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麗
【摘要】教師和家長的高效溝通才能更好幫助幼兒健康成長。教師在反映幼兒學習和發展狀況時注意語言技巧應用,家長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積極配合教師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與家長的高效溝通,給幼兒一個健康、快樂、和諧的學習、成長環境。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家長;高效溝通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093-02
幼兒成長過程中,幼兒園和家庭是重要影響因素,二者必須密切配合、共同進步才能促進幼兒發展。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是核心,必須密切、高效溝通才能提升家校的了解,生成統一認識,避免矛盾,更好地了解幼兒成長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發展策略。
一、幼兒教師和家長溝通現狀
第一,信息傳達不準確容易引起家長無解。不同家長之間年齡、受教育程度、文化環境不同,特別是長輩,在溝通和表達方式上有較大不同。一旦語言傳達不準確就會引起家長對教師的誤解。第二,因為教師和家長立場不同,因而在交流時容易因為一些觀點分歧情緒失控。若教師堅持自己的觀點將加劇家長不滿和消極情緒,惡化事件發展,溝通無效。第三,聯系不及時。因為班級人數較多和家長工作繁忙,導致教師不能做到與每一名家長主動溝通,而家長只有在有事詢問時才主動與教師溝通。最終,教師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家長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
二、幼兒教師和家長溝通的原則和必要性
(一)溝通原則
第一,禮貌待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教師應掌握一些接待的禮儀,例如:在與家長和長輩交流時多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等,與家長溝通時要平視或者先讓家長坐下來。當出現觀點分歧時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再穩定家長的情緒,并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盡可能避免與家長產生沖突才能化解矛盾,促進交流。第二,保持真誠的心。幼兒教師在育兒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方法,但很多家長仍然不放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為此,教師要表示理解,及時告知幼兒表現并請求家長放心,每一位教師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才上崗的,建立教師和家長的信任關系。第三,角色轉換?,F如今,幼兒教師年齡趨于年輕化,沒有溝通經驗且容易意氣用事。在與家長出現矛盾時角色轉換尤為重要,教師嘗試站在家長的角色思考問題、體會心情,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家長觀點給出針對l生建議。
(二)高效溝通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家校合作,建立信任。高效溝通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教師和家長溝通包括幼兒園的教學理念、經營特點、幼兒表現、性格特點等,通過高效溝通有利于讓家長贊同幼兒園、教師的理念,充分信任,為幼兒園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創造條件。第二,有助于培養幼兒健康人格。教師和家長溝通對幼兒性格、品質培養有重要作用。反之,溝通不暢使教師感到心理不適,有時想管教但又擔心家長不理解,幼兒又不能主動認識自己的錯誤,長此以往形成不良人格。第三,發現問題及時溝通。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反映幼兒在幼兒團情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學校生活、社會發展。同時,家長也要及時反映給教師幼兒家庭情況,便于教師掌握幼兒生活表現。通過相互反映、溝通發現成長問題,雙方共同配合解決問題。
三、幼兒教師和家長高效溝通方法
現代教育學認為:家長與幼兒教育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兩方面,對幼兒的影響要保持同步、協調,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及時溝通、高效溝通,讓家長明確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與幼兒園教育達成共識,繼而實現家園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發展。
(一)創建平等溝通的心理氛圍
突破“心理定勢”是創建教師和家長平等關系的基礎前提。第一,打破家長“顧客定勢”,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環境。很多家長對學前教育存在錯誤認識,片面地認為幼兒教師只是帶孩子玩樂、簡單的兒歌、舞蹈。為此,教師必須提升社會地位才能創建平等溝通的心理氛圍,在平等地位中交流。第二,相互尊重,增強責任意識。幼兒園主動宣傳教師和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責任,改變家長教育幼兒是教師責任的錯誤認識?;蛘吲c政府聯合創辦家長學校,提升其綜合素養、思想理念。第三,家庭作為幼兒成長第一環境,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為此,高效溝通要秉承著尊重、合作原則,得到家長的重視、認可。家長要充分意識到與教師的平等地位,因而必須相互理解、相互配合。
(二)擴大高效溝通路徑
目前微信也是教師和家長溝通的一種方式,如創建班級微信群。教師定期將幼兒表現和班級情況發在微信群中,拉近教師和家長的關系,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幼兒的關注、關愛從而充分信任。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來園、離園間隙反映給家長幼兒表現和學習?;蛘呓M織特色活動、親自互動,讓家長多方面了解幼兒園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更好地配合教育工作。
(三)學會肯定、賞識幼兒
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發現,很多幼兒喜歡咬指甲,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增加病菌感染風險。為此,教師應一邊采取冷處理一邊耐心指導改正不良習慣。同時向家長反映情況,讓家長與教師配合,從而改掉幼兒不良習慣。教師應站在幼兒原有基礎上結合幼兒特點與家長交流,鼓勵肯定、賞識孩子。然后再輕描淡寫地說明幼兒不足,這時家長就會表示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由此一來,發揮了高效溝通作用并解決了問題。
(四)溝通要因人而異
不同家長受教育程度、思想觀念不同,因而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要因人而異,通常女性家長容易溝通,不過女性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教師在溝通時注意語言態度表現、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當與男性家長溝通時,教師應注意語言通俗易懂,及時給出明確的意見和方法。對于年齡較長的長輩,教師可以多反映一些幼兒身體、飲食情況。因為很多爺爺奶奶比較重視幼兒身體發育,所以教師在溝通時可以以這方面為主。高效溝通因人而異是重要內容?;蛘吒鶕议L受教育程度溝通,很多受教育程度高的教師比較重視幼兒表現,缺少人際關系重視。而受教育程度稍低的家長對幼兒沒有很多要求。此時,教師要結合家長之間的差異有選擇性地去進行溝通。
(五)輔導家長科學的育兒方式
因為很多家長對孩子年齡特征不夠了解,在教育孩子方面感到無從下手。教師作為幼兒教育專業人員,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經驗和高效方法,在溝通時不妨傳授給家長一些科學的育兒方式。例如,家長反映孩子任性、挑食。為此,教師可以介紹一些幼兒園營養配餐方法,或者將食物制作成各種卡通形象,有利于調動食欲。而且家長的及時反映也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特點,拉近與家長的距離。
(六)幼兒出現事故時的溝通
幼兒在幼兒園難免出現各種突發狀況。當發生事故時教師不僅要科學施救、正確處理,還要做好家長安撫工作。第一,及時承認工作不足,向家長道歉并獲得其諒解。第二,真實反映幼兒事故發生情況,為家長還原事實真相,消除家長疑慮、迷惑。第三,與家長共同做好孩子恢復工作,如傷口觀察、特殊照顧等,防止事故擴大。如果教師能認真分析家長的意見,理解家長的正當發泄,接納家長的合理化建議,就會轉變家長的態度,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四、結語
家園溝通是幼兒園工作重要內容,是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情況的紐帶,做好溝通對促進幼兒園教育效果有重要意義。決定溝通的因素包含溝通的主體、內容、地點。所以,溝通策略也要從這幾方面展開,采取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方式促進溝通。只要輔以靈活巧妙的方式,讓他們感覺到教師確實是為孩子著想的,就能使溝通獲得成功。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