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春
【摘要】在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時,學生首先需要聽懂英語。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聽力能力是他們必須要掌握的能力。當前,初中教育處于信息環境下,展現出了現代化發展趨勢。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優化聽力教學,高效完成英語聽力教學的任務。因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如何用信息技術優化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問題進行研究,希望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力教學? 信息技術? 聽說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066-02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既滿足中考的要求,又滿足學生發展英語素養的需求。聽力題是中考英語試卷的重點題目,不僅考查學生“聽”英語的能力,而且考查學生快速提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雖然在素質教育的指引下,教學不再唯分數是從,但是中考仍舊是教師教學的指向針。同時,聽力能力是初中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必備素養。所以,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聽力教學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應當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既有優點,也有不足。初中英語教師認識到了聽力教學的重要性,能夠將聽力教學作為一項常態化的教學工作,并且使聽力教學和單元教學結合起來。一些教師長期使用舊的聽力材料,借助錄音機、磁帶播放音頻,導致聽力內容亙古不變。另外,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聽音頻材料、解答閱讀性問題,沒有設計多樣化的聽力訓練活動。許多初中生對聽力教學缺乏興趣,常常在聽力訓練活動中感受到巨大的學習壓力,一些同學甚至在聽力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了厭學的行為。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首先,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豐富聽力教學資源。互聯網是信息技術的重要成分,包含了大量的英語資源。教師借助互聯網,能夠將豐富的課外內容引入課堂,靈活地調整聽力材料。其次,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創新聽力教學活動。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教師可以創設圖像、聲音等圖像情境,為對話練習等活動的開展營造氛圍,從而使聽力教學豐富多彩。最后,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簡化教師教學的準備過程。借助多媒體,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隨時隨地播放聽力文件,引導學生聽英語對話,從而更好地將聽力教學活動與單元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優化英語教學的培育效果。
三、用信息技術優化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展示聽力教學資源
以往,錄音機是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工具。教師使用錄音機播放英語磁帶中的內容,進而讓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聆聽聲音。這種方式使得聽力教學受限于“聲音”這一種形式,造成了教學內容存在較大局限性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音頻、引入中考聽力真題、展示聽力材料,使學生提前感受中考習題的難度,培養學生解答聽力題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Body and Feelings》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MP3音頻資料,同時用演示文稿展示“Who is Sue?? (? ?)A.Kates sister B.Kates friend C.Peters friend”等習題,讓學生聽對話并選出正確的答案。在學生完成所有的試題后,教師可以展示聽力素材,帶領學生閱讀“M:Hello,Kate. Is that girl your sister? W:Hi, Peter. No,she isnt. She is my friend, Sue.”等對話內容,讓學生從對話中尋找正確答案。
(二)借助信息技術介紹聽力訓練背景
在以往的聽力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往往直接播放音頻,帶領學生進入聽力訓練環節。由此一來,很多學生未能在接受聽力訓練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沒有對聽力內容的主題產生清晰的認識,從而在聽到英語對話和文章時感到迷茫。因此,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聽力教學時,教師應當引出單元主題,講述聽力訓練的背景,使學生提前了解聽力材料。比如教師在講解《Family and Home》時,可以借助情境介紹“英語短文”的背景,使學生對將要聽到的內容產生一定的了解。在創設背景時,教師可以展示“全家福”“小男孩正在讀書”等圖片,播放“某人向朋友介紹自己及家庭成員”的視頻,通過圖像情境給予學生暗示,將學生的思考方向吸引到“家人”上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播放音頻,讓學生聆聽“Fred is an English boy.He is fifteen years old…”等內容,引導學生填寫“Fred:He is(? ?) years old;Vince-Freds brother:He wants to be a (? ?)”等問題。
(三)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生活中的內容
英語與生活聯系密切,其教學能夠豐富學生講述生活內容、解釋生活現象的方式。信息技術為教師發掘生活素材、引入生活案例創造了條件,有利于提升教學的生活化程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現實生活,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On the train》時,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火車車廂內的場景”等案例引入聽力教學,結合“工作人員推銷午餐”“乘客到餐車就餐”等案例創編英語短文。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軟件錄制音頻,將創編好的英語短文制作成音頻資料。根據短文內容,教師可以設計“What is the man selling?”等問題,引導學生在聆聽音頻的過程中思考。
(四)通過信息技術豐富聽力訓練活動
教學活動的單一性使得初中生缺乏參與聽力訓練的積極性,給高效課堂的構建造成了阻礙。初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他們對有趣的活動和內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情感體驗,將學生喜歡的內容引入課堂,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英文音樂、英文電影,設計唱歌、觀影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融入聽力訓練任務,完成聽力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講解《Amazing Animals》時,可以播放英文電影——《The Lion King》的片段,使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鍛煉聽力能力。在播放電影片段時,教師可以選擇三個不同的版本進行播放,第一遍播放不顯示字幕的版本,第二遍播放只顯示英文字幕的版本,第三遍播放具有中英雙語字幕的版本。同時,教師可以概述電影片段的故事內容,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運用信息技術推動學生自主練習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學生需要適當利用課下時間自主進行聽力訓練,使聽力訓練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前,初中生一般只在課堂上開展聽力訓練,未能養成自主練習的習慣。基于此情況,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更新學習觀念,使學生提升對日常練習的重視程度。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創建學習網站,上傳聽力訓練的音頻與文字材料,使學生通過網站自主練習聽力。比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建“學習資源共享”網站,將基于英語聽力材料的MP3音頻、微課、習題等學習資源上傳到網站中,讓學生自由選擇資源進行學習。在講解《Lets go》時,教師就可以將“聽句子,選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等習題上傳到網站中。以“NO.1.Lucy is learning to ride a bike. Q.(? ?)A.rest? B.drive C.ride”為例,教師可以將問題放在一個文件中、將聽力素材放在另一個文件中。這樣,學生在自主訓練時,既能像考試一樣學習,又能完成自主糾錯任務。
(六)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聽說結合教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聽”,還需要“說”,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聽說結合教學,引導學生在“聽”英語的基礎上“說”英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當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聽力材料,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對話情境,將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入課堂,設計同學之間對話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參照聽力材料的內容進行對話,幫助學生發現并糾正英語發音中的錯誤。比如教師在講解《Days and Months》時,教師可以結合“W: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M:Its rainy.”等聽力素材,開展“學生合作對話”活動,落實英語聽說教學。在學生進行對話練習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不同的“天氣”圖片、播放“雷聲”和“雨聲”,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同時要求學生根據圖片內容靈活調整對話內容。另外,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傳統節日,創編新的聽力素材和對話內容,如結合國慶節,創編“W:When is National Day? M:Its on October 1st.”的對話內容。結合這一內容,教師還可以滲透愛國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率。聽力能力是初中生學習英語知識、提升英語成績的關鍵能力,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生活產生著重要影響。今后,教師應當立足于信息背景,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將信息技術用到聽力材料創編與展示、教學情境創設、對話訓練等教學環節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推動學生英語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單翔.網絡資源輔助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探微[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6).
[2]馬璐.淺析多媒體技術下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J].校園英語,2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