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嚴盈盈(1992-),女,鄭州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摘 要: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背景下,河南省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資源以及政策導向優勢,但河南民辦教育當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同樣具有部分劣勢。改革和創新河南民辦教育的發展,應培養與引進專兼職高層次人才,打造專業、高質量的科研團隊,增設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課程或專業,完善學科結構,創新現有課程教學方式,利用智能科技發展混合式教學,通過“五軸聯動”構建無縫對接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平臺等,從而推進河南民辦教育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民辦教育河南樣板。
關鍵詞:河南民辦教育;“一帶一路”;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07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中亞國家,同年10月,又出訪東南亞國家,在此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要共同建設和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以此呼吁號召相關國家在新的形勢下要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同實現互利共贏,打造全球共同繁榮的新局面。為了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實施,我國國務院在2015年3月,又制定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在此之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已經正式開始推進。與此同時,國內學者也紛紛開始認識到,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下,傳統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的人才需求。人才的培養急需從原來的理論型轉向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模式。河南省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人才大省,自然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之,民辦教育又具有體制創新、育人模式靈活、擁有更多自主權的特點,因此,河南民辦教育自然在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中破解相關矛盾提供了方向。
1 河南民辦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現狀分析
河南省在我國版圖上居于中原腹地,在古代還享有“天地之中”的稱號,它承東啟西,一直以來都被贊譽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在全國強聯系最多的TOP20城市排名之中,河南省省會鄭州市強聯系城市達50多個,僅次于排名第一的上海市和排名第二的北京市,居于全國強聯系最多的TOP20城市排名中的第三名,稱得上是全國之中當之無愧的“交通樞紐城市”。另外,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相關的優惠政策扶持,我省還尤其強調與歐洲等地和其他地區的聯系,主動尋求戰略對接,積極融入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大潮之中,努力構建我省全方位的開放型經濟。
1.1 河南省民辦教育的基本情況
資料顯示,目前河南省擁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總數共21429所,在校生人數累計多達709.75萬人,而且,預計總數還將處于穩步增長的態勢之中。其中包含,民辦幼兒園共計18061所,在園人數多達297.85萬;民辦小學共計1894所,在校人數177.89萬;民辦普通初中共計887所,在校人數98.79萬;民辦普通高中共計336所,在校人數46.42萬;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共計157所,在校人數28.80萬;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共計39所,這其中包含了19所本科和20所專科;普通本專科的在校人數為59.47萬(其中本科人數34.55萬),占到全省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總人數的比例為25.64%。
以上數據表明,河南省民辦教育學校是民辦幼兒園占據大多數,它的比例達84.28%之高。小初高學校共計3117所,占比為14.55%。大中專及普通高等學校一共是196所,比例是0.91%。而且,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和機構一共是5.34萬所,全省的教育總人口多達2853.55萬,民辦教育學校占比40.13%。除此之外,河南民辦教育規模占全國民辦教育總規模的比重為11.68%。由此可見,河南省民辦教育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倡議下,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之下,河南省民辦教育務必要認識到其重要性,深度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中來,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傾盡全力,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出謀劃策,發光發熱。
1.2 河南省民辦教育整體態勢分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自古以來,教育事業都被認為是無限光榮的事業,在我國的各項事業之中也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社會各界也對子女各個年齡段的教育特別重視。特別是在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廣泛實施,國家各個地區的人民均已脫貧致富,生活質量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關于各個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每個家庭的重視。而河南省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人才大省,家長關注子女教育的情況更是普遍。河南省的家長也已經紛紛開始把家庭子女的教育教學質量問題作為家庭里最重要的頭等問題。而且,隨著河南省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從2013年起河南省民辦教育開始穩步發展,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全省從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初高、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到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均開始重視引進各類外教教師。并且,開始逐漸增設外語類相關實踐課程,培養學生與不同國家各色人等無障礙溝通的能力。同時,各大高校也紛紛開始開展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力求為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效支撐。憑借地緣優勢和利好政策的推動,河南省已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
