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虹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都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喜歡新奇和趣味性的事物是每個學生的天性。因此,初中生物老師課堂教學中,要明確初中生的個性發展規律,運用趣味性的教學策略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趣味性的生物課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拓展初中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中,老師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僅能夠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和自主性,進而能夠在趣味性十足的教學環境中提升生物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趣味性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中,初中生物老師的教學理念對生物課堂教學氛圍和效率有著重要影響。但是現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大部分老師缺少課堂趣味性教學的創新意識,其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都是以培養學生生物理論知識為主,未明確生物教學對初中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初中生物老師要加強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初中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教材策略,有效應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趣味性。
二、 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的概況
(一)趣味性教學方式的概述
趣味教學指的就是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豐富教學經驗,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激情以及感染力較強的教學手段,以此來提升生物課堂環境的趣味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趣味性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極大程度地提升學習效率,對教學任務的完成也起到促進作用。
(二)趣味教學方式的性質
趣味性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和高效性。其本質就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樣性、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熱情和興趣,并且十分享受這種學習的樂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其實,趣味性教學與普通教學方式并非獨立存在,在普通教學方式中都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是沒有直接體現出來。由此可以看出,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也存在趣味元素,只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融入傳統的教學理念中。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新興的趣味性教學逐漸普遍應用于教育領域中,構建高校課堂教學環境。
(三)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趣味教學方式的意義
初中生物教學的趣味性一定要遵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老師在遵循教育改革規律和學生個性規律的基礎上,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學活動的開展不能脫離教材內容和生活,老師運用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老師的領導和指引下,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生物知識,能夠聯系日常生活和大自然,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知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學習生物知識,并在學習中獲取到情感體驗和升華,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三、 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方式的規則性
(一)遵守生物的科學性
初中教育中,生物學科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初中生的知識積累、技能和能力、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能得到同步提升,要求初中生能夠熟練掌握生物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程度的生物實驗實操能力以及生物科學思維模式,初中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生物知識。因此,初中生物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將生活元素科學合理地融入教學內容中,將一些生活實例和事物利用生物知識進行生物科學闡述,有助于學生感悟到生物知識的實用性,全身心地投入生物教學活動中。所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老師合理的添加生活元素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一定要遵守生物學的科學性原則。
(二)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初期,對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任何新鮮事物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思維最活躍時期和學習知識的最佳時期,也是未來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教學策略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高度重視學生間存在的個性差異。不恰當的教學方式將會導致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影響,會產生抵觸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降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三)緊跟社會發展趨勢
如今,高新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正是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機,教育領域的教學設施也發生著重大的轉變,從黑板、粉筆、投影儀等教學方式,轉變成電子白板、多媒體、線上網課等教學方式。經過這樣跨時段的轉變,老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路,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和適合發展趨勢。因此,初中生物老師要不斷地探索當今時代生物學習發展歷程,積累更多的生物學習知識,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設計的教學方案做到與時俱進,并且教學方案中要充滿現代化和創新性元素,以此來增加生物課堂的趣味性。老師還要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增加生物學科的生動性和形象化,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 當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一)課堂缺乏師生互動環節
當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因一些內外在因素,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大部分初中生物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過度重視學生生物教學成績的提升,從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互動環節也較少,使得多數學生不愿意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不足反饋給老師,甚至有一些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進而降低教學效果。
(二)課堂未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而現在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老師應用具有現代化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部分老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還是沿用傳統的方式,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長久下來逐漸失去學習生物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材知識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教材內容,忽略了生物學知識的深入探究的意義,基本都是根據老師教學節奏走,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再加上生物學的邏輯思維比較強,使得一些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消極的心理,認為生物是一門很難理解的學科,在課堂學習中專注力和注意力不集中,從而難以提升生物學習水平,降低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