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全
摘 要: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革新,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對學生和教育的更高要求,廣義上指的是學生養成能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能力,落實到物理學科,指的是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大要素,要讓學生徹底融入物理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物理教學需要朝著更高效、更有目的性、更切合學科特點的方向發展,此即為文章的主題。文章將首先對物理核心素養做出綜合闡述,其次分析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一般過程,最后分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該明確的細節和重點,從多角度、深層次對選題進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基于核心素養;教學實踐
核心素養是對學生更高的要求和鞭策,其本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國民物理意識的覺醒、物理學應用越來越廣泛的大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品格和能力,不僅僅要讓學生從物理學科中學到物理知識,更要學到優秀的物理思維以及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讓學生從內到外科學發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學習競爭和社會競爭,基于此,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也更高,高中物理教師要勇于接受挑戰,深入探究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品格和能力,學生如果養成優秀的核心素養,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將受益無窮。
一、 物理核心素養
首先,從廣義上來看,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養成能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品格和能力,重點在于“品格”和“能力”,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建立正確觀念,知道怎么做是正確的,明白應該怎么做是最優解,還要讓學生擁有將想法落實的能力;其次,落實到物理學科,分為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大要素,是更加詳細、更符合物理學科特點的描述,是學習物理學科應該具有的科學概念、探索、應用的品格和能力,在四大要素下面,還有很多小的模塊,比如物理觀念就包括物質觀念、運動觀念、能量觀念等。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必須的,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物理學科在國民心中的地位已經逐步深化,國民的物理底蘊在不斷提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土壤已經形成,如果不能基于核心素養,帶學生深入了解和探尋物理學的魅力和特點,無疑是一種遺憾,相反,基于核心素養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程教學中,讓學生不斷提升自我的物理學品格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多項品格和能力,學生能因此受益無窮,同時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意義重大。
二、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過程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一般性的教學過程應該包括“課程教學——引導質疑——實驗探究——教師反饋與拓展”四個步驟,下文將針對每個步驟進行詳細說明。
(一)課程教學
這里面涉及什么階段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習,形成核心素養的問題,根據教學經驗,讓學生毫無基礎的探究或實驗是不現實的,還是提倡讓學生對物理知識點有初步的了解和認知,再進行深入、探究性的學習和思維發散,不然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會沒有目的,因此,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是必須的,課程教學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成為引導者、解惑糾錯者的角色,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三維一體式學習策略,將理論弄懂悟透,逐步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物理觀念”。
(二)引導質疑
雖然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體地位,但教師的合理引導也必不可少,在學生經過了課程學習,對物理知識點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新的問題會產生,那就是學生在長久的學習中會養成固有思維,固有的認為課本上的知識是正確的,是不需要再討論的,這種想法會約束和限制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只會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需要教師逐步引導,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導學生常用懷疑和審視的態度去看待物理學知識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用科學的推理將兩者融合,開展啟發式教學,這也就是物理學核心素養中“科學思維”的重要內涵。而教師引導質疑、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與措施,通常是利用問題機制來引導學習,引導質疑,教師事先給學生準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質疑和思考,逐步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品格和能力。
例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中,反問學生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勻變速直線運動,引導學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提出問題的能力。
(三)實驗探究
物理是一門離不開實驗的課程,在上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和假想之后,除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探究,可深入探究的物理知識點都提倡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把所有的質疑假想內容記錄在紙上,這些有可能是錯誤的、混亂的,但卻是學生思維發散最真實的思考,其次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去除明顯混亂錯誤的質疑與假想,將剩余有效的假想分門別類羅列,設計變量,設計多組實驗,規劃整個實驗過程,在這個階段提倡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但教師需要檢查學生實驗設計,避免實驗設計階段就出現錯誤,實驗是在做無用功,最后根據設計好的實驗過程進行實驗即可,記錄實驗數據,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不能隨意更改實驗數據,不能漏掉實驗項,不能做錯實驗,但對于實驗中明顯屬于操作錯誤的結果,也要予以去除,將多組實驗進行對比,繪制數據的走勢圖,最終通過對比論證得出實驗結果。
例如“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目的要讓學生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和運動規則,判斷物體是否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清楚并能夠計算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有打點計時器、紙帶、長木板、小車、細繩、砝碼等,讓小車在砝碼的帶動下進行勻變速運動,分析其變化規律,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的點,判斷物體是否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如果在進行勻變速直線運動,需要計算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