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興
【摘要】鼓勵閱讀、重視閱讀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要讓學生愛上讀書并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筆者認為,首先要從自身和周圍環境找出影響學生閱讀的原因;然后針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閱讀;興趣;習慣
宋代趙恒的《勵學篇》曰:“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高爾基警示世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溫家寶總理說:“讀書不僅決定著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而且關系整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從古到今,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都一直強調:書籍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 》(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為每個學習階段提出了具體目標。如,第一學段閱讀目標: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鼓勵閱讀、重視閱讀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沉迷閱讀的學生不多。在地鐵上,不管男女老少,基本都是手捧電話,或玩游戲,或看抖音,或微信聊天,家里的情況也差不多。有趣的書籍數不勝數,怎么就沒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帶上一本隨時閱讀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觀察,筆者認為,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阻礙了閱讀活動的推進
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使不少家長和個別教師的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分數至上”中,他們強調學生一切活動以考試為重,有關作文的、提高數學思維的、訓練英語水平的書常常被大力推薦,而與考試無關的其它“閑書”就只能作為“獎品”,取得好成績才能限量購買。學生手里拿著的是閱讀訓練、作文書、考試真題等教輔材料。不少本來可以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被 “題海”淹沒了,閱讀的欲望也被澆滅了。
二、多媒體的多姿多彩削弱了書本的吸引力
70年代,以家中有電視為榮;90年代,以有家用電腦為榮;現在,電視、電腦、手機可以說是家庭標配。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進步,有了電視、電腦、電話等多媒體工具,獲取各類資訊易如反掌。手機里的微信、抖音、各類游戲等軟件功能,更是讓一眾男女老少“手不釋機”。方便快捷、多姿多彩的“機”上活動,耗掉了學生閱讀的時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削弱了書本的吸引力,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閱讀后的任務布置打擊了閱讀的積極性
其實,絕大部分學校也按照《課程標準》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絕大部分家長也能積極配合學校,給孩子購買各類的課外讀物。但絕大部分時間,閱讀都當作一項作業來布置,每次閱讀會有一定的任務,如,寫一篇讀后感、編排一份閱讀手抄報、設計一張好書推薦卡片、做一份讀書筆記。最簡單的也要做一個閱讀登記:今天讀了什么書,讀了多長時間,從哪頁讀到哪頁?……“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確沒錯,可是,大家卻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試想:你原本很想讀這本書,但要求你讀完之后,上交一篇讀后感或一份手抄報,你還會心甘情愿地、津津有味地閱讀嗎?
針對以上三個方面原因,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愛上閱讀,并讓閱讀成為生活習慣,首先要從轉變落后的閱讀觀念開始,再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手段,促使學生打開書本,繼而愛上讀書,最終習慣閱讀。
(一)轉變觀念,擺正閱讀地位
自古,閱讀就伴隨著人的一生。古代,教育從研讀四書五經開始;現代,閱讀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堅信“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把反復抄寫生字詞的時間、不斷強調某個錯句類型怎么修改的時間節省下來,教授學生一個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讀一個故事,跟學生一起議一篇文章。
(二)巧用方法,激發閱讀興趣
1.故事激趣法
每個人都愛聽故事,尤其是孩子。每次聽故事,他們都會豎起耳朵,全神貫注。正在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之時,或故事正處曲折離奇之時,我們不妨微笑地對他們說:“欲知后事如何,請自行閱讀《xxxx》。”這時候的學生正急著知道接下來會怎么樣。你把相關的那本書推薦給他們,還用擔心他們不去閱讀嗎?
2.言傳身教法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家長愛閱讀,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很多名著;家長愛寫書法,孩子的字體也不會差……這不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嗎?因此,要想學生愛讀書,家長和教師必須自己先愛讀書。只有大人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放下手機,關掉電視,捧起書籍,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愛上閱讀,習慣閱讀。
3.活動推動法
要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讀書熱情持續保持,我們要適當開展相關的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閱讀成果的舞臺,讓其親身體會讀書的好處。例如,開展主題閱讀周,如,3月份開展“雷鋒的故事”主題閱讀,10月分開展“我愛祖國”主題閱讀等。還可以定期舉辦 “故事大擂臺”“詩詞大會”等主題活動。“優秀讀書筆記展評”“手抄報展評”“課本劇表演”等展示活動也可以積極舉行。讀書活動不但能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
四、精選書箱,提高閱讀質量
人是情感動物,喜歡某種事物,就愿意去接近它;對不喜歡的事物,即使在眼前,也視若無睹,甚至排斥它。讀書也一樣,只有學生喜歡那本書,才樂意去細細品讀,硬塞給一本他們不喜歡的書,他們不會好好地把它讀完。所以,要想讓學生愛讀書,就要讓他們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切忌以成人的喜好選擇書刊,更不能以“對考試是否有用”的標準進行選書。如何選書?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因為他們識字不多,選的的書要求內容顯淺易懂,圖文并茂。繪本、卡通書等是很不錯的選擇。隨著認識的字越來越多,拼音版本的、內容簡單的童話、神話等也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