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成
【摘要】思想品德作為初中學科中的一門重要科目,在初中生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初中思想品德作為思想品德學習中的基礎,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優化,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能夠獲得良好的開展成為了當前初中教育工作中較為熱門的話題。因此,本文通過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以及方法進行探究,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探索。
【關鍵詞】教學創新? 思想品德? 核心素養?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2-0042-03
初中思想品德涉及到的內容更加廣泛,而思想品德學習又是終身的,所以初中思想品德學習對于學生日后的大學思想品德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我國的教育領域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雖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依然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和時代潮流。思想品德作為一門與時代背景聯系密切,涉及內容非常廣泛的學科,雖然有時候學生可能背誦并記憶了思想品德中的知識點,但是卻難以在實際生活中對其進行應用,成為了思想品德教學中最為困難的一點,所以對思想品德教學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成為了當前思想品德教學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
(一)創設情境教學方式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領域內,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還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科學的解釋和認證,仍然是處于一個無法界定的狀態,這也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嚴重的阻礙。當下在教育領域對于初中教學思想品德核心素養培養主要分為兩個思路,第一個就是教學核心素養培養思路,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時,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更為貼近生活,與實際生活相連接,使得思想品德教學可以來源于生活,然后服務于生活。另一個思路則是在教育層次對教學核心素養培養進行一定的解讀,即教學核心素養培養可以有效地使書本中所存在的抽象理論具象化,使得學生可以與實際生活中的客觀存在相聯系,使學生能夠應用思想品德。
但無論以上哪種思路,其在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進行理解時都包含了以下幾點:創設情境教學方式是其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要想對學生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就必須使教師的教學方式能夠更為貼近生活,更為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就要求教師要通過創設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生活情境來輔助教學,使得學生可以增加相應的社會經驗和閱歷,并且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教學課堂更加生動充滿活力。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涵之一。在當前我國的思想品德教學中,雖然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點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卻難以用思想品德與人進行交流,這就是我們所經常出現思想品德與生活脫節的情況。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思想品德教學與實際的生活相分離,教師只注重學生的筆面成績,所以要想培養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口語能力,要使得學生不僅擁有一個優異的筆面能力,還要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充分的應用,使學生獲得一個較為全面的發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另外,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是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涵之一。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既是對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解讀,也是響應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實際要求。教師要想培養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改變傳統的、陳舊的固有思想,教師可以從學生對于思想品德知識的實際掌握以及其所積累的程度進行分析,制定更為符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課程以及內容,這既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自己職業負責的一種體現,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進行自主學習。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分為四個內容,分別是教學價值、教學效率、教學魅力和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它可以全部滿足,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一切有利條件。然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情感的投入、教學目標的設置和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方式多種多樣,適用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教學效果大幅度提升。
在本文中,教學方式有兩層含義:第一,教師的“教”;第二,學生的“學”。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修身養性和教授知識融為一體,致力于培養良好品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筆者認為應該對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水平進行充分考慮,堅持實事求是原則,進行制定,而不是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可行性。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內容全部都是取自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生活情景和教學內容進行聯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吸收知識,有效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起來。當然,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一定要適中。教學目標設置若是過低或者過高的話,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筆者認為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學生所接觸到的事物越來越多,在專注力上會極其分散。在思想品德課堂中,要想讓學生心無旁騖的展開學習,教師可以借助各種現代技術來實現。使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感官能力的鍛煉。
區別于語文、數學等文化課程,思想品德課程帶有濃烈的人文色彩。它強調一個人的品性、修養和人格等多個方面。特別是情感的運用,思想品德課上極為常見,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使課堂的整體氛圍更加愉悅、寬松,有效提升課堂質量。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考中,思想品德課所占的比重并不多。因此,大部分學生對于這門課的學習都不是很上心。在學習時,學生也是出于考試的需求而去對這門課進行學習,而不是去自主展開學習。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無所謂的心態,導致許多學生在中考中失利,與自己心儀的學校擦肩而過。據相關研究表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教師過于追求教學方法。第二,學生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意識。基本上,都是迫于中考,才會去對思想品德課程進行學習。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教師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改政策,而在教學方法上盲目追求別具一格,而沒有考慮到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問題成因分析
在思想品德課程有效性的提升上,教師是其關鍵所在。因此,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自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由教學基礎理論知識、個人修養和教學經驗集合而成的,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得到充分體現。在課堂中,教師在約束學生的同時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但是,通過對眾多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教師在這一方面的能力都較為薄弱。言傳身教,教師日常的行為舉止往往比教學起到的效果更大。就如今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矛盾,是其教學效率較差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教學模式過于僵化。教師在教學中的做法,完全與素質教育所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馳,他們不僅忽略了培養學生自身能力,還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一)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內容
要想通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就必須要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內容。教師只有通過對學生日常生活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所遇到的較為有趣或者是學生極為感興趣卻無從了解的事物,然后將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來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消費者權益日等特殊日子時,教師可以通過此特殊日子來告訴學生一些有關消費與維權的知識點,如要依法維護自身消費權利等,這樣即使得課堂充滿了活力,也使得學生進一步掌握相應的知識。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對不懂的知識進行提問,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地應用思想品德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不自覺間就加強了對思想品德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二)互動教學,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通過互動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知識內容的理解,互動教學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營造輕松的思想品德教學氛圍。在思想品德學習中特別是在思想品德知識點的背誦過程中,一個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之所以會出現學生認為思想品德枯燥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于思想品德的理解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沒注重到學生的興趣激發,慢慢就造成了學生認為思想品德就是背誦的現象。而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則可以有效地對其進行改善,使得思想品德枯燥現象出現的可能性極大的降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舉辦一系列的小活動來增加學生的思想品德應用能力,例如,舉辦思想品德辯論大賽,當然這項比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想品德基礎,教師通過票選的方式選擇學生最有興趣的關于生活中實際現象的案例,然后通過讓學生分組進行辯論,使得學生對思想品德要點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與靈活的應用,學生既體驗到了思想品德學習的樂趣,還進一步掌握思想品德知識,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
(三)針對性組織思想品德教學活動,完成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編寫上并不是毫無依據的,恰恰相反,它遵循了一定的思路,主要是設置多個主題,最后通過一個線索把這些主題串聯起來。教師要做的就是思考這些主題的展現方式和自己要獲得的教學效果,從而針對性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思想品德課因為其濃厚的人文色彩,使得它與歷史、語文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和人們日常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因此,教師應該在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的基礎上,時刻關注時代發展動向和學科知識,搜集當下的素材,并把其與教材進行融合。當然,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同時把教學目標確定下來,對知識內容價值進行深入挖掘,聯系現實生活,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完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思想品德學習作為初中重要科目以及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點必將會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要優化思想品德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將生活聯系思想品德內容。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進行分析和探索,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如何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以供更多一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參考。
參考文獻:
[1]劉玉生.核心素養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72.
[2]黎少文.探析核心素養下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目標[A].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8:224-225.
[3]郁文雋.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目標探析[A].教育教學研究-課程教學研究(2017年版第二輯)[C].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7:99-100.
[4]曹蘭.淺探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思品課堂教學——以《情緒的管理》一課教學為例[J].新課程(中學版),2019(005):85.
[5]李玉強.初中思品活動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