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芳 張嗣程
在現代化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文本表層知識中,我們需要用信息技術拓展不同的英語教學情境,多角度鍛煉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拓寬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向。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用信息技術創造仿真語境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對于語言類的學科教學往往采取停留在閱讀、背誦這種簡單的教學方式上,不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語言天賦,導致大部分“啞巴英語”現象的存在。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工作都對英語口語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中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不僅需要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更應當注重鍛煉口頭交際能力。語言類的學科應更加注重學生用嘴去表達。教師可通過網絡來營造一種合理的語言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投入英語口語的學習中,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學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外國友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7 It’s raining這是談論天氣的一節課,在完成課本上的認知、聽力和口語任務后,我利用班班通教學設備和國外的朋友連線,讓學生學習句型How’s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It’s sunny. 和外國人交流,同時也復習了打招呼和介紹自己的交際用語。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氛熱烈,很多學生意猶未盡,紛紛要求老師多進行類似的對話練習。在教學課堂中融入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提高他們口語表達的能力,有利于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
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例如:英語老師可以使用Aythor ware等方式來編制英語教學的電子材料。在詞匯教學中(特別是對于一些抽象和生疏的概念),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圖片和視頻插入演示文稿中,把所要表達的意向傳遞給學生。比如: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B在介紹外貌特征時,采用不同的圖片對a big nose, a small mouth, big eyes等進行描述,各種不同的人物特色躍然于屏幕上,方便又形象,學生們也更易理解和記憶。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真是一舉多得!
三、利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許多學生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不能夠全方面、立體地思考問題。對于許多主觀問題,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此時應鼓勵學生們利用發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設置能夠引起共鳴的問題,讓學生有話可說,然后拓展話題,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中。例如:讓學生掌握shopping的常用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課程設計。通過這樣簡單的幾組練習讓學生能在不同的購物場景中對學習主題的單詞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對同類單詞的敏感度。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思考常用單詞的來源,以開拓性的思維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
四、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空間
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從信息技術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平常的事物上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從變化的事物中找到發展的規律,這也是創新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一句多譯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對“這本書花了我 10 元錢”如何翻譯這一問題,一些學生回答:I spent ten yuan on the book;一些學生回答:I spent ten yuan in buying the book。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思維個體,英語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
五、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有些學生惰性較大,不會多方位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簡略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答案是正確的,但是缺少創意。老師們該采用什么方法激勵學生呢?我們可以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比如:在英語詞匯學習中,詞匯教學中出現了“world”,我會要求學生再多想出幾個含有“or”且發音相同的單詞。我采取“抽獎”方式,在PPT中插入兩張寶箱圖片讓學生隨手點擊,surprise or scare? 如果抽中的是scare, 該生要通過圖片提示,逐步思考,完成任務。通過多次鍛煉后,學生們善于迎接挑戰,學會多方位思考問題,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總而言之,積極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融入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夠豐富英語學習資源,而且可以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改革。在實際開展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效用,探究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和教學資源,創新英語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