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娥
【摘要】在我國不斷深入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逐漸將教學重心放在了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兩個方面。深度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還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著正面、積極的作用。高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能力與素養的雙向發展。
【關鍵詞】深度學習?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1-0063-02
英語作為高中教學的三大主科之一,它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高中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價值的教學活動,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深度學習理念的提出,實現了“教”與“學”的有效整合,使學生能夠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包含的哲學道理,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脈絡體系,深化認知結構,提高對于英語知識的應用分析能力。為此,教師應該積極地學習有關深度學習理念的知識,提高對深度學習的重視,以期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一、轉變師生角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將語言與板書結合進行授課活動,學生只能通過文字去想象與知識點相關的內容,這就造成了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知識點,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完成考試。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會逐漸變成一個“考試機器人”,只了解知識的概念,卻不知道如何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為確保使學生能成為與時代要求相符的人才,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改變這種現象。新課改中對于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要將其銘記于心,做到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課堂的絕對領導者變成學生的引導者。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更輕松地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可以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神態向學生傳遞積極的情緒,從而產生連鎖感染,形成氛圍基礎。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要允許學生提出觀點及意見,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鼓勵學生向課本發出挑戰,讓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提高學科思維能力、鍛煉語言應用技能,從而實現深度學習。如:教師在講解“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肢體動作、靈動的神態表情向學生用英語講一件關于自己的難忘的經歷。例如自己的旅游經歷:This summer holiday, went to Dalian with my family. We got there by air. Dalian is a very beautiful and modern city. On the bus, we could see all kinds of buildings which were great.教師在講解自己有趣的故事后,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小組,組員之間用英語分享有關自己的難忘的經歷,并選出一位代表發言。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會快速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也會充分地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模式,讓學生在探討與交流中表達自己對于教材的理解,互相幫助對方解決問題,從而營造出一種“民主”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深入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
二、結合學生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計劃
由于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性的,教師在展開深入教學之前,要對于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并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的知識,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為深度學習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結合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幾個利于展開深入學習的教學計劃:知識與技能方面,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深入的研究教學內容,分析內容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使學生了解文化內涵,提高英語中聽、說、讀、寫的技能;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學習方法、復習方法,使他們能夠借助于其他教學輔助工具獨立自主的學習,獲取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如:教師可以將學科內容的知識點以“完形填空”的方式出給學生,把一些短語、語句、文章的重點部分摘除,保留不重要的要素進行提示,這種考查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會在考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教師通過觀察班級整體以及個人的錯題類型,設計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班會、一對一談話等活動與學生面對面進行直接的交流,并結合著獲得的學生信息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計劃設計。
三、注重深度學習理念的合理融合,創新英語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對于人才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基礎上開創出更新穎、更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不斷地成長進步,符合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標準。高中英語教師要從常規的教學入手,不能忽略教學中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從而使學生能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核心素養,具備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教師要在實踐中探索、分析、總結、反思,明確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大部分學生的能力、水平、心態是處于動態的變化之中的,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積極地調整教學模式,利用學生的期望改進他們的學習。教師要在深度學習理念的指導下,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研究,與學生一起分析思考,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如:教師可以安排課前的演講環節,讓每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自由選擇主題進行英語作文的創作,也可以讓學生為大家推薦一些好的英語作品,使學生對于教材上的知識有更深入地了解,提升寫作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外國影視作品片段引入新的課程,鍛煉學生的聽力,使學生能夠在課程的一開始就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或者是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例如英語知識競賽,英語舞臺劇等,讓學生在新穎有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在活動中提高英語的核心素養及英語應用能力。
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有效的學習的支持環境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現代教育技術為教育者的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也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有效學習的支持環境,確保英語深度學習的有序開展。由于網絡上的信息量龐多而復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準備適合的教學資源,例如圖片、音頻、視頻等,將線上與線下交合融合在一起,以更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教材中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搭建更多交流、分享的平臺,并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如:教師在講解“Festivals”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一些節日情景的照片,并給出相關的英語單詞,使學生進行連線活動。在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以節日為話題,向學生介紹節日的種類、文化、意義,并對學生提出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對于話題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Do you know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s?”“W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Spring Festival?”。在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說一說問題的答案。在學生展開充分地自主探究后,再為學生播放一些傳統節日的歷史視頻,使學生加深對于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印象。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化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深度學習。
五、科學、多元化的評價,全面反饋學生深度學習的成效
教學評價已經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多元化的評價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清楚自己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要以肯定、鼓勵為主,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推動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前進。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開展學生之間的評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清楚地知道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以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有哪些缺漏。這種科學、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不僅能檢查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關注了學生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了解自己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展開更深入地學習。如教師在講解“The Olympics Games”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自己對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了解,并讓學生選擇一個最喜歡的運動或者是運動員介紹給其他學生。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從而將其他人對于奧運會的理解進行匯總,深刻了解相關知識。教師要把握正確的時機向學生提出問題“How many events are there for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使學生歸納總結課文中的知識點。在深度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習質量。教師要通過科學、多元化的評價,使學生勇于表現、敢于發言,向更深層次的教學內容發起挑戰。例如:對于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要用“Excellent”“So smart”等詞語肯定他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一些表現一般的學生,教師要用“You are on your way”“You will make it”等詞匯鼓勵他們。教師還可以展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例如向學生提出“該同學身上有什么你可以向他學習的優點”“你認為他的演講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做”等問題,使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并向優秀的人學習。教師也可以在課程結束之前,詢問學生對于本節課中存在的問題,希望下一次課程有什么樣的改進,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評價中不斷成長、進步。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有效的教學計劃、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開科學、多元化的評價,從而使深度學習理念有效地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提質增效的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羅蘇蘭.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研究綜述[J].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41(7):186-188.
[2]趙志琦.高中英語課堂深度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