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梅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學評價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對教學效果也有很大影響。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以及教學資源的限制,教學評價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小學蒙語文教師在充分結合現實教學實際的基礎上,有效利用相關教學理論知識,對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做出大膽的創新和改進,使小學蒙語文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從而使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蒙語文教學;多元評價
一、課堂評價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和創新教學的意識,從而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根據小學蒙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這也就意味著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和學相關的各種因素,都需要進行更慎重的考量和選擇。正是因為有了完善的課堂評價體系,才能夠引導教師深度挖掘教學中的側重點,并將其盡快地實施到實際教學中,實現教學價值的最大化,讓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得以完善,這也就真正發揮了課堂評價的導向性作用。
二、當前小學蒙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并未對學生評價予以重視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更多的小學蒙語文教師開始重視自身的教學方式,并對原先的教學模式作出了相應的創新,也涌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就目前小學蒙語文教學課堂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盡管大部分的小學蒙語文教師都對教學方法做出了改進創新,但卻并未重視對學生評價的改革。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創新教育方式,旨在為了提高學生的蒙語文學習成績,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卻并不重視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發展,甚至很少關注對學生的評價。在部分教師眼中,學生評價與蒙語文教學沒有關聯,所以這些教師也未對學生評價予以重視。
(二)評價主體單一化
受到傳統教學評價思維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往往以教學主體的身份出現,對教學過程有著較強的掌控力,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學生不能對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不能有效地參與到教學評價中,處于被動狀態,因此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在某個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及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由于教學評價中缺乏相互性,只有教師單方面的評價,因此容易使教學評價受到教師主觀認識的影響,使教學評價缺乏客觀性,容易對學生形成錯誤評價。這會對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打擊,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三、在小學蒙語文課堂中實施多元評價的策略
(一)改革對學生作業的評價
學生在學習蒙語文的過程中,教師也會常常布置一些蒙語文作業,因而,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所以,學生在上交作業后,教師應及時進行批改,不能存在馬虎大意的情況,要保持端正積極的批改態度。此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建立在完善的作業評價機制上的。所以,小學蒙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光要抓好課堂教學的質量,還應認真對待學生的作業。學生間性格的差異,致使不同的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完全不同:有的學生對待作業較為認真,比較注重作業的書寫和質量;而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對待作業比較馬虎,書寫也不夠認真。因此,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對那些作業完成得不夠認真的學生應及時予以幫助,幫他們分析沒有做好作業的原因,讓這些學生能夠意識到課堂作業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借助作業評價法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這樣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蒙語文知識。
(二)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
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是核心任務,也是學生學習蒙語文的重要一環,更是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重要路徑。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盡量做到因材施教,關注各個層級的學生。同時教師的評語應該規范。教師需重視語言的藝術,注重語言表達方式,對學生的語言規范化起積極作用。
(三)創新評價標準,全方位了解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評定模式當中,往往只有一個固定的教學評價標準。只有達到這個評價標準的學生才會受到嘉獎,而達不到標準的學生只能默默無聞。這是傳統中國教育當中的一個劣勢,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為著一個目標而不斷努力,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這就會使得我們的學生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一種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而另外一種就變成了“家長眼中的壞孩子”。因而,創新我們的教學評價標準變得十分重要,我們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告訴學生:我們因為不同而不凡。例如,在學習蒙語文課文時,有些學生吸收知識的速度快,而一些學生往往跟不上學習進度,容易慢半拍。這時教師就應當給予這些稍微弱勢的同學一定的關照,為他們設定不同的評判標準,給他們設定不同的目標。對于相對落后一點的同學實行延遲評價的方式,通過他們不斷完成一個個小目標來實現一個大的目標,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都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以上案例主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實施因人而異的評價策略。能夠讓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暫時落后的學生也不容易輕易地放棄自己自甘墮落,而是能夠讓他們樹立自信心,挖掘自己的優勢,緊緊跟上老師的步伐。
(四)提高對教學評價中發展性功能的重視程度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工作逐漸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教育的重點目標也從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轉移到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來。在傳統教學評價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師團隊往往只重視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評價,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斷拔高,但是各種發展性功能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倒退,甚至導致“高分低能”現象的出現。小學蒙語文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各種發展性功能的培養提供一個確切的目標,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新的教學觀念的出現,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蒙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評價的改革,及時發現當前小學蒙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評價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方法,這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蒙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恒山.淺議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J].內蒙古教育,2019(29):33-34.
[2]張婕,李霞,楊解玲,楊婷,劉召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師激勵性評價現狀調查[J].教育現代化,2019,6(51):89-92+103.
[3]徐紅偉.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評價策略[J].天津教育,2019(13):139-140.
[4]鄭瑤紅.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評價語的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02):45.
[5]王平.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初探[J].新課程(上),2018(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