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摘要】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從傳統的教授學生英語知識,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轉變為相關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閱讀教學是英語授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豐富英語的詞匯量,還能掌握英語語法知識,積累寫作的素材,為英語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闡述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如何提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問題?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1-0080-02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英語在社會上的重要性愈發重要,基于此,教育界也加強了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努力培養社會上所需要的英語人才。在本次新教改中,著重指出了要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比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所以,需要英語老師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糾正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一、目前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沒有突破
高中教學方法應該隨著新高考改革的變化而變化,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教授學生英語知識以及應試的技巧,重視學生閱讀材料的能力以及詞匯的積累,但是并沒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閱讀的能力。不僅如此,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是教學的主體,掌握著教學節奏和教學進度,學生則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創新度不足,教學模式過于守舊,依然是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技巧,長期在教師主演的課堂中學習,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受到了嚴重的制約[1]。
(二)閱讀材料內容模式固定,形式單一
目前而言,為了能夠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很多英語材料也遵循著考試的原則,采用固定的編寫模式,導致閱讀材料形式單一,沒有任何形式的創新和突破,閱讀材料因循守舊,嚴重地與時代導向脫節,導致閱讀材料缺乏趣味性和可讀性。另外,閱讀材料的題材也十分單一,涉及的領域也比較狹窄,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英語閱讀不感興趣,這種模式就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空間,進而無法在英語閱讀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三)教學目的以應試為主,忽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目前而言,高考還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進而有機會進入到理想的高校進行學習。在這種教學目標的影響下,很多有學生和教師去關注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或者是學習的興趣愛好。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過于重視應試技巧的應用,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而言,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導致了學生只會考試,不會應用的情況,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旦當學生遇到陌生的習題,就會很茫然,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2]。
(四)英漢文化背景差異
眾所周知,東西方在文化上有著較大的差距,而英語則代表著西方的文化,學生又生活在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東方,加上英語和漢語在表達方式以及語法結構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而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沒有對西方的文化背景進行有效的介紹,導致學生對西方文化一無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無法有效地理解材料中的內容,這就導致理解不到位甚至理解錯誤。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首先,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積極學習新教改的內容,要轉變教學思想,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基礎和需求,教師則需要做好引導者的作用,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積極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微課等創新型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氛圍,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英語學習中來。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還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學習新教改的精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閱讀教學的模式。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開展師生互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性化差異,根據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The Olympic Games》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并讓學生有針對性地了解一下奧運會的由來,并以故事的形式分享給學生,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中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更好地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此來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以學生能力提升為目的,不要被教學進度禁錮住教學過程[3]。
(二)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豐富閱讀材料和教學內容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普及,有效地豐富了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閱讀質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與此同時,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讓高中英語閱讀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讓英語閱讀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基于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保證閱讀材料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人教版英語《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中的內容,讓學生搜集整理一下世界各國代表性的節日,比如,中國的春節、元宵節;西方的圣誕節、感恩節等,讓學生在搜集整體資料的過程中豐富知識面,并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深入對各國的節日進行學習了解,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趨勢下,不斷提升閱讀的能力,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提升,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4]。
(三)注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并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讓學生具備閱讀的素養和能力,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與此同時,還要注重鍛煉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其次,教師要指導和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真正目標,進而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而且還要幫助學生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證學生閱讀的連續性和有效性。最后,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指導和糾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閱讀素養,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Body language》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交流討論,并聯系實際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動作來理解肢體語言的含義,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對肢體語言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挖掘不同肢體語言所表達的含義,讓學生在班級中進行分享,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促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5]。
(四)拓寬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及國外人文風情的理解和認識
英語是西方國家文化傳承的載體,基于此,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適當地了解西方國家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讓學生認識到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進而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Canada —“The True North”》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加拿大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加拿大的歷史文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6]。
三、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英語閱讀還有不足之處,這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不斷地創新變革,創新教學方法,拓展閱讀的材料,豐富英語教學內容,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保證學生的閱讀效率和學習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文娟.探討英語學習活動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9):45-46.
[2]黃磊.淺析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6):30.
[3]張莉.英語學習活動觀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79):99-100.
[4]鄧娟.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調整[J].科研,2016(8):73-73.
[5]楊葵.論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
[6]戴麗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索——談“教師啟動,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模式的構建[J]. 基礎教育研究,2006(4):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