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嬌

當今中國,正處于一個新職業潮涌的時代。家里太亂了,可以請一個整理師,幫你塑造一個舒適的居家環境;去海邊哪家酒店適合親子游入住,試睡員會幫你列出各項參數供你選擇;還有食物造型師、無人機飛手、服裝陪購師、時尚博主、網絡主播……不知不覺中,我們所謂的三百六十行已經無法滿足行業細分的需求。新職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未收錄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技能要求的職業。2021年3月18日,人社部發布第四批新職業。至此,自2019年以來人社部已發布56個新職業。此外,還有大批未進入國家職業標準目錄的新職業已經破土而出或逐步成熟。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新職業青年正在新的領域艱難前行,如訴求高度分化、社會保障覆蓋不足、成長發展壓力大、社會認同偏低……新職業青年群體亟須得到關注。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游離于傳統的黨政機關、國有單位、國有企業以及事業單位之外的“體制外空間”迅猛發展,現代管理革命和技術革命大行其道,促進了“蟻族”(未穩定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工蜂”(高校青年教師)、“洄游”(返鄉青年)、社會組織從業者、新媒體從業者、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新移民等諸多新興社會群體的快速崛起。這些群體以80后、90后和00后為主。
對新職業的轉正,會讓新職業青年更好地享受社會紅利,激發他們更多的潛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新職業青年并不是我們傳統觀念中的學歷低、勞動能力低,而是具有鮮明的特征。
一是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獲得了全方位的科技賦能。隨著數字化技術向各行業快速滲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數字化管理師、在線學習服務師、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職業應運而生。從目前發展看,這類新職業市場空間大,從業人員市場需求量大,能夠給從業者帶來較好的薪酬待遇與較大的職業發展空間,甚至催生了不少年薪百萬的從業者。另外,網絡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改變了新階層青年群體的生活方式,他們更習慣并善于用屏幕進行社交活動以及參與公共事務。
二是他們更關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伴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我國消費品市場供給能力不斷增強、供給結構不斷優化,新職業青年群體的幸福感不斷提升,他們更加認同祖國、民族及文化,也更加關心、熱愛自己的國家。
三是群體構成復雜,組織化水平相對較低。新職業是在單位體制外出現的新興職業。在選擇新職業的青年中,有的是從學校走進社會,有的是從農村走進城市,有的是從單位走進市場,有的是從家庭走進社區,還有的是從國有企業走進非國有經濟組織。由于職業類型、經濟收入、社會地位、受教育水平存在差異,新階層青年群體構成日益復雜,組織化水平相對較低。大部分新職業者都是“單打獨斗”的,這也讓他們面臨維權渠道窄、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為此,相關部門不妨為各個行業的新職業青年成立有效的行業組織,并使之走向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有了堅強的組織后盾,新職業青年的權益才能得到更好保障。這也有利于新產業、新業態的持續健康發展,激發經濟創新發展的潛能。
四是深受消費社會的影響,注重符號消費和精神享受,生活方式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新階層青年群體有著與父輩截然不同的生活與消費觀念,更加注重內容享受和精神享受,更加強調追尋自身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內在意義。特別是在餐飲、服飾、休閑娛樂、人情關系等方面,他們的支出比重往往較大。
五是彰顯自主意識和權利意識,更加關注公平正義。新職業青年群體的價值觀取向呈現出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特征:向往開放和獨立自主的思想與行動,喜愛變化;自主意識和權利意識突顯,關注社會公平正義;強調博愛友善,平等接受他人,關心他人福祉;關注社會的安全與穩定,認同奉獻社會的重要價值;自驅力較強,渴望成就事業以實現人生價值。
以網約車司機為例,多數網約車司機對現在的收入和工作狀態都比較滿意,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憂慮,就是繳納保險難——參保比例不高、參保項目有限。他們很期待能像出租車司機一樣,有地方繳納保險,明確規范運營事故中的權責劃分和保險理賠,給予他們權益保護。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有保障才能解除后顧之憂。
目前,網約車行業大部分用工主體社保繳納責任得不到落實,從業人員社保繳納面不寬。大家都只看眼前,等真的遇到問題的時候反而就很麻煩。調研發現,1/4的新職業青年沒有參加社會或商業保險,電子競技員、網絡主播和網絡文學寫手的社保覆蓋率最低。
張威從事網絡寫作多年,他發現很多網絡文學寫手沒有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的意識,這既需要國家層面補齊短板,也需要教育引導從業人員主動跟進這些社會保障措施。青年網絡作家趙堃也認為,很多靈活就業的青年沒有明確的雇傭勞動關系,部分新職業青年主動參保意識不強。按照作協的統計,現在大概有1700萬網絡作家,職業寫作的網絡作家也有近百萬,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很多新職業是不占用社會資源的,也不太占用公共資源,很多人基本上就是在家里通過網絡完成自己的職業,也算是比較環保的職業。
新職業跟傳統職業最大的區別是自己對自己負責。很多網絡寫手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對不斷變化的政策也不了解,沒什么保障。其實他們也需要有政策上的保障和法律法規上的保護,尤其是在自身權益保障方面,比如說幫他們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或者至少要提醒他們做好社會保障。
