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娣
摘 要:科學是一門以科學探究為中心的學科,能讓學生通過動手和動腦,在實踐中感知和體驗,內化知識而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師應利用科學課程特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巧設學習障礙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利用探究評價保持學生探究活力。
關鍵詞:科學課;探究能力;課堂特點;學習障礙;問題情境;潛能;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4-0072-02
科學課是一門讓學生在大量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升科學素養的學科,其教學宗旨是通過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致,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學習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必須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核心,組織以探究為主的科學課堂實踐活動,全面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欲望,加強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為學生的終生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根基。本文基于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分析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探究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而探究可以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使學生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心。第二,探究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只有學生親自進行實踐和探究而獲得的知識,才是真正接受和理解的,完全屬于自己的,因此探究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第三,探究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探究過程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鍛煉,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培養,更是學生科學精神、態度以及方法培養的重要過程,是學生科學素養全面發展的關鍵。同時,在科學探究中獲得的方法,也是學生自主解決生活中與科學有關問題的重要方法。第四,探究可以增進溝通與交流。學生的探究過程離不開合作與交流,因此在探究中學生能學會與人正確交流的方法,懂得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傾聽他人的觀點,學會接納建議、評論觀點、分享感受、團結互助。
二、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科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主義較為嚴重,課堂教學氣氛表面上看似非常熱鬧,但學生僅僅是參與了動手操作的過程而已,對探究什么內容、為什么要探究、怎樣進行探究卻并不關注。科學探究活動一般都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但學生的性格及探究能力不盡相同,僅有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表現,其他學生只是充當了配角或觀眾,這與科學教學目標相距甚遠。科學課堂上,部分教師刻意追求教學探究行為的完美性及科學教學目標的圓滿結果,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使課堂教學模式依舊離不開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凸顯出來,與當前的教育理念相違背。
三、科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策略
1.利用課程特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將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作為主要任務?;顫?、好動、好奇心強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使他們有較為充分的活動空間。認識生物世界是科學課的重要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使他們能夠與動植物進行近距離接觸,親身體驗和感悟動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自然現象是生活中極為常見的科學知識內容,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真實感受講解自然現象,并以多媒體進行相關資料的補充展示,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
2.巧設學習障礙,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在學生學習道路上設置障礙,并不是故意為難學生,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學習障礙,指的是接受教育的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遇到自己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這在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極其普遍??茖W教師可以給學生的科學學習巧設學習障礙,給予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疑難的機會,并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引導學生通過不懈努力跨越學習障礙,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巧設學習障礙,有利于學生探究意識的形成,能夠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實現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時,教師可以巧設學習障礙,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意識,為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打下牢固的基礎。
3.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在學生的科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恰當地為學生設置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成功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诖?,科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易于學生探究的問題,采用合適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問題情境中,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自主進行探究。例如,在教學“磁鐵”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美麗的花朵圖片,并出示一只背后貼有摁扣的小蜜蜂圖片,同時提問學生:同學們,大家能否讓這只小蜜蜂在花叢中飛舞起來嗎?當得到嘗試的口令之后,學生想盡了辦法也無法讓這只蜜蜂在花叢中飛舞。此時,教師便可以如同變魔術一般,在美麗的花朵圖片背面放置一塊磁鐵,小蜜蜂便會被磁鐵吸住,隨著磁鐵的緩慢移動,小蜜蜂就如同有了生命力一樣,在花叢中飛舞起來。這時,學生的探究欲望立刻被激發出來,積極地投入到對磁鐵的探究中。
4.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科學教材中的科學知識與生活現象緊密相連,因此科學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生活現象揭示科學本質??茖W教師應激勵學生認真觀察,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法及內容。在科學實驗中,合作學習是較為常見的學習形式,教師可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全面看待事物,汲取他人的優點,并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思考和質疑,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層次地理解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教學“細菌”這部分知識時,科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在玻璃瓶內放置不同的食物,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玻璃瓶內食物的變化,而后以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總結實驗結果。這樣,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5.進行探究評價,保持學生探究活力
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時,教師既要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效果,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而準確地給予指導,又要對學生的合作探究給予正確的評價,使學生保持探究活力。小組合作探究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而其評價包括小組內成員之間的自評、小組之間的互評、任課教師給予的評價、學生家庭方面的評價等。綜合利用這些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評價的內容應盡量做到細致全面,包括學生在小組探究活動的各個階段所獲得的探究評價內容,使學生全面了解自己在小組探究活動各個階段獲得的各方面評價,有效利用評價促進學生小組探究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
四、結束語
總之,科學課程學習是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依據學生的性格及愛好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科學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過程中,充分認識科學探究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構建高效科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開其,張晉.小學科學實驗課堂中探究性問題的有效生成[J].教學與管理,2016(12).
[2]孟令紅,石新妹.科學探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4).
[3]李愉均.高階思維視域下的小學科學探究性問題串設計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12).
[4]王瑞英.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陜西教育,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