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琦
摘? 要:職業教育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實踐專業技術人才,機械類專業是職業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專業之一,人才輸送量大。機械基礎類課程是機械專業基礎課程知識,需要機械專業學生熟練掌握。傳統機械類課程教學方法理論性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機械類課程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學生知識轉化率低,不利于機械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積累。故此,文章將分析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困境,構建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融合體系,并探究機械基礎類課程融合式教學方法,旨在促進我國機械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就業率。
關鍵詞: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改革;機械類專業
分類號:G4
機械類專業屬于工學門類,也是職業院校開設的主要專業,包含汽車服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控制工程等內容,學生畢業后就業范圍廣[1]。傳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基礎類課程之間的融合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建立完整的學習思維,限制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整合效果。由此可見,從專業視角出發,初探如何在機械基礎類課程中采用融合方法進行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一、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困境
1.教學方式單一
機械類教學內容多,并且十分枯燥,課程教學任務緊。許多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按圖索驥,根據知識點呈現順序進行機械類課程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依據教學任務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單一,沒有具體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與預期效果,教學針對性不強,弱化了專業教學課堂教學效果。
2.知識壁壘性強
機械基礎類課程包含《機械基礎》、《機械識圖》、《計算機繪圖》等多個科目,其中《機械基礎》主要為機械綜合知識,讓學生具備機械認知基礎;《機械識圖》主要是識圖知識,讓學生掌握繪制機械樣圖與空間想象能力;《計算機繪圖》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繪制機械圖。三者在教學側重點上有所差異,但均離不開“機械”。但機械類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將三者區分教學,忽視知識緊密聯系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知識壁壘,不利于基礎知識整合[2]。
3.實踐教學不足
職業院校職業為核心開展各項教育措施,注重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專業知識,讓學生能夠在畢業后迅速投入崗位工作中。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職業教育普遍存在專業知識理論化教學問題,弱化了職業教育特色,實踐教學不足。尤其在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學生對于識圖知識、機械知識的記憶,學生背誦困難,并且實踐轉化效果差。
二、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融合體系構建
機械基礎類課程內容多,從多個方面增長學生專業能力,仍然圍繞著機械專業教學服務,存在教學主題與整體目標一致性。因此在融合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宏觀角度構建融合體系,強化融合教學效果。
1.目標明確
在機械類融合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確定知識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教學目標引導下達到一定水平。在知識內容方面,主要包括理論知識與實踐行為兩方面,兩者聯系密切,并有相互強化學習效果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轉化知識。在預期教學目標方面,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教學內容授課方式,讓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掌握基礎知識模塊與簡單實踐方法,完成基本的學習目標。同時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初步學習下運用知識進行實踐探索,借助實踐過程反向證明理論內容[3]。
2.知識融合
機械基礎類課程之間存在嚴重的壁壘,不利于學生基礎知識整合,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幫助學生打破壁壘,讓學生用立體思維學習課程知識。在知識融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機械基礎》作為機械專業學習基礎知識,并同時交互開展《機械識圖》與《計算機繪圖》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認知基礎上具備識圖能力與繪圖能力。
3.就業導向
機械基礎類課程教學應該具備職業院校教學特點,考慮到學生日后的崗位就業需求,幫助學生做好專業知識積累。因此在開展融合教學時,不僅要融合幾門基礎的機械基礎類課程,更要融合社會機械行業人才需求,科學整合學科知識內容。
三、機械基礎類課程融合式教學方法
1.發散思維教學
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多項課程知識進行整合,需要學生發散思維,才能夠由一個知識點擴展至其他知識點,實現融合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發散思維教學方法,通過多點式發散提問、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維,深度融合所學知識。
2.項目方法教學
項目教學法經常被應用于實踐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整體運用能力,豐富教學法方法,也可以彌補機械基礎類課程實踐教學中的不足,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整合知識。教師可以開展機械零件加工等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方式完成項目,調動學生機械知識與繪圖知識,實現多課程、多內容的融合教學。
結語:
機械類基礎課程是專業學習基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內容,才能夠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習中走得更加長遠。職業院校教師在面對學生在機械類基礎課程存在的教學方法、知識壁壘、教學實踐等問題,要重新整合教學課程體系,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加快專業基礎知識融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文章針對機械類專業如何開展械基礎類課程融合教學進行簡單分析,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要結合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優化,才能夠真正實現融合教育目標,幫助學生形成綜合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穎.基于專業視角的機械基礎類課程融合式教學改革初探[J].卷宗,2018,8(36):165.
[2] 侯建明,許占顯.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東化工,2020,47(8):223,191.
[3] 賈文華,高成沖,張敏.移動學習環境下機械設計類課程融合式學習方法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8):82-83.
臺州市黃巖區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 臺州? 31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