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霞
摘要: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在過去的2020年它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線上課堂飛速發展,網絡教學給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也帶來了新的活力。 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可能盡善盡美,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總結。
關鍵詞:新冠疫情? 政治教學? 網絡教學
一、網絡課堂迅速應用到政治學科教學的背景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應用快速普及,各行各業都搭上了信息化這趟快車,加之始于二零一九年末的新冠病毒,讓師生都困在了家里,無法進行傳統的課堂教學。這就催生了線上教學模式的迅猛發展。網絡教學為高中政治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作為與時事緊密相結合的政治學科,更應該與時俱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網絡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還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在線答疑,及時解惑,增強交流互動,實現政治教學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這樣將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高中思政課網絡教學的積極作用
網絡課堂較之傳統課堂可以更充分發揮其時效性、快捷性,有助于及時、適時地引入時政熱點材料。而政治課又剛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它要求教師能及時捕捉新的社會現象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使學生既能用教材知識解釋新的現象,又能依托具體現象理解教材中抽象的原理,還要能從變化的社會現象中發現教材知識的缺陷并嘗試尋求答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網絡不僅能提供鮮活的材料,而且資源豐富,有利于教師篩選并鏈接相關背景。比如教師在講必修二《國際組織》這一課時,可利用網絡查找最近一段時期哪些國際組織正在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并通過網絡將該組織的相關材料引入教學,既使學生對其有了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又從中概括出國際組織的性質、特點、類型、作用等教材內容,這種以例引理的教學方式,不僅使事理相融,還契合了學生求新、求活的心理,使學生樂于接受并興趣盎然。
網絡教學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它能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展示教材抽象的道理,使學生的思維依托具體的表象展開,引發學生聯想,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拓展。如講授《各民族共同繁榮》時,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展示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使學生了解國家推動民族繁榮的舉措,通過直觀的畫面和背景材料,引發學生從地理、歷史的角度分析開發大西北的價值與意義,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深化了學生的認識,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的綜合性,創設一種可用于探索與發現的教學情境。比如分析新形勢下霸權主義的新特點,就可以用多媒體搜索美國的種種外交行動,然后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探索,這種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對現今思想政治課網絡教學運用的反思
(1)網絡教學手段尚未被充分接受。從主觀上來講,教師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對傳統教學模式懷有深厚的感情。主觀意識上傾向于傳統授課模式。從客觀上來看,計算機及網絡是一門新技術,教師和學生對電腦操作不大熟練,或者根本不會操作,或者只停留在讓學生瀏覽網絡知識或單純利用網絡搜索保存資料的層次。
(2)學習評價困難。學習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適時把握和價值判斷。一般表現為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成效、個性特色能力或其他行為。網絡環境下,學生學習的評價操作起來比較困難。
(3)網絡教學系統的后期維護力度不夠。許多學校在初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網絡教學系統,但是任何一個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維護、修改和補充,而這些工作卻并不被重視,所以人們所能找到的網絡教學系統軟件的內容通常都比較陳舊,或者比較粗淺,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為學生拓展知識提供了開放的、廣闊的空間。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如何有效地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資源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是政治學科教學面臨的又一新的問題。隨著我們的實踐以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網絡教學會有一個新的飛躍。新冠肺炎疫情也倒逼了網絡教學的發展,我們要與時俱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反思中前進。將網絡教學和高中政治課堂有機融合,不斷推動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魏朝靜《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J].2018年第五期
[2]亢鵬《中國教育在線》[J].
[3]張麗《現代職業教育》[J].2019年第四期
[4]邢良《中國多媒體網絡教學學報旬刊》[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