步的陪練APP,提高了練琴效率,解放家長陪練,豐富的內容、多樣化的上課形式更貼近孩子的喜好。
“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體系選用美國Alfred Music兒童鋼琴啟蒙教程,課程以主人公的歷險闖關為課件設計,為所學的每一首樂曲編排專屬的動畫故事。由易到難編排的啟蒙、進階、提高三套課程,共100關,一步步引導孩子們掌握樂理知識和演奏技巧。通過不同階段的闖關游戲,可以達到相當于經典入門教程《小湯普森》1~4冊的水平,課程全部學完能達到中央音樂學院鋼琴4~5級水平。
二、目前在國內的發展情況
(一)以新穎的教學方式成為幼兒鋼琴啟蒙教育的新興力量
針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The ONE智能鋼琴”課程使用科技創新讓教學變得更具趣味性和多樣化,通過游戲闖關的形式幫助孩子快速入門,愛上彈鋼琴,同時,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供了專業的指導,革新了音樂教育的模式。多樣的動畫背景音樂脫離了練琴的乏味,使孩子們識譜、記樂理知識變得更輕松。智能打分、難度升級,小組PK的游戲提高孩子們的競爭意識,促進共同進步。
1.視聽模唱結合,提升興趣
4~6歲幼兒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學習樂曲中通過邊彈邊唱能夠加強孩子的手腦配合能力,同時有效地加深孩子對于音符和音高的記憶。學生通過聆聽課前樂曲,模唱時表現出曲子的表情和細微變化,拓展對音樂的想象與理解能力。在樂曲示范環節,教室大屏幕會顯示正確的演奏手型、指法、觸鍵、呼吸,邊看示范邊聽帶有背景音樂的旋律,并同時模唱,以提升孩子的視唱練耳能力。同步搭配的音樂背景和動畫背景,不僅便于教師的指導,更增加了孩子們的感知和理解。
2.小組課優勢明顯
(1)競爭意識促進整體進步
“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形式是由人6或8人組成一個班進行集體教學,多人同時學習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勵孩子們的內在學習動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全方位地參與其中,培養和提升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精神。其中的小考核環節對孩子們的樂曲演奏、樂理知識掌握和聽力進行測試,每個測試結束后都會顯示排名及分數,這種PK模式形成良性競爭意識及集體合作意識,引導孩子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2)提升教師教學效率
“The ONE智能鋼琴”小組課教學形式,不僅節約師資,更有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從而推進整個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小教學過程中采用齊奏、接龍等多種演奏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對樂曲演奏的熟練程度,集中注意力,更能營造課堂氣氛,使孩子們在課堂中接受和記憶更多的彈奏知識、熟練樂曲,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教學過程中存在局限性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
根據筆者的一段時期的調查發現,“The ONE智能鋼琴”的教學內容通過與互聯網的鏈接,學生可以根據鋼琴琴鍵上亮起的LED燈提示進行鋼琴曲的演奏,但是這種“速成”的形式忽視了鋼琴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一旦形成依賴,會影響今后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尤其在鋼琴教學的啟蒙階段,識譜、讀譜的過程至關重要,這是一個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來鍛煉、增強記憶的過程,是一個調動多感官共同協作的過程,如果過于依靠外界工具的輔助來學習,會影響后期的學習進度以及有效性。并且半游戲半練習的方法只適合入門階段,隨著學習曲目數量的增加,技術要求和難度的提升,一旦脫離了游戲模式孩子們將很難獨立完成一首樂曲的演奏。
2.缺乏因材施教的個性培養
“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小組課形式,重視的是學生共性的培養,這就不可避免地對學生的差異性缺少關注。如性格愛好、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練習時長、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等,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就會導致個別孩子與整個班集的進度脫節,會讓學生因進度慢或自身問題得不到解決而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對于基礎扎實、音樂天賦更高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在掌握基礎能力之上,獲得更專業、廣泛的音樂素質的培養以幫助他們收獲更多進步。小組課的授課模式不能兼顧到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終不能持久。
3.忽略鋼琴技術
“The ONE智能鋼琴”教學是以半游戲半練習的方法讓孩子入門進入學習,長此以往,會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的掌握造成一定的影響,如對鍵盤的熟悉、演奏手型的規范、彈奏方法的正確把握等,此外,智能鋼琴的發聲原理與傳統鋼琴完全不同,會對孩子們的彈奏手法、力度、觸鍵等產生直接影響,孩子們一旦養成不良的手型習慣就很難糾正。
三、教學方式的探索和完善
(一)共性與個性兼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和不足,在完成共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在手型、觸鍵等方面進行示范并進行逐個指導,在集體課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調整適宜的教學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共性的同時兼顧個性培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特長。
(二)重視基礎能力的培養
不論是開展專業教學還是業余教學,只是教學形式、要求有所區別,但是兩者的共同點都離不開基礎教育的穩健、扎實,尤其是在幼兒鋼琴啟蒙階段更為重要。作為承擔啟蒙教學的教師,在教學初期,就應該對學生基本的坐姿、彈奏手型、彈奏動作的規范有具體的、明確的要求,不能只為追求興趣的提升而忽略基礎教學階段理應建立的彈奏意識。利用集體教學優勢,讓學生相互觀摩,幫助他們能夠有效區別彈奏動作的正確與錯誤,以此相互對照,及時糾正。同時,對啟蒙階段學生識譜、讀譜也要有所側重,不能長期依賴智能鋼琴的輔助識譜功能,而應讓學生積極地通過唱譜以及樂理知識的補充逐漸增加對音符的熟悉,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卡片游戲開展識譜比賽,在群體教學中,對踴躍參與且正確率較高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與獎勵,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提升學習積極性。再者,學習任何一門樂器,都是為了學習音樂,學習音樂是為了享受音樂所創造的美感,而不是單純地學習怎樣動手指,因此,學會聽音樂也就尤為重要,在學生逐漸掌握彈奏的正確動作之后,也應在教學中帶入對聽覺的訓練。從單獨的聽一個音開始,聽它的力度的強弱對比,逐漸增加到聽一個小樂句,聽樂句中音與音之間連接的起伏表化,再擴大到一個小樂段,聽它的結構的不同表達,等等。培養學生聽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在相應的教學階段作引導和啟發,只有建構起“聽”的意識,才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有能力自己去創造美的聲音,鋼琴學習也才能真正實現有趣、有意義,否則,任何的教學形式,再高端的輔助設備,終究只能算是培養出會彈奏的機器人。只有奠定鋼琴學習的基礎,才能使學生今后的學習之路順利而長遠。
(三)對中高級教學的探索
目前,“The ONE智能鋼琴”的教學主要是針對幼兒鋼琴學習的啟蒙教育,特色在培養興趣,當達到一定 ? ? 的學習程度后,教學形式應該將智能鋼琴和傳統一對一結合,把教學范圍拓展到更高專業技能的學習,進行包括基本練習和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練習曲、復調作品、樂曲等不同類型的,更深層次作品的探究和學習。
四、結語
“The ONE智能鋼琴”以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成為幼兒鋼琴啟蒙教育的新興力量,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善于發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問題,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為今后更高程度的鋼琴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促進鋼琴事業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黃舍予.以智能賦能音樂教育[J].人民郵電,2018-12-20.
[2]王薪.淺談智能鋼琴在少兒鋼琴教學的利弊[J].電腦迷,2018(10).
[3]衣秋雨.淺談信息時代對少兒鋼琴教學的利弊影響——以智能鋼琴為例[J].北方音樂,2017(20).
作者簡介:
羅婷(1983年-),女,白族,云南昆明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