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興滿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改變,以前的人們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方法有限,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坐在家里利用移動互聯網便可以看到地球的另一面,甚至可以看到宇宙之外,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也是迅速傳遍大江南北,真正實現了古人想要千里眼、順風耳的夢想。在網絡普及之前,人們需要出門才能購物,現在坐在家里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甚至連交水電費都不用出門,網絡的普及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給健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在生活中亞健康現象普遍的狀態下,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據數據統計,我國使用互聯網的人數位居全球第一,截止到2019年12月,我國的上網人數達7.72億,普及率達到了55.8%,其中以大學生居多且每年都在增加。網絡已經滲入到大學生的生活中并深深地影響其在校的生活和學習,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振興民族的希望,只有身體康健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在受移動互聯網深深影響的大環境下,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移動互聯網,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保證身體的健康,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來面對未來競爭激烈的社會,成為每個體育工作者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本文研究對象為韶關學院在校學生。
1.2.1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制作了《互聯網對韶關學院大學生體育生活影響》調查問卷并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結果顯示符合問卷調查要求,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83份,有效問卷183份,回收率為91.5%,有效率為100%。
1.2.2 文獻資料法
查閱以“移動互聯網對大學生體育行為影響”“體育行為引導”等為檢索詞進行相關文獻的檢索,經過歸納、審議獲得有用的數據,為該論文提供了理論支撐。
1.2.3 數據統計分析法
將所收集到的數據用Excel表格來整理,創建數據文件庫進行統計分析。
2.1.1 大學生每周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

表1 每周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
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運動頻率在一周一次的占44.26%,一周兩次的占24.59%,一周三次的占15.3%,一周四次以上的占15.85%,據此可推斷學生體育鍛煉頻率不高。運動頻率以一周一次居多。
2.1.2 每次參加體育活動的運動時間分析

表2 每次參加體育活動的運動時間
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運動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占57.92%,30到60分鐘的占23.5%,60到90分鐘的占10.38%,90分鐘以上的占8.2%,由此可知學生花在體育鍛煉上的時間較少。
2.1.3 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分析

表3 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
數據顯示,參加體育鍛煉49.18%是為了身體健康,27.32%是為了專項訓練,14.21%是覺得好玩,9.29%是喜歡鍛煉,據此可推斷,我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更多只是為了身體健康,并非真正喜歡體育。
2.1.4 大學生每月的體育消費情況分析

表4 大學生每月的體育消費情況
通過對每月體育消費水平的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的鍛煉態度和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有數據可知,花費在體育鍛煉上的資金在100元以內的占60.11%,100到300元的占19.67%,300到500元的占10.93%,500元以上的占9.29%,據此可推斷學生花費在體育鍛煉上的資金不多。
2.1.5 大學生每天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分析

表5 大學生每天使用互聯網的時間
目前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很多學習和工作都需要通過網絡解決,有數據可知,我校學生每次使用互聯網的時間普遍較長,將近一半的人平均每天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
體育鍛煉和互聯網是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著網絡普及程度的提高和網絡在生活學習娛樂中的作用顯著提升,互聯網占據了大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比起利用互聯網娛樂,體育鍛煉明顯落敗,原因有以下方面。
網絡的便捷性:大學生使用網絡及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有很多共同之處,較多的是為了減壓、放松、娛樂等,但比較多人更愿意選擇前者,原因是體育本身的特點所致,參加體育鍛煉,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一些技能,還要有一定的設施、場地、器材才可以去運動,甚至有些運動還要求要有多人才能進行,相比之下,互聯網的優勢便體現出來了,首先,大學生人人都有手機電腦,而且互聯網對這些設備要求較低,易操作;其次,互聯網內容豐富,對大學生吸引較大,正好可以填補大學生短暫閑暇的空白,成為解壓的有力工具。
體能測試程序化:學校每年都進行的體能測試流于表面,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學校安排在同一段時間內幾個學院一起進行體測,需要體測的學生本來就很多,加上有些沒有被安排的學生想盡快完成任務而提前去體測,導致排的隊更長,而負責體測的人員有限,設備不夠完善,經常中途機器出現問題等原因使得學生怨聲載道,體能測試更多的是把時間花在排隊上,有些學生便不愿意浪費這么多時間,插隊現象頻出不窮,惹得其他學生怨聲更多,甚至有的學生花錢請別人代測,但因為時間有限,人數又多,故負責的同學也經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也使得數據失去了原本意義,體能測試變成了表面工程。
學業繁重:學習任務繁重問題當今社會競爭激烈,考證考研成了學生最重要的任務,有的學生甚至從大一便開始復習,每天十小時學習成了常態。學生上課沒法運動,下課要完成作業、復習計劃,還要加上日常內務,更加制約了學生運動的想法。
場館設施方面問題:室內體育場館不足,足球場草地的退化問題、籃球場的籃球框損壞長期得不到修理問題、晚上很多地方沒燈導致無法運動的問題等,設備的不完善也是限制學生運動的因素之一。
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整體興趣不高:好奇心是人出生時便具備的,但興趣卻是要靠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可以直接轉化為鍛煉的動力,重視書本上的教育,實踐操作比較匱乏,學習壓力的繁重使得其他的興趣得不到發展,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運動也不怎么感興趣,身體也不夠健壯。
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與使用互聯網的原因大致相同,比較多的是想通過二者來緩解學習上的壓力,但因為體育鍛煉的限制較多,能自主完成體育項目較為單一,且學生普遍沒有正確的體育觀,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偏低、成本偏高等種種原因使得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投入相對較小。
2.3.1 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引導,合理利用網絡平臺
在現如今網絡發達的基礎上,學校可以構建一個與體育相關的網絡平臺,并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引導與宣傳,使其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就目前我校的情況來說,五十一個社團,體育類的僅有十五個,比例較小,學生可以選擇的空間較小,有些學生選不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體育活動。因此,學校可以組織、引導學生建立更多新興的社團,如擊劍、高爾夫、射箭等,做到與時俱進,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學生長時間沉迷于網絡會導致視力減弱,甚至有的學生會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混淆,輕者會經常進行幻想,重者則會引起抑郁癥的現象出現,有的甚至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因此,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使其了解網絡的危害性及適當運動對健康的好處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可以多點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方面,排解其因為生活中不如意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而減少學生對互聯網的依賴性。在我國現有教育理念、長期繁重的學習壓力影響下,很多學生早已忘卻幼小時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2.3.2 增加體育課程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嘗試增加一些較新穎的體育項目,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改善教學設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體育課程方式多樣化,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樂趣,避免學生敷衍、中途逃課現象的出現,使學生可以真正投入其中。
2.3.3 完善基礎設施,改善運動環境
可以通過維護體育設施、增加體育器材、加大學校體育場所開放程度等方式,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運動,器材方面的維護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故學校往往因為這個原因而使很多器材不開放,因此,學校可以向學生收取一定的租賃費用與押金,以促使學生愛護公共器材,對于收取的租賃費用可以用來購買新器材、對舊器材進行維護,使這筆租賃費用取于學生,用于學生。
2.3.4 從課余時間入手,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
學校通過舉辦各種體育競賽來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可以轉移注意力,進而使自己的壓力得到排解,為社會減少因心理疾病導致自殺的悲劇發生,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來引導學生健康排解壓。
在互聯網充分發展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與網絡已經密不可分,如何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兼顧參加體育鍛煉來保證身體的健康成為體育工作者面臨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改善運動環境來提升體育運動質量,增加一些較新穎的體育項目,改變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