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要】作為一門具有重大教育意義的學科,語文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與突出的作用非常顯著。很多初中語文老師都有幸能夠成為班主任。初中語文班主任對此需要掌握正確的班級管理方法,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班級活動才能夠順利推進。教師要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作為主要任務、主要目標。讓學生受益終生,完成語文教育人文、工具性作用的傳遞。
【關鍵詞】班級管理? 語文教學? 初中語文? 實踐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4-0116-03
我國有著千百年的文化歷史,漫長的歷史長河誕生了大量優秀的文化、文明,其中影響最深刻的就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成為了我國文明史上的藝術瑰寶。語文教師有義務、有責任做好語文教育工作,將語文滲透到初中班級管理當中,體現語文本身的德育教育價值和作用。班主任應扮演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領路人、引導者角色,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與成長來說意義重大。
一、小學語文和班級管理之間的關系
(一)目的相同
事實上小學語文與班級管理都有同樣的目標,那就是培養出能力品行出眾的學生。現代教育倡導以人為本,這是所有小學教育最終的目標,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其體現的就是人文教育,而小學語文課本上很多文章都有體現出這一含義與思想。有助于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精神和態度。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嚴格自律習慣與獨立思考的習慣。班級管理能夠讓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素質,使學生形成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學習方法,嚴于律己,做一個守信之人。
(二)二者相輔相成
因為年齡和閱歷上的限制,小學生不具備正確認知事物的能力,而這勢必會影響到班級管理效果和質量。課堂上如果缺少有效的班級管理,則會發生紀律層面的問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甚至會使學生出現不良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必須處理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語文教育有效性。以筆者的個人經驗來看,語文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具備語文文化知識,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發展學生的德育素養。課堂教學、課本教學只不過是在嘗試理論性的內容,為了讓學生形成全面的學科素養,就有必要深入生活指導,要結合生活實際。實踐中引入語文知識,拓寬學習思路、學習內容,形成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反饋給班級管理。
二、班級管理與語文教學的融合思路
(一)合理使用語文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人是感性生物,師生內心世界非常豐富。語文教育具備工具性與人文性價值,班主任管理班級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語文特點、語文價值。教師要牢牢結合與圍繞學生實際情況、具體特征為學生提供所需學習內容。班主任平時需要和學生多配合、多合作,一同處事才能夠建立更為緊密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可以感受生活的不容易,理解生活酸甜苦辣[1]。當前很多初中生從小就遠離父母,即便在父母身邊長大,也會認為父母也不理解自己。學生的內心想法得不到傾訴,學生的這種情況勢必會對自身的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此時班主任一定要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班級的愛彌補學生內心空洞與缺陷。教師可以用語文當中的文章打通學生內在思想[2]。用語文書本當中的文章素材消除學生學習疑慮、成長困惑,讓學生明白父母的不容易。這樣學生才能夠安心學習,主動學習。語文書本當中很多文章都有感嘆家庭親情。如《背影》就是一篇具備代表性的文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引導學生思想,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關系,使學生明白雖然父母不在身旁或是不理解自己,但是父母內心始終牽掛著自己。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學好知識回報父母、回報社會。語文本身就是一門同時兼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學科,而班會活動同時也體現了人文教育和工具教育價值,是塑造學生品格、品德的重要過程。語文教育可以讓學生獲取豐富的語文知識,獲得情感思想熏陶,感受其中的真善美概念。如果教師能夠使用班會活動拓展語文教材內涵,個性化指導與教育,那么就可以賦予其更豐富的內容,讓學生更深刻的反思,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教育來說意義重大。
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文明禮貌、品德教育作為基礎性內容。語文教學中很多課文資料都有這方面的內容。教師需要充分使用這些材料,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素養。讓學生文明用語,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距離。班會中除了可以用文明用語活動、小組文明行為表彰活動,還可以用演講方法說一說生活中見到的文明語言、文明行為。班會活動一定要應用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為語文教學提供有力補充,增強學生道德涵養、道德品質。教師可以用課余時間、課堂時間組織學生學習和活動,如詩歌朗誦活動。學生在這樣的互動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比如每周都可以組織學生用愛國篇章演講。用這樣的活動與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燦爛文化,明白祖國文明歷史。這樣就可以將班會活動與語文活動融合到一起,樹立良好班級風氣。
(二)加強學生思想素質建設創建健康班級氛圍
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多加關注學生思想品德素質培養,將培養學生思想意識放在首位。如果人沒有端正的品行,即便才華再橫溢也毫無作用[3]。初中階段需要重視學生德行培養,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來說意義十分突出。語文教材當中的很多文章實際上都有在陶冶學生思想素質、品德情操。這類文章的學習過程一定要注重引導,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和人生觀。坦然自若的面對成功,積極應對各種挫折。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自行理解許多人生的道理。輔以教師的點撥,學生能夠對人生建立全新的看法與認知,并為此積極向上、不斷努力、做出改變。語文教師不僅是語文教師,同時也是班主任,語文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語文資源,發揮語文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和價值。
(三)重視學生行為習慣培養
