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霞
摘 要:核心素養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促進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適應新階段的學習要求。文章分析立足核心素養的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必要性,探討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高中;數學;銜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5-0114-02
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尤為重要,是保證學生高中階段數學學習質量的有效措施。部分教師對這一教學內容重視程度不足,在教學中只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講解,致使很多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不能適應更高的學習能力的要求。因此,初高中數學教師均要重視銜接教學,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師,可立足核心素養,基于初高中兩個階段數學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的差異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立足核心素養開展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必要性
初高中數學有很大的差異。第一,知識內容增加。相對于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更多。這就要求高中階段學生必須提高學習效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消化、吸收知識。第二,知識點的難度增加。高中的部分數學知識是建立在初中數學知識基礎上的,兩者有密切聯系,如函數、概率、幾何等,但是相對于初中數學知識,高中數學知識難度系數更大,對知識點的研究更加深入。第三,數學語言抽象性更強,理解難度更大。相較于初中數學知識,高中數學知識在數學語言方面更加抽象、復雜,如映射、集合等概念。理解能力有限、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快速適應新的學習要求,因此,學習效率相對低下。第四,思維方式更趨于理性。高中數學課程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相較于初中數學有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階段,學生可以對各類題型解題方法和思路進行歸納,譬如在求解分式方程時,具體用到幾步,只要記下來,在遇到同類問題時就能有效運用。但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學生不能再用這種機械化的思路思考問題。
對于初高中數學存在的這些差異,部分教師不知道如何開展銜接教學。以初中數學教師為例,若是為了實現銜接而過早地引入高中數學知識,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核心素養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初、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工作,不斷提高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而讓學生適應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
二、核心素養理念下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策略
1.注重數學史講解,豐富學生人文底蘊
文化基礎是核心素養的根基,其中,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十分關鍵。人文底蘊包括審美情趣、人文情懷和人文積淀等。一直以來,數學學科的教育主要強調數學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講解,但實際上,數學的構成并不止這些,它既包含各種公式、概念、原理等基礎知識,還有自己的發展史。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給學生介紹相關的數學史,尤其是數學概念或公式等知識的由來、數學家的故事等,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一門有溫度的、具體生動的學科。例如,教學“圓”時,可以給學生講解祖沖之和圓周率的故事。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性地滲透數學史,能夠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并對數學產生興趣,這對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2.采取問題教學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是文化基礎的重要構成內容,包括勇于探究的能力、批判質疑的能力以及理性思維等,這是學生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初中階段學生未得到有效的科學精神培育,對知識的獲取主要依賴教師的分析甚至灌輸。進入高中階段后,面對數量更多、難度更大的數學知識時,不知道如何著手處理、消化。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為促進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而問題教學法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師在分析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批判質疑精神。例如,教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時,不直接告知學生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標準和技巧,可以給出兩個三角形,讓學生自主思考滿足哪些條件才能保證兩個三角形具有相似性,以此激活學生思維。此外,在提出一些難度系數較大的問題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共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拓寬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適應高中階段學習奠定基礎。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自主發展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其中,學會學習是關鍵能力,包括勤于反思、樂學善學等。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秉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原則,既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獲取知識,還要讓學生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樣,進入到高中階段后,面對數量更多、抽象性更強、難度系數更大的數學知識,學生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獲取新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是一項有效的措施。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立足實際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其中,讓學生不僅“學會”,還要做到“會學”,以此提高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在分析這類問題的時候將各個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形象、直觀的圖形表示出來,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這樣,在高中階段遇到復雜的、抽象的數學問題時,學生也能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分析并有效解決問題。除數形結合思想方法,教師還可以滲透分類思想方法、變與不變思想方法、轉化思想方法等多種數學思想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4.優化數學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是“自主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包括自我管理、健全人格等。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為促進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優化教學評價這一措施促進學生健康生活。例如,在課堂提問、任務探究或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說優點,擺不足,從而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近期的進步情況等,盡量采取激勵性評價,以增強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
5.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核心素養針對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階段學習的重要措施。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在落實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設計實踐活動的時候,要盡量聯系實際生活,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明確活動主題,如春天的時候,可組織學生春游,然后引導學生解決春游過程中的食品購買、租車等涉及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這對提升學生適應高中階段數學學習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引領教育改革的風向標,核心素養能為初高中數學學科銜接教學提供方向性指導。在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究核心素養的內涵,可從數學史講解、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學評價的優化以及數學實踐活動等多方面開展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
參考文獻:
[1]張瓊作.基于初中教學視角下的初高中數學銜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2]李紅,倉萬林.基于數學閱讀指導的初高中學習銜接研究[J].江蘇教育,2019(67).
[3]盧步亮.初高中數學教學知識點銜接概括[J].天津教育,2019(20).
[4]吳碧欽.基于初高中銜接的高中數學運算素養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9.
Exploration on the Connection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Huang Haixia
(Wuwei No.7 Middle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Core competence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 between macro education concep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pecific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can develop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let students adapt to the new stage of learning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onvergence teaching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onvergence teaching.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junior middle school;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onnection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