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錦霞
摘 要:受數學知識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的特征影響,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小學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依托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教學,可以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并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當中,相應的教學實效性也能得到有力保障。文章對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詳盡探討,旨在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電教手段;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5-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57
在開展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時,受學生年齡較小、認知不夠成熟的影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比較困難,容易喪失數學學習信心。將電教手段運用其中,可以使數學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和簡單,在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的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有效培養,進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1]。
一、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容易感覺枯燥無味,特別是在教學一些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的知識點時,學生常常不知所云,對后期數學知識的運用和學生能力的發展產生極大影響。而依托電教手段可以將這些知識內容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容易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
(二)更好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涵蓋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僅依靠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學習和理解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將生活中存在的對應教學資源運用電教手段展現出來,如此,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準確認識到數學學科與實際生活存在的密切聯系,還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為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三)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要側重對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需利用電教手段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層層設置問題,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探究,教師則從旁給予適當指導,在實現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與鍛煉的基礎上,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問題也能得到妥善解決。
(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輔助課堂教學,可以將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與數學教學內容有效聯系起來,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探索知識奧秘,在實現學生學科綜合能力培養的同時,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也能得到極大地提高[2]。
二、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
在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要靈活變通,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電教手段進行激趣導入
興趣是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根本,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年齡普遍偏小,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認知能力都有待提升,并且具有喜愛新鮮事物和活潑好動的個性特征,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只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長期發展下去學生會逐漸喪失數學學習興趣,相應的,數學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提高。而將電教手段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課堂教學知識內容,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促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展開[3]。教師還可以根據書本教材知識內容,從實際生活中挖掘相應的教學資源,并利用電教手段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呈現出來,引發學生的思想情感共鳴,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使學習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學生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二)利用電教手段調動學生思維
在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要求教師給予學生更多思考探究機會,以達到培養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科學習。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時處于被動地位,只能跟隨教師的步伐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自主學習、思考探究和合作討論的機會也比較少,不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相應的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將電教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可以徹底扭轉這一狀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以學生為主體,并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和學生學習需求,運用教學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和內容,由淺入深地設置多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教學情境的帶領下,學生的思維感官會得到充分的調動,并跟隨情境對教師設置的教學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分析等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鍛煉,并促進教學活動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完成[3]。
(三)利用電教手段突破疑難問題
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發展學生綜合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數學學科涵蓋的知識內容眾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地會遇到很多難題。尤其是在對圖形知識進行學習時,受空間思維能力較弱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極大影響了學生知識掌握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用簡單的圖片方式將抽象的圖形知識直觀地呈現出來,由于貼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也可以利用電教媒體音視頻、圖文結合等功能,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細致分解,并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思考探究,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夠促進課堂學習疑難問題的有效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教學指導者角色,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探究,推動學習活動順利進行,鍛煉和發展學生的探究、分析、合作等能力。
(四)利用電教手段進行操作演示
通過操作演示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概念和形成過程進行準確把握,學生在進行實踐操作以后會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而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構建體系,為學生數學問題深入分析和知識實踐應用打下良好基礎。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采用手拿實物、教具等方式進行操作演示,不僅耗費較長時間,還會存在一些學生看不清楚的情況,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極大影響[4]。而有效運用電教手段,就可以將操作演示以圖文步驟分解的方式展現出來,不僅可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看清楚,還能夠根據給出的圖文步驟進行自主觀察和操作,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知識形成過程,并加深數學知識在腦海中的印象,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找到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能夠促使數學學習更加高效和高質地完成。
(五)利用電教手段開展分層施教
小學生在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基礎知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以至于學生在對相同數學知識點進行學習以后,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存在差距。為使每位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夠取得一定的進步,并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其實施分層教學。而依托電教手段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備課,在不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加持下,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需求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主動學習與探究中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同時,在完成分層施教以后,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和把握,尤其是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需要進行深入剖析,并圍繞促進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夠取得進步這一教學目標,對多媒體課件進行完善和優化,甚至還可以結合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制作更加精細的視頻課件,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下載觀看并完成作業,從而實現知識復習和鞏固的目的。具體實施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朝著更高層次邁進,而分層教學課件的制作,既照顧了所有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又實現了每位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高[4]。
三、結語
文章對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具體分析,就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從激趣導入、調動思維、突破疑難、操作演示、分層施教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討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和具體策略。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也十分注重電教手段的靈活運用,以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尤其是針對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由于學生身心發展不夠成熟,對邏輯思維要求比較高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依托電教手段實施教學,可以充分發揮電教手段圖文結合、音視頻等功能,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和簡單生動,在豐富學生感官思維的同時,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主動探究,助力學生學科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與鍛煉,相應的,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也能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龍會.淺談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明日,2018(1):194.
[2]耿潔.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1(2):25.
[3]黃鋒.電教媒體讓數學課堂孕育新的精彩[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7(12):38.
[4]王衛麗.洋溢情趣充滿智慧——論電教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J].飛(素質教育版),2013(11):260.
[責任編輯 李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