只有在學生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以后,學生才能夠在做事的時候享受成功。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的就是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在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以后,學生所面對的知識難度在不斷提高。但是很多學生此時實際上仍舊在保持小學階段的學習方式和習慣。沒有家長監督學生就不會主動學習。對此班主任平時一定要做好細節管理,用規章制度約束學生行為習慣,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不論是生活習慣還是學習習慣都是重點培養對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獲得更加健康的身心素質。
(四)充分融合實踐與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實踐素質
實踐、動手是學生學好知識、形成良好素質態度的關鍵點。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需要充分利用實踐活動,在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注重作者情感、思想的抒發。教師需要將自己置身其中,做好反思工作。試想如果是自己是否也會這么做,如果是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是否會多思考一些。如學習《愚公移山》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愚公那么是選擇直接求神拜佛好,還是用自己的精神帶動全家一同勞動,以此感動神靈。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記錄到日記當中。學生在不斷實踐中自身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成長。實踐中有非常多的語文知識。如宣傳、活動都需要使用語文這種工具。平時教師一定要多多利用語文知識,發揮語文教育、語文工具價值優勢,為社會服務、為班級服務、為家庭服務。這樣學生才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學生在實際活動中證明了學好語文才能夠獲得更好成長,推動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落實。
(五)開展分組教學方式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分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相較于傳統形式,分組教學的效果影響要更為突出。因為小學階段學生雖然閱歷不足,但是卻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學習能力大有不同。處于學習起步階段的小學教育是學生性格愛好培養關鍵時期,該階段學生有著不同的愛好。分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精神,在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中共同成長。使學生具備合作、溝通、交往能力,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是現代教育重要模式。
(六)體現語文教師價值拉近師生距離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語文教師需要發揮學科價值、學科作用,做好引導,讓學生明白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和意義。語文教師需要用自己細膩的情感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用感情打動學生,引導學生思維和情感走向,這樣才能夠保障教育效果、教育質量。
語文教師在接手新的班級,成為班主任時,一定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小家,什么是大家。班集體就是一個小家,教師則是小家的家長。每個人都有義務、有責任把小家建設的更溫馨、更舒適,這樣才能夠建設起美麗的大家庭。這就需要所有學生共同的努力。在班主任熱情洋溢發表完演講以后,大部分學生此時的內心都會受到沖擊,形成了我要為班級爭光的積極性。隨后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活動、崗位責任就會非常順利。
讓語文教師提筆寫文章是非常簡單的事情,這樣的過程可以拉近師生距離,讓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級。所以班主任可以每天組織學生一起在班級后面的小黑板寫一些近期遇到的事情,記錄自己的情感、聽聞、見聞。當然班主任也可以選擇用日記的形式,讓學生在寫日記中無所顧忌、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班主任通過日記了解當前學生的情況和問題。用日記評語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往往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效果。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給學生批一個閱,這樣的方法非常冷清。很多初中生都愿意在寫日記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展示自己的文筆素質。對此班主任可以用更豐富的評語形式和內容,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形成自信心。在這樣的過程中觸碰學生內心最柔弱的心,與學生建立情感共鳴,激勵學生、鼓舞學生。
(七)巧用班級周報育人之無形
在人文教育中,作文教育效果十分顯著,是語文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最大的優勢之一。班主任在組織學生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作文的方法。相較于小學階段學生,初中生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語言描述手段和方法,詞藻儲備也十分豐富。此時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想要在寫作中展露自己的文采、才華。對此班主任可以用一些閱讀活動、寫作活動讓學生多積累經驗,隨后在合適的時機讓學生自己準備班級周報。周報活動除了可以讓學生自己上傳文稿以外,還可以讓學生形成活動組織能力。
班主任需要多應用一些生活實例、小事讓學生創作。比如班級有些學生身體難受,班主任就可以鼓勵學生以幫助同學為主題創作文章,并上傳到班級周報。此時學生就會主動去接觸這些身體不舒服的同學,照顧同學。在無形之中拉近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和學生建立親密的友誼關系。這種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完全可以讓學生深刻反思自我。隨后有學生就會創作“助人為樂的快樂”這類文章。每個學生都在掏心窩子的創作,抒發自己內心最真摯的感情。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中,表現自我,體現自己的責任和職責。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非常多,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
結語
以班主任角色出現的初中語文教師本身在班級管理中有著巨大的優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優勢的價值,引導學生形成真善美的素質。教師有必要充分利用語文資源創建良好班級學風與班風班氣,將語文教育落實到班主任管理實際,提高學生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淑景.淺談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有效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47+51.
[2]劉鳳榮.對初中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有效結合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42+53.
[3]敏玉蘭.班級管理中的語文味[J].文學教育(下),2019(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