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


摘要:目的:在燒傷科患者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觀察其應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療燒傷的44例患者為例,按入院先后順序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2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方法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護理應用與實際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經過干預后無論HAS還是H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P<0.05)。結論:優質化護理模式在燒傷科護理中效果顯著,不僅有助于緩解燒傷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而且還大大改善了燒傷科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可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燒傷科;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139-01
燒傷是一種在臨床上比較為常見的創傷,其具有嚴重、突發和遷延等特點。由于大部分燒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明顯的疼痛和應激反應,并且在長期康復的過程中,往往也會給燒傷的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再加上燒傷容易引起瘢痕增生和攣縮,影響患者的外觀,從而導致患者的負面情緒加重。為此,有效的護理模式非常重要。對于這種現象,本文針對在燒傷科接受治療的燒傷患者實施的優質護理服務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療燒傷的44例患者為例,按入院先后順序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2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3例,女9例,最小21歲,最大52歲,平均(33.1±5.2)歲,燒傷類型:II度燒傷有7例,III度燒傷有15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5例,女7例,最小19歲,最大54歲,平均(32.9±5.4)歲,燒傷類型:II度燒傷有9例,III度燒傷有13例。兩組資料對比差異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
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方法,具體內容為:①健康教育: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宣教,主要介紹燒傷患者的治療方法和用藥機制等,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性。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開展個性化的心理疏導,采用日常溝通方式鼓勵患者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還可以鼓勵患者通過散步、下棋等簡單的戶外活動,來轉移注意力,以此釋放其內心不良情緒,幫助患者走出心理陰影[1]。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明確地告知患者需每天保持均衡膳食,增加其自身免疫力。④功能恢復訓練:根據患者的燒傷狀態制定一套個性化的功能恢復訓練方案,對于關節燒傷問題的患者,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功能屈伸訓練,但訓練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此外,對于排腸肌、臀大肌以及四頭肌患者的訓練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內。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種不同護理方法患者的HADS評分,并比較兩種不同護理方法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相關的數據都是利用SPSS19.0這一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P<0.05具有可比性。
2結果
2.1比較兩種不同護理方法患者HADS評分
觀察組患者經過干預后無論HAS還是H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1。
2.2比較兩種不同護理方法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2。
3討論
燒傷不僅會給許多患者軀體上造成巨大的疼痛,而且還會給許多患者的精神上帶來巨大壓力和不良情緒,因此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有研究分析結果表明[2],燒傷患者發生心理障礙的幾率可達60%,而且,在接受治療1年后,30%的燒傷患者仍然可能存在嚴重創傷后的應激性心理障礙,受傷2年后,50%的燒傷患者仍然伴有抑郁、焦慮等心理癥狀,這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康復都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選擇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
優質化護理主要為患者提供最好的優質服務,盡可能滿足患者心理、生理的各方面需求,可以說,對燒傷患者疾病的恢復有著重要意義。對此,本文對其進行研究可知,觀察組患者經過干預后無論HAS還是H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優質化護理模式在燒傷科護理中效果顯著,不僅有助于緩解燒傷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而且還大大改善了燒傷科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可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
參考文獻
[1]高睿.優質護理服務在燒傷科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1):206.
[2]王守紅.燒傷科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觀察[J].健康之路,2017,16(07):173-174.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