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互聯網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都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促使各行各業受到直接的影響,其中包括圖書館管理工作,由于現代化圖書館的規模較大、管理的內容復雜等因素,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圖書館管理工作需要應用互聯網技術,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用戶的內心需求,同時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內容,有利于提高用戶的滿足感,使用戶在應用互聯網時,為其帶來更多的便利服務,進一步拉近與用戶之間的內心距離,使兩者之間充滿互動性,促進圖書館管理工作朝向智能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而且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創新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新策略,保障圖書館管理工作的穩定運行,擴大圖書館在廣大用戶中的社會影響力,從而提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工作;創新策略
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將互聯網與圖書館管理工作進行融合,可以促進圖書館用戶的數量持續增加,給予用戶最佳的圖書館體驗感受。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當用戶在進行資訊時,作為圖書館的管理者僅能夠為用戶講解不同圖書的擺放位置以及館內的結構,即為用戶提供最基本的圖書服務,卻不能夠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使得傳統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服務范圍受到制約。而目前多數圖書館管理工作已經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圖書館服務項目。現代化的圖書館以廣大用戶為核心,為用戶開展豐富的圖書資訊服務,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圖書館具備智能化的服務,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圖書需求,進而實現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服務效能得到快速提升。
一、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一)彰顯以用戶為核心的圖書館服務理念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為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使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更加系統化、規模化,進一步創新圖書館的發展模式,優化圖書館的各項圖書服務,為用戶提供基礎性服務的同時創新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服務理念。應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圖書館,形成以用戶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及模式,著力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加方便的圖書服務,有利于提高用戶的圖書體驗,滿足用戶內心的實際需求,創新的圖書館服務理念與傳統圖書館具有相同的服務精神。圖書館管理工作與互聯網技術的有機結合,有效的推動我國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加快革新,創新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不僅可以帶給用戶體貼的圖書服務,還能夠滿足不同用戶對圖書資源的需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內容。當用戶在進行圖書資訊時,圖書館通過互聯網技術將用戶的需求進行系統化的搜集及加工,進一步為用戶開展個性化的資訊服務,圖書館服務系統可以根據用戶提供的信息,對館內圖書進行整合,一定程度上保障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專業化,提高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效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使得圖書館逐步推行個性化的服務模式。
(二)精準地提供給用戶多樣化的圖書資源
在傳統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由于服務的范圍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圖書館服務工作無法及時的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圖書服務,而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得圖書館網絡系統逐漸升級,并且能夠不斷完善豐富的圖書資源,打破傳統圖書服務工作的局限性,通過大數據以及云端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使得用戶能夠快速的獲取需要的圖書資源,精準的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圖書服務,使用戶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實質上高效的解決用戶實際的圖書問題,讓用戶能夠自由的進行圖書瀏覽,獲取想要的圖書內容。與此同時圖書館網絡系統在服務的過程中,隨著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圖書資訊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因此,圖書館網絡系統在工作中要與其他圖書機構進行有效的合作,并發揮圖書館網絡系統的優勢,有利于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促進圖書館形成創新的服務模式,實現圖書資源的合理化利用,進而促進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順利運行。
(三)推進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升級與完善
在圖書館的發展中,為更好的掌握用戶的實際圖書需求,需要推進圖書館原有服務模式的升級與完善,在圖書館原有的服務過程中,過于注重用戶的反饋效果,這種情況下對圖書館服務的內容造成不良的影響,使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具有局限性,僅能夠滿足用戶的部分需求。在目前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中,應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使圖書館能夠為用戶提供全面的圖書服務,是實現圖書館服務模式升級與完善的有效路徑。同時圖書館利用互聯網技術為用戶帶來多樣化的圖書內容,其中圖書咨詢服務的形式以及方式均有明顯的變化,并且逐步改變用戶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認知,提高圖書館服務工作在用戶內心的影響力,使得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形成一站式的服務模式,為用戶打造優質的圖書體驗。同時圖書館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廣大用戶的閱讀喜好進行分析,構建創新的圖書館服務內容,擴大圖書館服務的范圍。圖書館可以與當地的教育部門以及社區等進行協作,并制定有效的聯動制度,切實促進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創新。
二、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工作創新的策略
(一)轉變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需求