相關數據顯示,河南省民辦教育入學人數逐年增加,增長率企穩回升。在校生人數和民辦教育名氣連年攀升,表明河南省民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除此之外,民辦教育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民辦普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在社會上越來越被各大企業所認可。
1.3 河南省民辦教育具體情況分析
河南省民辦教育雖然只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但是從就業情況、師資情況、專業開設情況、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看,成果顯著。
當今社會,信息化、國際化的急劇發展,給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教育建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在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建設主張之后,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教育界在此世界潮流之中,也開始探索國際化發展道路。然而,河南民辦教育由于自身發展條件和外部發展環境的制約,自始以來把主要關注點都放在區域經濟的需求與供給關系上,很少考慮區域之外的市場需求。但是“一帶一路”建設牽涉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各個地區,在此背景之下,河南省民辦教育必須走出去,以此提高其國際化辦學水平,為地方、區域以外的市場提供服務。同時,院校科研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或支撐著院校的發展,在院校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由于人才引進、自身發展等方面的制約,河南省民辦教育的辦學水平與我省“走出去”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民辦教育的科研水平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倡導的有效推進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所的建立存在較大的距離。
2.2.2 人才培養質量與世界接軌不力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組織,我國也和其中30多個國家簽訂了合作協議。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之下,各個國家和地區對人才的需求都是高質量、多方面、多層次的。而且,河南民辦院校雖在辦學機制和市場反應上比較靈敏,而且辦學理念也比較先進,但是培養時間不長,經驗尚且匱乏。以上種種均使得我省的民辦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根據一項權威性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高技能人才和職業技能人才占人才總數的比例只有5%左右,國內人才存在較大的缺口,比例高達1600萬之多,而全球人才的缺口更是高達3400多萬。在我國,乃至全球,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不僅制約著國內建設的發展,也令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民辦高校目前的人才培養方案之下,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市場的需求還存在著較大的缺口。究其原因就是目前民辦院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模式未能與市場需求密切聯系,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而河南省的民辦教育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也同樣如此。所以,河南民辦教育與世界發展接軌的當務之急是加快河南民辦教育的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2.2.3 可利用的資源與合作共享匱乏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教育國際化已然成為國際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河南民辦教育要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應該積極與外界尋求合作,通過合作共享,實現雙贏。然而,實際情況是河南民辦教育不似公辦教育有更多可利用的資源,而且已經合作的項目規模相對較小,產生的經濟效益不明顯。而且,一些企業在思想上對民辦院校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認為民辦院校的學生在專業能力上一定比不過公辦院校的學生。因此,他們更愿意把自己的資源和合作項目給到受傳統社會大眾認可的公辦教育。這都給河南民辦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造成了一定的劣勢。
2.2.4 科研能力薄弱,學術差距較大
在我省,民辦高校具有企業性質,而公辦院校的教師大多數是“有編制”或人事代理性質的聘用,教師的聘用更多是按照合同性質進行的,流動性較大。目前,河南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中兼職教師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專職教師又大多是以碩士研究生為主的教學經驗尚不夠豐富的一些年輕老師,他們科研能力相對薄弱,嚴重制約了我省民辦教育的發展。據資料統計,公辦院校教師的科研文章每年大約是民辦院校教師科研文章數量的2到3倍。由此可見,為了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河南民辦教育需要努力增強科研能力,縮小學術差距。
3 河南民辦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創新路徑
3.1 培養與引進專兼職高層次人才,打造專業、高質量的科研團隊
師資隊伍已成為制約河南民辦高校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關鍵環節。為了解決目前河南民辦院校教師缺少高水平研究課題、學術差距大和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河南民辦院校可以一方面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制定“老帶新的青年導師成長辦法”“科研管理與激勵辦法”等一些激勵措施和方法,每年精心挑選優秀的青年教師,外派他們到合作院校、企業等進行掛職鍛煉或外出培訓。同時,制定措施,鼓勵青年教師積極考取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提升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與科研水平。另一方面,積極引進一些專兼職的高層次人才,聘任他們作為本校的學科帶頭人、外教等,積極推進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把人才培養放在學校教育的第一位。最終通過培養與引進并舉,打造出專業、高質量的科研團隊。
