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卓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
“三疑三探”模式是借助疑問和探究結合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獨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等,并不斷培養學生勇于評價、善于表達及認真傾聽等品質。在高中教育階段,生物課堂應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生物知識,并充分領會問題解決的思路與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以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1)設疑自探。第一,學生獨立探索,將問題提綱列后交由教師整理。第二,創設問題情境,將學生學習興趣與欲望充分激發出來。第三,教師對自探效果進行檢查。
(2)解疑合探。第一,各個小組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探討教師講出的重點與難點問題,形成共識。完成小組討論活動后,教師將分工,要求與評價內容告知學生。第二,各個小組根據分工進行展示及評價。完成小組討論后,組長整理答案。第三,教師補充答案。①對解題關鍵加以強調;②確定問題解題思路及方法;③教師應對提問具有價值的學生進行獎勵。
(3)質疑再探。學生結合本節課知識進行提問,也可由教師按照課程開展情況引導學生進行提問,要為其預留3—5min思考時間來保證學生的提問具有一定價值。要科學安排課堂時間,若時間較為充裕,則先進行小組質疑及解答,對于無法解答的問題進行全班討論。若課堂時間較緊張,則進行全班討論,讓學生共同作答,針對難度較大且無法通過討論進行有效解決的問題,則由教師給出答案,繼而有效保證時間利用效率。
(4)運用拓展。第一,學生獨立編制問題,教師根據本節課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內容,引導學生編題。第二,交流及練習。教師在確定學生的題目較為合理后進行展示,并讓學生作答。第三,教師要及時鼓勵編題學生,使其可保持良好積極性。第四,總結和反思。
以《減數分裂第一課時》為例
(1)設疑自探。教師:“生物生長及繁衍需要細胞分裂提供保障,之前咱們學習了有絲分裂知識,那么有絲分裂有什么特點呢?學生:“有絲分裂的特點是遺傳物質完成復制后,會向兩個自細胞進行平均分配,最終產生自細胞,子細胞染色體數量和親代細胞相同?!苯處煟骸澳敲赐瑢W們,有性生殖中生物性成熟后,均會形成卵細胞與精子,若是卵細胞與精子均是通過有絲分裂形式生成,會出現什么結果呢?”學生完成回答后,通過多媒體設備將結果展示給學生。見圖1。
教師:“若是這樣,染色體數目會發生逐代加倍現象,我們的染色體數目可達到多少呢?”
學生:我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及我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均為46條,并未出現逐代加倍現象。教師:“若是出現逐代加倍現象,生物無法保持穩定狀態,那么生物通過什么方式促使前代、后代的染色體保持一致呢?”學生:“卵細胞與精子的染色體數目需要降低1/2,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因此親代應展開減數分裂?!苯處煟骸皼]錯,那么讓我們共同學習相關知識吧!”
教師將學生自探問題展示后,學生甲:“減數分裂是什么?減數分裂特點與時期是什么?”學生乙:“精子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呢?精子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呢?”教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多,那么讓我們一一討論分析吧?!敝笥筛餍〗M根據教師要求進行回答。比如,對于精子是在什么地方形成的問題,最終學生研究分析得到最終答案,即睪丸。
(2)解疑合探。教師給學生展示合探問題,比如“減數分裂基本概念”,教師也要給學生經常強調“減數分裂中涉及到較多概念,同時容易混淆,要對相關概念關系進行準確區分?!?/p>
學生展示。染色體和染色質。其屬于細胞中,同一物質在不同時期所展現的狀態,成分分別為蛋白質與DNA。教師強調“染色體與染色質屬于兩種物質,其中染色體即DNA,并且只有細胞核中含有染色體”等。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根據各小組表現進行獎勵。
(3)質疑再探。在完成學習后,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疑惑或困惑嗎?”學生:“本節課的精子形成過程及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變化規律屬于重點內容,那么DNA有什么變化呢?”教師:“問題非常好,先給大家3min時間,展開小組討論?!睂W生A:“咱們可借助曲線圖對其變化規律進行表示?!苯處煟骸癆同還非常聰明,那么讓我們試一試吧。”
通過重復探究,可引導學生持續挑戰極限,將自己潛力充分發揮出來,該環節教師不應急于點撥,防止流于形式。
(4)運用拓展。學生進行編題,之后教師指定一名學生回答。教師:“大家在3min內完成編題,問題突出及回答表現良好的學生會得到獎勵。”題型不限。學生丙:“初級精母細胞與次級精母細胞進行分裂過程中有什么現象呢?”學生丁:“細胞質均等分裂”。
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習到哪些知識?并標出重點,之后教師進行補充,最后課代表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分析學生表現,并獎勵優秀小組。
綜上所述,在采用“三疑三探”模式過程中,質疑再探與解疑合探屬于重點內容,而實際應用中存在時間緊張及其他問題,教師應積極思考,對學情進行充分掌握,客觀點評學生整體表現,指正學生不足,以幫助其不斷進步。