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
【摘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教學當中越來越重視對于現代化技術的應用,采用Scratch教學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對提升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Scratch軟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的優勢,之后分析了Scratch軟件在小學當中應用的優勢,并從多個方面研究了Scratch教學應用。
【關鍵詞】小學教學? 信息技術? 應用探究? 項目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8;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065-02
Scratch軟件在小學技術當中的應用當中能夠有效地提升課程教育的趣味性和簡便性,滿足學生在學習當中的需要,但是在實際應用當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的研究能夠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一、Scratch軟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分析
(一)指令豐富
在Scratch編程當中學生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指令操作,通過對電腦執行控制、運算、建模等能夠更加系統地完善編程的結構,對于控制語句和調控內容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樣的控制方式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編程的各項內容。
(二)內容多樣
Scratch軟件當中包含有多種多樣的相應方案,在控制當中可以通過聲音、溫度、鍵盤、光標等進行全面化的操控,在素材選取當中可以提取文本、圖片、視頻等。同時在Scratch軟件當中可以通過交互方式來進行音樂創作、游戲設計等。
(三)操作簡便
Scratch軟件當中采用多個素材庫和指令的分類來進行編程,在學習當中學生不用明確地掌握不同的編程內容,只需要采用積木化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即可進行全面的創作。在可視化的編程當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
二、Scratch軟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一)有利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Scratch軟件在教學當中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質量來幫助學生進行作品創作,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成功經驗,才能激發創作信心。
(二)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當中學生需要全面化地對控制方案進行設計,創設Scratch項目的過程當中需要經過多個方面的設計,通過對系統規劃、角色設計、構建方案、項目實施等進行充分的規劃。在這一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化提升。
(三)有利于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計算思維能力進行鍛煉
Scratch軟件需要通過具有邏輯化的設計以及全面化的思考來進行設計,通過對各個流程進行邏輯化的設計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當中通過對作品的設計來幫助學生培養程序設計思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各項能力,同時能夠將學生的思維訓練更好地融入到平時的生活當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
三、Scratch軟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分析
(一)結合學生的接收情況制定相關的教學規劃
不同的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對于編程的了解以及認識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當中幫助學生制定貼合化的教學內容工作仍舊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當根據學生的接收狀況來更加合理地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能力提升。Scratch具有簡單容易操作的特點,但是在實際的應用當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學生年齡較小的時期當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應當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制定合理化的教育教學計劃,跟隨著教育教學的狀況來完善教學方案。低年級的學生應當從簡單、易操作的程序設計入手,通過更加直觀化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加大教育難度,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和能力,向著抽象化的思維方式進行過渡。在高年級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逐步地提升對于學生學習目標的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對創新方案進行思考,逐步開展多樣化的探索[1]。
(二)在課堂中融入良好的師生互動
在現階段的教學當中師生之間的關系較為嚴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交流和合作程度較低,不利于輕松開放化氛圍的營造,在遇到問題時,學生不敢向教師進行詢問,對于學生的成長較為不利。Scratch教學能夠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在課堂教學氛圍營造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的塑造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學的過程也更加便捷化和智能化。
對于課堂當中的互動,教師要及時地在課前對問題進行設計,抓住教育教學難點,靈活地將提問的內容在課堂當中進行充分的融合。同時,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及時地了解學生在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更加具有動力和信心。在交流和互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角色,采用溫和的教育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交朋友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程序設計當中,與學生共同探索作品的設計方案,綜合教師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好地引導學生投入到設計過程當中。對于學生在學習當中不能充分理解的問題,教師要共同與學生進行探索,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避免學生在探索的過程當中出現一定的問題[2]。
(三)基于項目化學習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Scratch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小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自主探究能力,除了課堂理論知識講解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項目,基于項目學習來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
1.項目設計——“三原則”
(1)以豐富學習資源為原則。在項目學習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提供寬廣的學習空間,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浩瀚的海洋中開展無限的想象,把創意轉化為項目成果。(2)以重構學習環境為原則。項目化學習不再是傳統的講授方式,更多的是通過小組合作,通過角色體驗完成任務,并根據需要適當調整,教師作為引導者,通過建議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3)以注重學科素養為原則。在項目完成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思維碰撞,知識與技術的深度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素養。
2.項目實施——“三階段”
以項目《吃豆子游戲——瘋狂的包裹》為例,我將項目分解成多個具體可操作的任務,在分級挑戰中學習原有的課程教學內容,并分階段實施項目。項目分成“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將項目分成七個挑戰,進行項目的實施和推進。
(1)準備階段:問題驅動,計劃制定。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究的興趣,并由此引出項目化學習的驅動型問題,組織學生分組并制定計劃。在準備階段分成兩個挑戰內容,作品創意和作品設計。在作品創意中,通過真實問題情境引出主題。接著,觀看視頻,根據小組興趣選取不同主題。最后,小組討論,頭腦風暴,進行作品的創意描繪。在作品設計中,課前通過活動設想交流計劃。在課上,展開交流討論,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為小組的合作做下鋪墊。同時,借助作品設計指導學生進行作品的設計和自我評價,使小組對作品有大致的布局和想法。(2)實施階段:活動探究,作品制作。在制作中,學生會遇到成功與失敗。教師根據學生需求,填寫困難梳理單,引導學生梳理。在每個小組的問題上尋找共通點,如:小車的方向、包裹的程序等,集思廣益,提出解決的辦法。之后,針對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開展失敗分享會,讓學生明白失敗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3)總結階段:成果交流,總結評價。在總結階段,教師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與交流,并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反思,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并制定評價量規,讓學生回顧整個過程,反思總結,并鼓勵學生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
(四)提升課堂教學的表現力
在教學當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表現力,教師應當全面地對教育教學的方式進行設計,更好地提升課堂表現力,促進教育教學效果提升。Scratch教學增添了新的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編程的學習。例如,在字符串構造程序的學習當中,教師引導學生采用主動練習和交流、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進行學習,學生對字符串在程序當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不同的字符串的組合進行了討論,每個小組成員都掌握了相應的知識[3]。
Scratch教學模式可以適當地借助小游戲的學習模式更好地實現游戲與知識的相互結合,教師可以通過將不同的教育教學內容之間進行相互銜接,促進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進行良好的表現,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課堂表現力需要教師進行全面化的規劃,注重教育教學方案的落實,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不斷探索課堂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更好地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廣泛地探索Scratch教育教學模式,積極構建多樣化教學課堂,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開拓,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劍鋒.項目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scratch教學為例[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7(2):53-56.
[2]羅紅俠.淺談Scratch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閱讀版,2017(4X):97.
[3]馬楠.基于Scratch的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實例探究[J].中小學電教,2017(Z1):62-64.
[4]郭嘉俊.淺談小學信息技術的Scratch編程教學[J].教師,2019(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