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堃
【摘要】教育的改革促進了教學觀念的創新,隨著大眾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促使了教學目標的不斷提升,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為了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實力,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閱讀,能夠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其在進行數學課后練習中,準確獲取相關的數學信息,提升對數學題目理解的準確性,促使其數學邏輯思維的形成。就現階段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發展現狀來看,在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多,本文針對落實數學閱讀的有效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閱讀? 有效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190-02
傳統觀念中數學就是進行相關習題的計算,只需要對數學公式進行有效記憶就可以,殊不知數學閱讀習慣對小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提升小學生數學習題答案的準確性,需要其在數學題目中獲取有效信息,對其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尤為關鍵。在進行數學習題的解答過程中,獲取有效數學信息的主要途徑,就是對數學題目進行詳細閱讀,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升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使其意識到數學閱讀與概念背誦擁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進行數學公式、概念講解的過程中,要實時滲透對其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為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扎實的基礎。
一、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數學中融入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擁有較高的數學閱讀能力,將數學題目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提煉,輔助其準確理解信息內容,通過數學題目中文字性的描述,提取核心數學公式、概念等,使其以數學閱讀能力為依托,實現數學邏輯語言的轉換,高質量完成相關的數學計算,為其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對題目的仔細閱讀,實現精準提煉數學信息,能夠實現其分析能力的提升,為其日后進行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促進其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較高的數學閱讀能力,可以使小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將思維中心放在信息提取和內容分析上,在長期的鍛煉中養成數學閱讀習慣,對其數學信息歸納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其在數學習題實踐中,能夠找準解題的突破口并利用相關的數學公式,進行正確無誤的運算,在教師正確的指導下,逐步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將數學閱讀能力作為有效鋪墊,確保小學生解題準確率的穩步提升,為其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建立提供有效推動力,使數學閱讀和數學解題能力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將二者的相互推動作用進行充分發揮,最大化地激發其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推動其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意識,為其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做足準備。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數學閱讀的發展現狀
(一)思想認知較片面
在新課改相關建議中指出,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適當融入對小學生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由于這一概念的提出時間較短,部分數學教師并沒有將數學閱讀很好地落實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對數學閱讀這一概念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偏頗性,錯誤地認為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不適合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將教學中心放在相關知識的講解上,對培養小學生數學技能的重視程度較高。數學教師這種錯誤的思想會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使其形成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只要細心就好的錯誤學習意識,這就使其在進行數學練習時,出現錯誤的概率較高,計算錯誤雖然跟粗心有一定的原因,但究根結底還是沒有完全理解題目意思,導致在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這就是小學生思想認知片面性帶來的危害,所以在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應當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習慣,并通過正確的態度,全面認知數學閱讀的重要性。
(二)數學閱讀引導方法不恰當
小學生的心智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其各項能力正處于發展的階段,對問題的判斷能力、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能力相對較弱,在數學課程中小學生很難準確掌握相關的運算技巧,在對一些迷惑選項判斷過程中,不能根據已知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較弱,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更是微乎其微。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其學習能力,對數學閱讀方法的選擇,給予正確、有效的引導,但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少正確的認知,常常會將自己作為數學課堂主導,減少了學生的數學閱讀機會,對其數學閱讀能力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壓制作用,導致小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較弱,不能準確捕捉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在其成長過程中形成錯誤的學習習慣,對數學教師的依賴過重,對其數學素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與良好的閱讀環境有著直接的聯系,只有在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中,其專注力才能得到顯著提升,使其在良好學習氛圍的烘托下,擁有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小學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數學題目具有一定的嚴謹性,所以相對其他科目來說,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就此而言,小學生對數學閱讀興趣較低,加上教師沒有為其創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形式化的數學閱讀過程,會讓小學生無法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對數學閱讀更是提不起興趣,嚴重忽視了數學閱讀對其發展的重要性,對其發展極為不利。
三、數學閱讀在數學教學中的落實路徑
(一)提升對數學閱讀的認知
準確認知世界的有效途徑就是對相關信息進行仔細閱讀,通過反復的推敲、分析,從中獲取重要、有效的信息,小學生數學素養與其閱讀能力的高低,有著直接的聯系,只有閱讀能力較高的學生,才能對數學題目進行有效分析,并從中挖掘重要數學信息,從而完成高質量的數學解答,所以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對數學閱讀重要性進行正確認知,明白數學閱讀能力與數學素養之間的關聯,為其端正學習態度提供科學依據。
例如,在《三角形的分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相關概念的逐句分析,使小學生能夠意識到數學閱讀,能夠從題目中獲取大量信息,這對解答正確率的提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在進行數學概念的講解過程中,對三角形的種類進行客觀分析,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使其端正對數學閱讀的態度,并能夠明白數學閱讀的重要性,為其數學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較高的推動作用。
(二)課堂互動落實數學閱讀引導
數學知識之間具有較高的連貫性,教師可以根據上節課的核心內容,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做有效鋪墊,通過恰當的課堂互動,引發小學生對核心知識的思考,將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充滿探索欲,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相關數學概進行仔細閱讀,并從中挖掘有效信息,與數學教師之間建立有效的課堂互動,使其在較高學習興趣的帶動和教師正確的指引下,養成數學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其數學成績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上節課的重點內容,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知識的講解,進行簡單的教學鋪墊,使其通過對面積概念分析,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相關概念,做出整體概述,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師生間的互動,逐步引導小學生通過數學閱讀,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概念等,進行逐步剖析,在一問一答的課堂教學中,將數學閱讀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數學閱讀機會。
(三)創建趣味性教學環境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對重要信息的提取,閱讀能夠輔助我們高質量完成此項工作。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創建趣味性教學環境的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將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適當地引入數學閱讀情境中,增加小學生的情感共鳴,引發其對數學知識的深思,使其通過數學閱讀獲取重要的解題信息,從而有效提升其數學閱讀積極性。
例如,在《軸對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勾起學生的探索欲,然后根據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為其創建一個良好的數學閱讀環境。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進行簡單的剪紙,根據剪出的圖形為什么是一摸一樣的呢?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此類問題作為引導,為小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數學閱讀環境,鼓勵其通過對相關概念的閱讀,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并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然后通過數學閱讀進行高效解答,在此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意識,為數學閱讀全面落實提供有效服務。
四、總結
小學數學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輸出形式,嚴謹、精確是其語言特點,任何形式語言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閱讀。小學是學生各項學習技能飛速提升的階段,教師要培養小學生形成數學閱讀思維意識,促進其數學各項能力得到均衡發展,小學生擁有較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前提,是擁有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升對數學閱讀的認知;課堂互動落實數學閱讀引導;創建趣味性教學環境等方法,培養小學生養成數學閱讀的好習慣,為其數學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石向俊.農村高年級小學生數學閱讀現狀的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20.
[2]張潤苗.小學高年級數學閱讀教學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戴培全.小學第二學段數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4]吉秋葒. 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