3.2 增設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課程或專業,完善學科結構
為更好適應“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才培養機制,河南民辦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始終貫徹國際化發展理念,在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過程中必須進一步豐富其培養目標。河南民辦教育不僅要關注區域、國內市場的需求,也應該站在更好的視角對校內的課程建設與體系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創新,完善相關學科結構。可以適當增設一些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課程與專業,比如,涉外實務、國際金融、供應鏈管理、國際禮儀、小語種等相關課程或專業。一方面,可以完善學科結構,搭建更優越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一批更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為國家做貢獻的實用型人才。
3.3 創新現有課程教學方式,利用智能科技發展混合式教學
隨著今年疫情的蔓延,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使得更多的精品課程、線上實驗實訓等教學資源能夠更加迅速、便捷有效的分享。河南民辦高校應該借此時機,在這個互聯互通、信息化的時代主動發揮其靈活性的優勢,適時引進一些國際化的教學端口,并且結合人才需求的特點,摒棄傳統課堂教學形式,創新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進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使用雨課堂、云班課等輔助軟件,打造生動活潑、有趣、開放的課堂氛圍,使同學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利用智能科技發展混合式教學,制定或完善“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有機結合的課程體系。除此之外,授課教師要能夠將企業或社會的一些新設備、新理念等經過自我加工之后,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使教學環境與實踐環境相結合,注重情境學習,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提升學生的課堂收獲率。
3.4 通過“五軸聯動”構建無縫對接的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可以按照校外實習基地、實驗室、校企合辦企業、實訓基地、專業技能鑒定所等“五軸聯動”的思路,如圖1所示,建設融實踐教學、實習實操、課題研究、專業技能鑒定等為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主動構建實現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實際無縫對接的體系。而且,學校各種類型的實驗實訓室都可以定時定班對全校師生開放。除此之外,也可通過校企共建、引企入校、創辦企業等幾種形式,實現學生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觸,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選拔企業優秀人員作為師傅帶領學生參與到企業的技術革新、生產實踐、日常運營之中,同時注重項目化驅動,有效推進校企合作育人。
3.5 構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平臺
一方面,整合河南省民辦院校的教師資源,實現一定程度的區域師資共享。各個高校之間可以相互協作,打造以視頻、音頻、文稿等形式呈現的數字教學資源上傳與下載的網絡教學共享平臺。而且,在同一個網絡教學共享平臺空間中,可以建立信息化實驗室、信息化教室、信息化圖書館等。平臺可以為每位申請教師分配賬號,同時對教學內容的下載和次數不設限制,但必須要求平臺教師對上傳的內容負責。為了防止出現低質量的教學內容,平臺也可以設置對應的質量檢測程序,以確保高質量的教學。除此之外,也可以進行校際師資互聘,建立同等民辦高校間互相認證及相互流通機制,各大高校的任課教師可以在人事關系不變的情況,進行跨校授課,從而實現優質師資的共享。
另一方面,構建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平臺,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學校可以定期邀請企業經驗豐富的部門負責人進校為學生講解企業運作實況和相關專業知識,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企業參觀、實習。企業可以選拔教師擔任企業相關崗位負責人,組織教師進行對應的橫向課題研究,同時也可以選拔學生定期與企業員工進行相互交流。
4 總結
綜上所述,河南民辦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因此,河南民辦教育要正視現狀和劣勢,改革和創新我省民辦教育的發展,培養與引進專兼職高層次人才,打造專業、高質量的科研團隊;增設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課程或專業,完善學科結構;創新現有課程教學方式,利用智能科技發展混合式教學;通過“五軸聯動”構建無縫對接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平臺等,推進河南民辦教育轉型升級,助推河南民辦教育“走出去”,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提升河南民辦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蘊.“一帶一路”背景下民辦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0):120-121.
[2]佟靈玉,毛絮薇.任書良.“一帶一路”建設中國民辦教育在行動[J].國際人才交流,2018,(05):54-56.
[3]陳茜.“一帶一路”背景下廣東民辦高職院校傳統專業轉型研究初探—以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北極光,2019,(06):181-182.
[4]陳飛宇.“一帶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探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9,(07):128-132.
[5]吳征.“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辦院校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路[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5):88-89.
[6]蔡蕓,陳佳,周梅.“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跨境高等教育發展路徑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1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