新職業要發展好,需要配套相應的法律法規,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機制,完善監管體制,保障新職業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才能引導建立良性循環的市場競爭和社會服務關系。調研顯示,新職業青年希望政府提供的服務排在前三的是完善社會保障政策、維護勞動權益、完善相應就業政策和服務;希望雇方做的事情,排在前三的是增加工資、提供更人性化的福利、提供更多職業技能與素質培訓。
新業態產生新經濟,新經濟促進新動能,新動能轉而推動新職業的出現和發展。作為滋生新職業的沃土,互聯網經濟規模逐年走高,帶給人們更多的互聯網紅利。
打開招聘網站,搜索“電商工程師”這一關鍵詞,隨之會出現海量信息,薪酬1萬元到3萬元不等。互聯網經濟催生出的新行業讓眾多年輕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互聯網+大數據”讓網絡輿情分析師成了香餑餑。他們活躍在許多企業以及專業學術機構中。他們每天瀏覽成百上千個網頁,對突發公共事件和熱門話題如數家珍,熟知網絡流行語和熱門段子,迅速把握熱點,準確分析輿情,預測輿情走勢,有效化解危機。
除了網絡輿情分析師,外賣騎手、短視頻創作者、網絡直播都已在互聯網經濟大潮中真正崛起,更多的青年人在互聯網領域深耕,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催生新職業,說明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互聯網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增長動力更為多元。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進入新媒體行業的玩家呈井噴式增長。入行門檻低,從業人員越來越多,使得競爭格外激烈,新媒體行業在內容、品質方面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短視頻優質內容生產制作能力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保障就是人才。
當前日益涌現的依托微信、微博等平臺的自媒體從業人員,以及“劇本殺”編劇、“密室逃脫”策劃師等新職業該如何管理,也不容忽視。很多微信、微博大V寫手的作品影響力是很大的。包括青年的網絡用語和表達其實體現的是年輕人在社會生活中感觸頗深的痛點,不僅可以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更能切身體會他們在社會上打拼的滋味。因此,我們應該多打造一些活動或平臺,拓寬新職業青年的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途徑,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此外,新產業、新業態有著極強的造富、造星能力,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極強。但相應的,對相關從業者的職業培訓尚未跟上。比如,電競從業者由于在人生的黃金時段放棄學業加入職業戰隊,導致職業規劃、法律意識、理財意識較欠缺,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有可能給從業者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全面完善新職業青年的職業培訓,建立適應新形勢的就業培訓系統。只有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擇業水平,才能逐漸改變當前新職業青年缺少職業發展規劃的情況。
為了更好地為新職業青年賦能,可通過進一步完善新職業在國家職業認定與分類系統中的界定,盡快制定相應的職業標準和行業規范,建立技能等級評定體系,讓新職業青年的職業發展通道更加暢通。運用市場化和公共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提供職業指導、就業信息、就業見習等服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提高新職業青年的專業素質和從業能力。
目前來看,市場上對于新職業人才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比如新媒體運營、直播運營等等各方面的人才。新的經濟發展形式和消費方式催生了新的職業,而在新職業發展階段,相對而言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更為突出,抓住這一時間節點入局,或許將成為職教機構的新增長點。
職業社會認同度不高是新職業青年面臨的共性問題。職業教育是和產業經濟密切相關的,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必須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必須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必須與生產過程對接,只有這樣,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適應崗位的需求。校企合作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接觸到崗位的實際需求,了解企業的真實需要,在真實的崗位上獲得真實的職業體驗;同時通過密切的校企合作,校企雙方形成良性互動,有利于實現良性的發展格局。
當前,新職業的潛力和未來發展趨勢還未被市場完全認知。盡管很多新職業已經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從業人員規模,但相對于其市場空間仍然偏小,許多新職業仍然急需大量人才進入。要更好地挖掘新職業吸納就業的空間,一方面,勞動者應關注新職業發展的長期趨勢,在新職業中找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應加大培訓資源供給,建立長效學習機制,構建線上培訓系統,完善新職業人才培養體系,讓更多從業者可以獲得新職業技能,在新職業中得到充分發展。
新職業為青年帶來了更多元化的選擇,很多青年在新經濟行業中找到興趣愛好和職業的結合點,用創造改變生活,在服務社會中實現個人價值,理應獲得社會更多喝彩和鼓勵。青春正當時,敢為人先才能不悔青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社會應該為新職業青年的別樣人生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