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嫣 劉娜
【摘要】課程思政是當前教學研究的熱門話題,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全面的重要體現。本文以商務英語課程中的《綜合商務英語》課程為出發點,分析了當前商務英語教學中課程思政面臨的困境,從而提出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的幾條實施路徑。具體為明確《綜合商務英語》的課程思政地位、提高教師的思政素養、改革思政教學方法、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關鍵詞】商務英語? 課程思政? 實施路徑
【基金項目】本課題系荊楚理工學院2021年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X2021-055)。
【中圖分類號】H319.3;G641;F71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6-0099-03
當前,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課程思政在高校各類課程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和體現。習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也意味著,作為必修課的《綜合商務英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要與其他課程一樣融入思政元素,以培養有目標、有理想、有責任感、有愛國情懷的新時代大學生為最終目的。
一、課程思政在商務英語課程中面臨的困境
(一)思政教材和教學資源的匱乏
當前,大學英語教材繁多,各類思政教材也陸續上市。近期,外研社推出了《大學英語思政導學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也出了《新編大學英語思政教程》,這類教材都為高校外語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有益示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商務英語專業的教材及教學資料一直以來都十分短缺,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可選范圍小,可選面也十分受限。目前,市面上缺少為商務英語專業開發的思政教材。教師在教材中很難發掘和深挖其思政元素。此外,教師需要花大量時間,在網絡上尋找各類思政資源來進行備課。網絡資源雖然豐富,涉及商務英語專業知識的相關思政信息也不多。而大多數的教材內容來源和網絡資源都單一的以西方經濟貿易體系為主,缺乏中國元素。所以在思政教學過程中,商務英語老師會遇到各種瓶頸。
(二)“重語言”教學現象嚴重
作為英語專業之一的商務英語專業,其培養目標首先是語言技能,隨后是專業技能。以荊楚理工學院為例,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發現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重視英語專業專四和專八的考試,而專業實訓僅僅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導致了大部分學生認為,語言技能是最重要的,且滯后了專業技能的學習。在課堂上,融入思政元素的商務英語課堂也就顯得更加薄弱了。教師會按照學生的興趣點做更多的課程設計和規劃。如果語言技能的教學占用的時間過多,勢必影響到思政元素的融入。
(三)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缺乏
筆者對荊楚理工學院商務英語教研室的13位教師做了訪談。在教師訪談中,60%的教師認為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商務英語教學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首先,老師們對思政的認知不夠。多數教師認為,從字面上理解,要做思政教育,一定要了解思政課程,而思政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又比較專業,所以實施起來就會影響課程思政的效果。20%的教師認為,可以通過社會熱點、實時政治等實例,將思政元素引入課堂,但是由于對思政的認知有限,在課堂實施時容易造成目標和重點偏離的現象,從而影響教學效果。20%的教師由于課程設置的限制,思政意識比較薄弱,很少在教學中運用思政元素。
(四)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單一
課程思政教學的教學評價目前主要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主。在形成性評價中,學生的作業、上課表現、小組討論、課程實踐等成績都是學生期末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依據學生的期末考試來核定學生的學期成績。這兩種評價模式是最傳統、最有效的評價模式,但是卻忽略了思政教育的評價,所以不太全面。對思政教學的效果評價一直以來都是很棘手的問題。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很難評價也是由于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思想上的教學,也是一種隱性的教學,其教學效果不一定在短時間內可以顯現。由此,要進行評價就格外艱難。
二、《綜合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實現路徑探討
(一)明確《綜合商務英語》的課程思政地位
《綜合商務英語》是商務英語專業的必修課也是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掌握這門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其他商務英語課程搭建腳手架,讓學生在接觸其他商務課程前對商務基本知識和概念有最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因此,《綜合商務英語》課程的在商務英語專業所有課程中因居于首要位置。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掌握的基本商務知識有,對外經濟貿易、商務活動、商務信函、涉外談判等。通過熟練運用這些基本技能,學生可以順利進行各類商務和外貿活動。而在本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外貿人,其根本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養以及愛國精神是標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道德、愛國情懷、社會主義價值觀等思政元素,以培養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有能力的新時代大學生。
(二)提高教師的思政素養
目前,雖然我國各大高校都十分關注與重視思政教育,但是在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學的融合上,仍然存在比較深的隔閡。教師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教師的思政素養直接與課程思政的效果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備課時,教師應加大對思政元素材料的收集,深挖教材思政元素。此外,教師自身還應該時刻關注時政,了解當前國內外動態,將愛國主義情懷,職業道德素養,正確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中,從而更近一步落實“三全育人”。學校和學院也可以通過定期的思政學習來增強老師的思政水平。在方式上可以采取集中備課,這樣教研室或團隊就可以集體挖掘課文相關思政元素和尋找思政素材。此外,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思政課課程教學大賽,讓老師們通過比賽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思政課程教學水平。
(三)改革思政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主講授,學生聽學。筆者建議,可以適當改變傳統,以學生為主,在教學環節中多設置小組討論任務、角色扮演任務、案例分析任務等,來促進學生發展團隊協作的精神。以《綜合商務英語》課程為例,課程中所涉及到的聽、說、讀、寫技能都可以在學生的自主任務中得以體現。比如,商務信函的寫作。在實訓練習中,如果學生不熟悉寫作流程,和語言表達,就難以完成此練習。基于任務目標,學生也會自覺克服困難,完成作業。從課程結果上來看,堅定了學生努力學習,刻苦專研的精神。在案例分析的任務中,學生可以通過外貿流程、談判等,把握案例中的各種重要元素,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團隊協作,增強了團隊意識,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四)改革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一直以線下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而疫情的爆發,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也給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考。目前,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前衛的教學模式。在思政教學中引入線上線下合一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上課聽講不認真、玩手機等不良課堂現象,可以使用線上課堂作業的模式,抓住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各大教學平臺App,如超星等,都有隨堂作業的功能。通過在課堂上現場發布實時作業,可以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課堂表現。在作業中,設置加分項目,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于學生的評價,也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綜合的評價方式。線上評價是實時評價,可以讓學生看到努力學習、認真學習的實時效果,同時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線下評價主要來源于教師評價,此時,教師可在評價中參考思政元素和語言技能元素。
(五)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以21世紀《大學商務英語綜合教程》教材為例,所選材料都可以挖掘出思政元素。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有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職業道德、法治意識等。Unit1《Busine?
ss》通過引入錢學森的話“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拉開課堂序幕來激勵學生,創業雖艱難,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有收獲。Unit4 Product中的思政元素包含三項: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服務意識。課文的內容主要是以說明文的形式出現,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循循善誘、潤物細無聲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課堂中。在導入部分,可以通過圖片、小視頻等相關內容,對比產品的品質的差異,站在顧客的角度分析接納產品的意愿以及產品服務意識在整個產品銷售中的作用,來幫助學生認識到產品服務意識的重要性。在課文中出現日、美、中等國家對待自己產品的態度時,可以引入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北斗、高鐵、華為等高科技產品,來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三、結語
課程思政在商務英語專業課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如何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職業道德素養,同時也是在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溫度、有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的全方位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31-34.
[2]楊金才. 外語教育“課程思政”之我見[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20(4):48-51
[3]楊蔚.外語專業教育中的課程思政研究[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5):17-21.
[4]岳曼曼,劉正光. 混合式教學契合外語課程思政:理念與路徑[J].外語教學,2020(11):15-18.
作者簡介:
劉嫣(1983年-),女,漢族,湖北荊門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學研究工作。
劉娜(1982年-),女,漢族,湖北荊門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