在現代化圖書館管理的過程中,要以用戶為服務的核心,使不同的用戶都能夠享受到同等的圖書館服務,讓用戶在咨詢中感受到圖書館人性化的服務體驗,有利于提高用戶的滿足感。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可以促進現代化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效率,達到圖書館服務工作的理想化效能。在圖書館進行實際的運行中,要時刻體現以用戶為主體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滿足用戶對圖書資源的差異化需求,并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服務內容,保障為用戶營造和諧的閱讀環境,達到圖書館服務工作的目標。在圖書館服務工作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中,有效促進圖書館朝向智能化服務模式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圖書館服務工作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影響力,基于此,為保證圖書館服務模式的不斷提升,圖書館需要在原有服務模式上,積極的落實以用戶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對用戶提供的圖書資源進行深入的分析與加工,并加強對館內所有圖書資源的整合與處理,以及對館內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匯總,將紙質的文獻資料轉化為數據化的形式,便于用戶進行查找與瀏覽,進一步為用戶提供更詳細的圖書服務,滿足用戶的不同圖書需求,有利于激發用戶參與圖書館咨詢的積極性,擴大用戶搜集圖書資源的渠道,充分展示圖書館網絡資源的優勢。
在圖書館開展圖書咨詢服務的工作時,需要著力考慮用戶實際的圖書需求,為用戶打造個性化的圖書服務,因此,圖書館在利用大數據以及云端軟件時,要重視對館內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并及時的改進圖書館服務的定位與圖書資源的應用策略,根據用戶提供的圖書信息,為用戶推薦符合其喜好的圖書資源,并創新對用戶的服務方式,給予用戶有針對性的服務內容,符合用戶的個性化圖書需求,有利于提高圖書服務工作整體的效率和質量。對于現代化圖書館的發展而言,服務的理念以及服務的模式能夠直接決定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因此圖書館需要將用戶的需求進行具體的細分,為用戶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服務水平以及多樣化的圖書類型,促進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加快轉型,當部分用戶對圖書館服務工作提出更高的需求時,圖書館需要及時的轉變自身的服務模式,為用戶帶來精準高效的定位服務,并科學化的對自身的業務內容進行整改與優化,真正意義上落實以用戶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滿足用戶提出的服務需求,便于圖書館為用戶帶來創新的服務模式,進一步提高用戶的利用率,強化圖書館服務的水平,進而為廣大用戶提供合理的服務內容。
(二)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及道德素養
在圖書館運行的過程中,圖書館服務的質量會根據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所體現,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非常重要,作為專業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具有專業的服務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質,并且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強化自身的道德素養,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善于觀察用戶的不同需求,合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解決用戶在瀏覽時存在的問題,使用戶的使用權利得到落實,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使其能夠嚴格按照圖書館的管理機制為用戶進行服務。在培養工作人員的能力中,圖書館可以通過組織專業知識的講座或學術研討會等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通過培訓活動,可以使工作人員提高對自我意識的認知,使其能夠自覺樹立工作的責任感,逐漸的使自身適應互聯網發展下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要求。同時圖書館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在做好圖書整理工作的基礎上,熟悉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的使用方式,對圖書館網絡系統中的圖書資源及文獻進行數據化的處理,為廣大用戶提供針對性的參考咨詢服務,由此可見,圖書館要不斷的招聘高素質型工作人員,保障圖書館日常服務工作的穩定運行,并定期的組織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的活動,使工作人員能夠符合互聯網背景下對用戶服務的需求,使工作人員能夠對用戶的需求有深層次的了解,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有利于提高圖書館在其他領域中的社會影響力。
(三)強化圖書管理工作的實用性,拉近與用戶間的距離
互聯網的發展為圖書館的服務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性,使得圖書館能夠更加具體的掌握用戶的實際需求,通過用戶搜集的內容以及借閱圖書的記錄,使圖書館網絡系統,可以針對用戶關于圖書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度的整合,探究對圖書館服務有更高價值的數據內容,并以此向用戶推送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圖書館應用互聯網技術,可以促進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聯系,增強兩者之間的互動性,使用戶提高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促進圖書館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并且圖書館可以根據用戶的體驗感受,開展有關的圖書宣傳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到館內進行咨詢,進而突顯圖書館服務工作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建設圖書館特色化信息源,實現圖書資源的協作共享
在互聯網環境的迅速發展下,使得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受到制約,而用戶的需求卻日益增加,所以互聯網要創新服務管理的形式,利用豐富的渠道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比如利用傳遞文獻資料、網絡搜集文獻等方式。因此,圖書館要與其他資源平臺進行合作,創建有特色化的信息源,為用戶提供最便捷的圖書服務,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的能效。圖書館信息源的建設包括將紙質的圖書變成數據化的形式,并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加工,完成圖書的信息源建設工作。而圖書館的信息源建設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資源,這就需要圖書館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避免重復購買或建設的工作。圖書館想要向合作共享的模式發展,需要不斷的探究各個領域間的合作方式,達到控制成本的效果。
結語:
綜合分析,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圖書館需要合理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工作模式,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圖書館要始終堅持以用戶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根據用戶搜集的圖書資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內容,進而提高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姿伶.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工作創新發展模式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9,3(31):297.
[2]梁輝榮.“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工作的創新[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38(02):18-19.
[3]曾俊男.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服務創新思考[J].明日風尚,2018(02):354.
[4]許志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J].科技與創新,2017(02):50+54.
[5]樊海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J].長江叢刊,2020(17):133-134.
[6]王淼.互聯網背景下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20,33(03):54-55
作者簡介:夏濤(1980-),新疆伊犁人,新疆社會科學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圖書情報、公共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