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職業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素,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作用,依靠專業帶頭人,發揮教學團隊的力量,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文章介紹“名師工作室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研究”課題的研究背景、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及方法,以及相關創新點。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教師素質;專業成長;教學團隊
中圖分類號:G451.2;G65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7-0044-02
一、研究背景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職業學校承擔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教師是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中的第一要素,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建設教學團隊,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教學隊伍”。可見,發揮教學團隊的力量,是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2013年,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成立了以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講師邵鵬飛為項目負責人的名師工作室,按照“圍繞名師、凝練主題、組建團隊、開展教研、開發資源、提煉成果、形成特色”的建設思路,以“示范引領促發展,以點帶面共提升”為宗旨,以學校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為載體,注重“加強教研團隊建設,發揮先行研究、交流研討、示范引領的作用,完善實踐先進教學理念的工作規范,使名師工作室真正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名師工作室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優秀教師團隊建設,開展了“名師工作室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課題研究,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相應教學團隊教育理念、建設方法和管理機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研究過程中逐漸實踐并推廣了相關研究成果,取得顯著成效。名師工作室對教師的培養做到準確定位、注重內涵、突出優勢、強化特色,并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目標、任務、理念、機制等問題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果。(1)建設優秀教學團隊,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2013年工作室成立,同年被評為無錫市名師工作室,2017年獲得江蘇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資格,2018年評為江陰市優秀勞模工作室,2019年評為江陰市示范性創新工作室。(2)以教師成長問題為導向,提出教師培養的總體思路。工作室成立以來,1人獲省特級教師稱號,2人評為正高級講師,5人次職稱級別有所提升,多人獲得大市級名教師、大市級學科帶頭人等稱號。(3)以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創新為核心,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工作室成員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持或參與市級以上課題12項,在市級以上各類教學比賽獲獎16人次。(4)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團隊文化為靈魂,培養教師的合作精神。工作室提出教師責任意識的范疇,即引領責任、合作責任、指導責任、示范責任,構建了協同化和集成化的團隊發展機制。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指導思想,聯合無錫、宜興、泰州、昆山、南京、淮安等多地名師工作室,定期交流,互通有無,充分發揮引領輻射功能。(5)注重實踐,推廣成果。工作室以主要成員為核心力量,參與江蘇省職業教育現代化專業群、江蘇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無錫市職業教育現代化品牌專業、無錫市校企合作示范組合項目、無錫市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建設工作。
三、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及方法
1.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1)教師專業發展缺乏內在動力。教師的成長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在教師成長過程中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現狀是,一些教師缺乏成長動力,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一旦職稱晉升等愿望實現便無所追求,在專業發展上表現出停滯不前。(2)教師缺乏對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研究發現,一些教師對自身專業的追求存在偶然性、階段性的問題,缺少明確的職業生涯目標,缺乏持之以恒的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因而教師的成長也呈現出無序的特征。為此,迫切需要一種力量,指導、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2.解決問題的方法
(1)目標引領。名師工作室成員在導師帶領、指導下,對照自身條件,分析自身優勢,找出自身差距,從教學、科研入手,制訂切實可行的專業成長規劃。同時,名師工作室導師對每一位成員的階段性目標進行考核,以促進其目標的實現。(2)任務驅動。名師工作室以建設規劃為總目標,結合教師個人成長規劃,明確每個教師每個學期、每個年度必須完成的教學科研任務,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驅動力。學校提出“六個一”,即每個成員每年讀一本好書、撰寫一份讀書筆記、開好一次公開課、做好一個校級以上課題、寫好一篇科研論文、再上一個新臺階,以“六個一”活動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驅動力。(3)培訓提升。名師工作室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為成員提供學習機會。如委派成員參加省市級教學、科研專題培訓學習,邀請同行專家來校為成員開設講座,同時發揮成員自身特長,舉辦教師教學主題沙龍、工作坊活動,創建學習型團隊,實現教師教學能力迅速提升。(4)交流互鑒。工作室注重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建立工作室交流群、共建教學資源庫、在線教學展示,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四、成果的創新點
(1)構建學習共同體,共享學習成果,形成長期有效的學習共享機制。注重以名師工作室為中心構建學習共同體,引進最新的教學理論,定期開展學習活動,共同研究教學理論與校本實踐需求對接,提升教師教學技能,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同時,總結學習心得、教學經驗,并將學習成果在工作室網站共享,吸引各學科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2)定期規劃目標,打造能力提升品牌工程。工作室成員每三年制定一次職業規劃目標,發揮名特優教師“傳、幫、帶”作用,共同督促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并將比賽由單獨的競賽模式轉化成賽前研討、賽中指導、賽后總結模式,以比賽促進教師實際教學能力的提升,打造能力提升品牌工程。同時,注重將優秀的比賽作品在校內外交流,積極為本地職業教育教學提供交流平臺,起到輻射引領作用。(3)定制教師培訓內容,由“要我學”轉向“我要學”。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往往是自上而下,以上級指令性計劃為準,這種培養方式是基于大眾化需求產生的,不能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名師工作室從教師本身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內容,邀請省內外專家進行培訓,吸引教師主動參與,提升教師獲得感,將教學能力的提升內化成教師的自覺需求。(4)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化以生為本的教學改革。注重主動適應“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要求,借助學校泛雅網絡平臺,建設網絡課程,有效促進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學習。結合學習共同體的效用發揮,引導教師探索混合式教學新模式,促進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落地落實。
五、結語
總之,教師是職業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素,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作用,注重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名師工作室要注重建設優秀教學團隊,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以教師成長問題為導向,提出教師培養的總體思路;以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創新為核心,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團隊文化為靈魂,培養教師的合作精神;注重實踐,推廣成果。要讓名師工作室發揮先行研究、交流研討、示范引領的作用,完善實踐先進教學理念的工作規范,使名師工作室真正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7.
[3]朱守鋰,陳春陽.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師成長的思與行[J].廣東教育,2019(01).
[4]全力.名師工作室環境中的教師專業成長——一種專業共同體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