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內容摘要: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各種各樣的事物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變化,教育事業同樣也未曾停止其前進的步伐。學校和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引領者,為更好地適應教育的發展情況,也在積極地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歷史作為高中生所需學習的重點學科,有著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然而,在歷史學科當中展開相關核心素養的教學內容,也是課堂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教師展開相關細致探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 提問 探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出,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為了緊跟教育事業發展的腳步,必須擺脫傳統教育思想,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在謀求新型教學方法的過程當中不斷進步,凸顯素質教育的閃光點。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不斷引領學生進行相關歷史學習,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作為一個學生發展學習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學生會學習到多門功課,然而歷史作為其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大。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更好地完成課堂上的教學以及必要的課后輔助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完成相關的歷史學習,使學生的歷史素養得到不斷地提高。多年來,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應試教育一直是教育事業發展當中的主調,也正是這種應試教育思想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出,使得學校和教師意識到了傳統教育的漏洞,并針對多方面做出了細致的調整,明確了素質教育的長遠目標。在高中歷史的教學課堂當中教師可以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展開多種教學模式,其中,提問式教學法逐漸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所謂的提問式教學法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簡單的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一個模式,而是指導教師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授課過程當中完成基礎的相關歷史講解之后,留給學生一部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接受并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在學生完成思考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所定的教學目標,圍繞教學內容對學生展開相關歷史問題的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欲望,努力做到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提問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當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發展。
二.基于歷史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問探究的具體分析
2.1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合理的問題
在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當中,提問式教學法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定要注重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合理的問題,發揮提問式教學的最大價值,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然而,作為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計時,也有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方面。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符合當前實際情況。學生雖然處于高中學階段,但對于現階段的歷史學習仍是處于從最近的發展到一個未知區域的過程。那么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當中就一定要注意所提問的問題應該是從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并且是學生雖了解但是卻無法獨立進行解決的知識進行提問。如果教師忽略了這兩個條件當中的任意一個條件,如果教師只是注重后者,那么就會由于學生的相關知識的斷層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對新知識繼續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當中進行問題的提問設計時,一定要保證自身是對課本知識是有充分了解的,同時也要清楚班級里各個學生的歷史基礎,從而,聯系課本的前后新舊知識,合理地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不斷引領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與思考,不斷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性。例如在學習高一歷史必修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中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先讓學生結合上一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中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新課前的提問:同學們認為遼宋夏金元時期是一個怎樣的文化?學生們在聽到教室的問題后可以結合上一課的舊知識進行思考并作出相應的總結,總結出教師所提問問題的答案。通過教師的提問引領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同學們在回顧舊知識的同時也可以自主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其次,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成為時代的主流,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發展成為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問題提問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作為高中歷史教師,在完成自己教學目標的同時也要追求所設計問題的有效性,確保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是有幫助的,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因此,歷史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需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為了追求課程進度而忽略了問題的價值性。除此之外,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應該有一個長遠的思維,先是要做到教師自身有一個廣闊的思維,然后通過提出問題來對學生進行不斷的引導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將生活和課堂上所學到的歷史知識相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讓其通過長遠的目光以及廣闊的思維來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使得學生在掌握相關歷史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2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教師一定要明確自身和學生分別承擔什么樣的角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明確提出了在課堂授課的過程當中應該是以學生為主,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教師為輔,身為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歷史學習,在歷史的課堂當中,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積極地加入到課堂的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掙脫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明確自身的輔助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任由學生自由發展,而是在強調在高中歷史的課堂當中教師在進行問題的提問時,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與探究的時間,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需要的指導與引領,對于學生在討論過程當中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解答,和學生一起參與到問題的思考解答過程當中。例如,教師在講授高二歷史第一單元《政治制度》中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對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進行一個總結。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可以給學生留出五到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一個頭腦風暴,學生可以與自己的前后桌進行問題的討論。在學生進行積極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對于學生的討論提出適當的指導與引領,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更好的總結,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仍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2.3基于核心素養,創設問題情境
在高中歷史的授課過程中,除了一味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也可以進行課堂授課方式的創新,力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行更好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再在進行課程的講解時,適當的創設一個相關問題情景,從創設的情景出發,拋出相關歷史問題,帶領學生進入到情景當中,讓學生在情景當中進行問題的思考。例如,在學習高一歷史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中第20課《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時,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課時的內容為學生創設情境:試想一下,同學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青年,如果你們生活在早期社會主義國家,你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由此,再讓同學們思考一下社會主義國家經歷了什么樣的發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是什么促進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快速發展。從教師拋出的問題將學生帶入到情景當中,讓學生在情景當中進行相關問題的思考。豐富課堂的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思考問題的參與熱情,逐漸調整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由原先的被動學習到現在的主動學習,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有關歷史的核心素養。
2.4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十分清楚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適當的利用提問式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在一節課中,有必要的穿插相關問題,除了可以防止學生走思,使得學生的思維以及目光集中在課堂問題當中,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愛程度。另外,在課堂當中引用提問式教學法也可以是學生和教師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渠道。因此,教師在課堂當中進行問題的設計提問時一定要充分發揮出所提問題的價值性與有效性,確保可以達到一個擁有高效課堂的目的。在課堂當中,如果采用提問式教學法,那么所拋出問題的質量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課堂教師授課的效率以及授課的質量,同時問題質量的高低也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產生大大小小的影響。因此,在高中的歷史課堂當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學校和教師必須做出積極的配合與努力,將素質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意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擺脫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創設課堂教學提問探究的新情境,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相關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1]山熊兵.核心素養下高中歷史問題教學法的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8).
[2]符運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微探[J].教育科學:引文版:00310-00310.
[3]王文華.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與反思[J].社會科學:引文版00219-00219.
[4]馬少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科教導刊,2017(2x).
(作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