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與不斷深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初中階段又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課程內容逐漸增多,學習難度提高,教師開展教學的難度也隨之提高,若想更好地適應這大環境下的新要求,還需要教師對教學做出相應的創新和改革。老師需要將創造性的教育教學策略與不同的教學環境相融合,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偏好,以此來精心挑選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和發展。對此,本文將闡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和優勢,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探索研究基于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思路,以期為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 合作學習? 改革?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1-0103-03
數學是初中教育教學階段之中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這門學科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比較明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現階段,我國一些中學教師仍在沿用一些比較傳統且存在弊端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地位一直沒有得到改變,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也提不上去。為了盡量避免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過于消極和被動,老師需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依據,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質需要,將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技巧傳授給學生,保障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精髓,從而掌握這門學科學習的技巧,進而提升個人的核心素養。而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恰好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可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1.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合作學習模式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被提出來了。合作學習模式是新的教學模式的突破,也是契合新課標改革要求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形式。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質量和學習積極性。這種學習方式能夠為學生營造出相對輕松、濃厚的學習氛圍,也是被廣大教育者所認可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是為了對學生進行科學管理,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有了新的教學理論的參與,使我國教師的一些傳統教學思想也得到了相應的改變。
2.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2.1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
傳統的數學應試教學模式下,一般都是教師單方面輸出知識,學生成為被動的接收者,呆呆地聽講,然后獨立完成本課數學內容的學習。但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讓同學之間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互幫互助,相互之間交流探討,團隊協作,共同進步,且同學們能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共同成長。
2.2有利于因材施教
班級里的學生學習水平不一,有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好,可以幫助那些基礎薄弱的同學解決一些問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合作學習模式下,就可以一起解決掉許多問題,老師不需要再對那些個別小問題一一進行解決,給老師減輕了不少負擔。但有些難度較高的題目,同學們之間共同探討過后還無法解決的,可以找老師幫忙講解。同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疑問頻率高的問題,匯總在一起,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2.3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合作學習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在小組內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還能在不斷進步中挖掘自我潛能。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會想找老師這樣較為權威的人來幫助解答,但當下老師可能不在身邊,或是有學生也在詢問老師,老師不能馬上為自己講解,時間一長,提問熱度降低,往往問題會被擱淺,從而導致疑問越積越多,學習難度越來越高,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降低,甚至會出現抵觸心理。而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解決這種情況,學生一遇到問題,可以立馬找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探討,同學之間更有共通點,相互之間溝通起來也更容易,每個學生更能積極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且其他同學可能也遇到相同的困惑,大家集合在一起,一起思考討論,得出最終的解題方法。在這種良好的激烈討論氛圍中,可以很好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自覺地參與其中,享受合作學習的過程。
3.基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3.1沒有正確認識合作學習模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仍存在諸多問題,大多是出于對合作學習模式認識不足或沒有正確認識合作學習模式的原因,導致合作學習模式流于形式。雖然現在很多中學也在積極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但也只是通過改變教室內的布置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概念,而實際上,教師仍然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授課程內容,學生仍然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甚至給某些學生提供了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的機會,并沒有真正地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落實到根本上。
3.2學生合作學習意識不足
現代社會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在為人處世上多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教師在組織各個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成員間的相互配合和學習,一些缺乏合作意識的學生,他的積極性自然不高,也就不會使自己得到相應的鍛煉,相反,那些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學生會有很大的提高,這兩種極端直接導致了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效果的不均衡,即使教師大力推行合作學習模式,由于學生缺乏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就發揮不出最大的教學效果。
3.3教師角色未得到明確
由于一些教師并沒有真正了解到合作學習的含義,也就不能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教師不僅沒有成為合作學習的參與者,反而成了“局外人”,這都是由于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確導致的,造成教師作用缺失之外,還使課堂合作學習的效率低下,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沒有自由發展的空間,雖然教師把學習任務分配給了各個小組,但是由于各個小組缺乏教師的指導、跟蹤和觀察,導致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針對性并不高。
3.4缺乏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
