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愛迪
(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南京 211500)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職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需要認真開展并落實家校溝通工作。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良好溝通對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中職學生終生發展、擇業就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也是實現現代職業教育根本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職學校要引導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思想之基、價值觀之基。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學校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也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核心思想以及道德素質水平。尤其是在家校溝通方面,需要班主任進一步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并找出背后的深層成因,從而在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規范學生們的道德行為習慣,以此來實現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標。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家庭教育的地位和學校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尤其在中職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比學校教育的作用更重要。因此,中職學校必須要深入完善和落實家校溝通工作。
1)中職學生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在目前的中職教育中,家庭教育缺失的現象依舊非常嚴重,主要是家長對于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擔當的責任意識并不明確。有些家庭由于貧困,家長忙于生計,沒有能力也沒有意識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些家長只重視提供給孩子優渥的物質生活,認為只要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就足夠了,不需要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有些家庭由于生活富裕,認為自己的孩子不需要努力學習,只要隨心所欲地“快樂成長”就好;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學校就應該負責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有些家長認為自己與孩子之間有跨越不了的代溝,自己不能與孩子正常溝通,所以只能拜托老師與孩子進行交流并給予正確的引導;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沒有考上普通高中而產生丟人、自卑的心理,因而放棄對自己的教育,任其放任自流……
在這種家庭教育背景下,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不僅要承擔對學生的引導義務,還要承擔對家長的引導責任,因為只有首先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意識,才能進一步開展家校交流活動。
2)中職學校的家校溝通體系不完善。基于家長的漠視和不配合,中職學校很難建立統一、健全的機制來規范家校溝通這項工作。目前,中職學校采取的比較普遍的家校溝通方式就是家長會和家訪。通過家訪,班主任可以走進學生家庭,并在與家長面對面地溝通和交流中充分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以及問題,與家長共同商量對策,通力配合,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通過家長會,班主任可以向家長傳達學校近期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并在此過程中廣泛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為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渠道創造牢固的基礎。
家長會和家訪是家校溝通最直觀和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的家校溝通也僅限于這兩種原始的方式,而且一般參與其中的主角只有班主任和家長,普通的任課教師很少參與其中。沒有豐富多彩的家校溝通方式,也是制約中職學校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原因之一。
1)建立以班主任為基本橋梁的家校溝通途徑。中職學校要實現“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始終將“立德樹人”這個目標牢記于心,并使之貫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終。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是家校溝通中最重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家校溝通的具體策劃人和參與者,還是家長的朋友、學生的導師。在家校溝通中需要班主任具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配合學校的相關政策,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在此過程中,也需要班主任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和相關技能,以適應家校合作的發展變化,并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為家校溝通創造更好的方式和途徑。另外,在家校溝通過程中,班主任要適當轉變教育主體的角色,讓家長逐漸成為家校溝通的主角,培養家長在溝通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班級的常規管理中,與家長共同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全方位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在班級建設中,可以讓家長建言獻策,征求家長對學校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并根據家長們的意見和建議,實行班級管理,并定期向家長們匯報建設成果,讓家長提升參與的熱情,順而達到促進學生家庭和諧的目的。
2)建立以學校為基本單位的家校溝通機制。中職學校是家校溝通的主體。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必須依托學校這個主體進行,因此,學校必須建立起扎實有效的運行機制,保證家校溝通工作的順利進行。中職學校作為中職教育的主體,在組織和引導家庭教育方面有更強的號召力。因此要建立健全以學校為基本單位的家校溝通機制,為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開展家校溝通交流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后盾和保障。例如學校制定合理詳細的家校溝通規劃,并在具體過程中支持和鼓勵班主任的家校溝通具體工作;從學校層面邀請家長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中,為家長設立專門的職務,提升家長的參與度和參與熱情;以學校的名義舉行豐富多彩的家校溝通活動,如教育講座、親子活動等,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工作中。
3)營造鼓勵家校溝通的社會輿論環境。孩子的成長中,父母是其首任教師和終身班主任,而家庭則是其第一所學校。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首先堅定“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與學校“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相契合,為家校溝通打下牢固的基礎,引導家長要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正確認識和擔當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
社會也要通過不斷的宣傳和引導,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引導家長主動更新家庭教育觀,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掌握家庭教育先進理念、基本規律和有效方法,不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引導家長堅持立德樹人的觀念,以科學的育人觀、成才觀、成功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孩子最好的榜樣,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并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
立德樹人視域下中職學校的家校溝通工作任重而道遠。盡管目前中職教育工作者依舊面臨種種困難,但是相信在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家長、班主任等多方面的努力下,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一定能夠在不斷的創新和反思中找到更高效的家校溝通方式來進行中職學生的教育工作,進而科學地引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立德樹人、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