當前,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課后補習班,學生的課后時間被占滿,缺少消化課堂知識點的機會。另外,因為大部分教師和家長都非常看重學習成績,沒有給那些學習跟不上的學生以正確的鼓勵和引導,學生對學習沒有信心,常常覺得自己不如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大多數學生開始自顧自地學習,好勝心極強,不懂得與他人合作學習,甚至有些學生存在成績攀比心理,害怕別的同學超越自己,吝嗇于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心態越來越不端正,導致逐漸喪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甚至同學之間的關系也相處得不融洽。
4.基于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措施分析
4.1科學合理分配小組成員,保持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的均衡
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步就是要科學組建學習小組。以班上40人左右為例,教師盡可能將學生分為8個小組,每組保持在5~6人,其中要安排優等生1~2名,中等生2~3名,學困生1~2,這樣分配能夠保證班上每組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線上,能夠有效避免班上學生提高不同步或是教學效果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另外,要根據“組內異質,組外同質”的原則進行適度的調整,就是要綜合考量學生的個性特征等不能存在太大的差別,不然,也會影響合作學習的實際效果。在組長和組員的安排上,教師要及時征求學生的意見,可每周輪換小組內成員的角色與職責,實現合理分工,明確相應的職責,進而加強小組成員之間的協同配合,強化學生的責任心,“以優帶差”,促進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從而保證合作學習模式的效果始終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4.2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首先明確一點,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能夠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如果讓學生在上課時太過緊張反而不好,因此,若想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創設相對寬松、輕快的學習氛圍。而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就需要學生長期浸泡在這樣的合作學習環境中,去慢慢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準則,從而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鼓勵學生在每節課的課堂導入環節去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現象或是自己平時讀到的有趣的數學小故事,讓學生主動為自己提供自主、合作學習環境,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組織學生到戶外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出開放式的“生本課堂”,歸還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去探索數學知識,在不斷的討論、合作與學習中,強化自己的合作學習意識。
4.3以學生為主體,提升教學水平
老師只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適當“放手”讓學生之間多進行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在不同學習環節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重新調整和優化后期的教育教學策略及環節,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明確學生的中心地位,了解不同階段之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相關要求,以此來做出科學的判斷以及分析。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異較大,老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關注自我推理能力培養的重點和難點,針對性的調整教學策略,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想法,老師要發揮自身專業教學指導能力,跟蹤、觀察各個學習小組的情況,總結之后針對性反饋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真正地對初中數學這門學科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實現個人數學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這種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團結協作的課堂教學形式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奧秘。
4.4綜合考慮學生表現,適當調整評價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非只能出現在課堂上,教師也可積極組織學生在課下時間開展相應的小組學習活動,將課上學習到的內容拓展、延伸到課后,不斷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鞏固與吸收,提高學生的知識層次。長期堅持下去,學生也能夠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例如,在教學完“統計”的相關內容后,就可以要求學生回家后對自己家的生活花銷做連續一周的統計。一周后,在小組內對自己統計的家庭花銷做一個簡單的討論,計算出相關的平均數等內容,還要附上表格。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統計分析能力,鞏固了課內知識的學習,又提高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教師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要深入觀察每位學生在小組內的表現,對本單元進行教學評價時,要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再加上學生自評、小組內成員的互評及考試成績等方面按照比例給予相應的分數。這樣客觀的評價方式能夠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方便后期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彌補和完善自身的不足,進一步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語
隨著新課標教學的推行與不斷深入,合作學生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為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形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由于推行的時間比較短,還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與總結,進而完善合作學習模式。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以及日后的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而如何進行教學創新,如何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還需要廣大教師慎之又慎。
參考文獻:
[1]宋體海.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9(36):25.
[2]郭利根.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效果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18.
[3]曹伏琴.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86.
[4]賈素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和效果[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91.
[5]劉勝利.基于合作學習模式分析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思路[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8):75.
[6]任澤民.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14):33+37.
[7]呂艷春.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及應用[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20(04):30-31+39.
[8]張發軍.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
[9]張紅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11):121-122.
[10]陶金保.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20(1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